河流地貌发育教学设计

河流地貌发育教学设计

ID:21151807

大小:36.55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0-20

河流地貌发育教学设计_第1页
河流地貌发育教学设计_第2页
河流地貌发育教学设计_第3页
资源描述:

《河流地貌发育教学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三节河流地貌的发育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流水侵蚀地貌的形成,掌握流水侵蚀作用的三种形式及其对地表形态的影响,理解河谷的形成过程。2.了解流水堆积地貌的形成,掌握冲积平原的三个组成部分及形成过程。3.理解洪积扇、冲积扇、河漫滩平原、三角洲平原对聚落分布的影响。(二)过程与方法1.阅读河谷的演变过程示意图,能够分析不同阶段河流侵蚀作用的差异。2.阅读河流堆积地貌示意图,能够分析冲积平原各部分的成因及地貌特点。(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树立“物质是运动的,事物是在不断发生变化的”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教学重点:1.流水侵蚀作用的三种形式及其对地表形态的

2、影响。2.流水堆积地貌的形成。教学难点:1.流水侵蚀地貌的形成原理。2.流水堆积地貌的形成原理。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媒体:多媒体、板书教学方法:演示法、小组讨论法教学步骤教学活动设计意图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导入新课复习导入,并展示长江不同河段的地貌形态,并让学生思考这些地貌形态的形成与什么力量有关?积极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并作出回答。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引发兴趣与共鸣师生互让学生思考在生活中遇到的河流形态是怎样的,然后教师投影并说明河流形成的地貌形态,并以侵蚀地貌为主,进行探究。动探究新知看图片并积极思考河流的侵蚀类型及形成的地貌特征。先从学生生活中积累的意识出

3、发,并用形象的图片表示让学生能够更好的理解。活动p78推测张家界河谷的形成。此活动主要让学生明白河流的侵蚀地貌以及内外力之间的配合关系。过渡河流形成的地表形态除了侵蚀地貌之外还有堆积地貌,即如之前展示的长江中下游形成的地表形态。师生互动探究新知联系自己所在地区的河流地貌,投影不同河段河流堆积地貌形态并让学生思考在怎样的情况下,并在学生回答之余进行补充、讲解。积极思考并掌握河流堆积地貌的分布及形成过程在学生思考的前提下经常补充纠正,让学生能够深入掌握。案例:p79结合黄河三角洲的发育来理解三角洲的形成。过渡河流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很大,如生活、生产取水,交通,聚

4、落等等,那接下来我们就来谈下河流聚落对聚落的影响。师生互动探究新知让学生先思考,聚落最好分布在什么样的地形区。然后投影图片让学生了解在不同的地形区聚落的分布特征,并讲解与补充认真思考探究,并得出结论让学生利用之前所学的知识,探究讨论,让其获取动脑思考的能力活动分析在河流在不同河段聚落的分布及原因?板书设计第三节河流地貌的发育溯源侵蚀:一、侵蚀地貌下蚀:侧蚀:出山口:冲积扇二、堆积地貌中下游:河漫滩入海口:三角洲教学反思这节内容是外力作用的一个案例,这点首先要跟学生说清楚,其次要让学生对外力作用有一具体细致的了解即外力作用除这节课的内容之外还有风、冰川生物、

5、温度等等。这节课的内容主要分为三部分,其中河流侵蚀地貌与河流堆积地貌是教学重点,而其中河流侵蚀作用与河流侵蚀地貌是教学难点,在河流侵蚀中侧蚀是重中之重,在教学过程总要着重讲解。在河流堆积地貌中要学会区分对待,特别是河流的三个不同的河段,一定要在不同河段中形成地貌的过程其形成的原理。而且在河流地貌对聚落影响时要强调主要讲解堆积地貌对其的影响,因为人类居住是在堆积地貌上,这点在上课时要讲解清楚。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