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流地貌的发育》教学设计

《河流地貌的发育》教学设计

ID:32179711

大小:39.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2-01

《河流地貌的发育》教学设计_第1页
《河流地貌的发育》教学设计_第2页
《河流地貌的发育》教学设计_第3页
资源描述:

《《河流地貌的发育》教学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河流地貌的发育教学设计广西北流高中曹新一、基本说明1.模块:必修12.年级:高中一年级3.所用教材版本:人民教育出版社4.所属的章节:第四章第三节5.学时数:40分钟二、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流水侵蚀地貌的形成;学生学会分析流水侵蚀作用的三种形式及对地表形态的影响;能说出河谷的形成过程。2.通过学习流水堆积地貌的形成;学生能说出冲积平原的三个组成部分及形成过程。(二)内容分析:结合实例,分析造成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三)学情分析:通过前面的学习,高一的学生,已具备基本的读图能力及从地图上提取、分析、归纳地理信息的能力,但是

2、由于阅历浅,知识面还不够宽等原因,看问题的层次有待进一步提高。 (四)学法和教法分析 1.学法:讨论探究法(课堂上通过与同桌的讨论,相互交流,探究学习,达到学习成果共同分享、在快乐中共同成长的目的)、观察对比法(课堂上观察图片并进行对比,达到提高学生观察和归纳能力的目的)。 2.教法:课件辅助教学法(教师在课前结合学生收集到的材料制作课件)、引导启发教学法(在学生讨论交流中教师因势利导,使学生达到改善方法、掌握知识、运用知识发现和解决问题、情感提升的目的)。(五)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河流侵蚀地貌和堆积地貌的形成分析。2.难点:河流演变过程

3、中凹岸侵蚀和凸岸堆积的分析。三、教学过程新课导入:从播放黄河壶口瀑布视频导入新课。师:从视频中大家看到什么?(学生回答)师:听到什么?(学生回答)师:壶口瀑布水面一下子从300多米宽收缩为50余米,在50米的落差中翻腾倾涌,声势如同在巨大无比的壶中倾出,故名“壶口瀑布”。“黄河天下险,壶口最惊人。飞流撼天地,涛声泣鬼神”这么壮观的景观瀑布大家想不想去看?想不想知道它是怎么形成的?好,今天就带大家看瀑布,还带大家一起游黄河。请大家打开课本77页,4.3河流地貌的发育。给大家5分钟时间,自主学习,完成导学案中的“基础梳理”。(5分钟后)师:好。相信

4、大家对我们这节课的内容有了一些了解。那河流地貌按成因可以分为哪两类呢?(学生回答)板书:河流地貌一、侵蚀地貌:二、堆积地貌:师:现在让我们大家看看,这是我们的母亲河黄河,它发源于青藏高原巴颜喀拉山北麓,跨越9省区,一路携川纳流,奔腾跌宕在山东注入渤海。同时我们看到黄河各河段两岸的地貌却不完全一样。这是为什么呢?现在,我们一起看一个有关河流侵蚀作用的小实验。在观看的时候注意思考:流水侵蚀作用使沟谷的形态发生怎样的变化?(注意在深度、长度、宽度上的变化)视频结束后从视频中截图进行分析。学生观察分析,得出结论。侵蚀方式溯源侵蚀下蚀侧蚀侵蚀方向向河流源

5、头方向的侵蚀垂直于地面的侵蚀垂直于两侧河岸的侵蚀对河谷的影响不断向源头方向伸长使河床加深,河流向纵深方向发展使谷底展宽、谷坡后退,河流向横向发展。特别强调伸长加深展宽(师)从实验中,我们看到流水有不同的侵蚀方式,在不同的侵蚀方式下,河谷的地貌形态也是不一样的。下蚀和溯源侵蚀在河谷形成的初期比较明显。(河谷形成初期)板书:“v”型谷、(展示幻灯片)第一幅图片反映的是发育初期的河谷形状,从这幅图可以看出,它的集水面积比较小,横剖面呈“V”字形。它刚开始形成时一般为沟谷。当降水或冰雪融水在地表流动过程中,逐渐汇聚成为沟谷流水。若沟谷流水水量大、流速快

6、,能量集中,就形成下蚀和溯源侵蚀,使沟谷不断加深和延长。当沟谷深及地下含水层时,地下水开始汇入沟谷。由于获得了稳定的地下水补给,沟谷发育成为河谷。(过渡)那么从刚才的小实验中还有一种流水的侵蚀方式,那就是向河流两岸的侵蚀,侧蚀。这在河谷发育的中后期是非常明显的。(展示幻灯片)可以看出河流在凹岸侵蚀,在凸岸堆积,河谷出现连续的河湾,它就是当“V”字形河谷形成后,河流的下蚀作用减弱,侧蚀作用加强的结果。(展示幻灯片)河湾不断地向两侧扩展,最终将河谷展宽,并在河谷内堆积了大量泥沙。这时,河谷发育进入成熟期。从图中可以看出成熟期的河谷比较宽,横剖面呈槽

7、形。这样一条成熟的河流最终形成。板书:河曲、槽型谷、(师)现在,我们再来看母亲河黄河各河段两岸有哪些地貌呢?哪一位同学能来回答呢?(学生回答)板书:瀑布、黄河两岸还有三角洲、黄河中下游平原,这些是属于河流的什么地貌类型呢?(学生回答)----------板书:三角洲、河漫滩平原、这些堆积地貌在哪里形成?(师)被河流搬运的物质,在河流搬运能力减弱的情况下,会沉积下来,形成堆积地貌。在河流堆积地貌中,冲积平原是比较典型的地貌类型。请同学们阅读教材P78~80部分,并读图4.18,思考:1、冲积平原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在上图中的A、B、C的名称分别是

8、什么?2、A、B、C所表示的地貌类型分别是如何形成的?【学生讨论回答】【教师总结讲解】(展示幻灯片)图中A所代表的就是洪积一冲积平原。它一般是由于季节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