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王梵志的人口思想

浅析王梵志的人口思想

ID:21162477

大小:55.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0-20

浅析王梵志的人口思想_第1页
浅析王梵志的人口思想_第2页
浅析王梵志的人口思想_第3页
浅析王梵志的人口思想_第4页
浅析王梵志的人口思想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析王梵志的人口思想》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析王梵志的人口思想王梵志是隋末唐初的通俗诗人,他生活的年代,由于从战争、分裂到和平统一,人口迅速增长。他关注现实生活,在五言通俗诗中,表露出对人口问题的一些看法。本文从人口再生产、教育与人口质量、人口与生态环境、婚姻家庭五个方面对其人口思想进行分析;总结其思想的精华与待商榷之处并作出评价。关键词人口思想少生少养人口质量一、王梵志生平及时代背景王梵志(约公元590——约660年),卫州黎阳(今河南浚县人)。出身于比较殷实的家庭,但生平坎坷,饱经忧患,壮年后信奉佛教。他是初唐一位民间通俗诗人,近年从28种敦煌写本《王梵志诗》及

2、唐宋笔记小说、诗画中搜集到他写的336首诗作,刊有《王梵志诗校辑》。王梵志在五言通俗诗中,表露出对人口问题的一些看法。那么,在他生活的年代,是否存在人口问题的征兆呢?隋的统一使国内社会趋于安定,人民生活有所改善,人口有了较大的增长。不久隋炀帝暴政,造成隋末大乱,人口又遭巨大耗损。唐统一后,因战乱,社会财富大量消耗,统治者为巩固统治,大行节俭作风,对人民轻徭薄赋,使社会经济得到了较快的恢复发展,同时采取一些增加人口的应急措施,如“推行早婚,以提高人口出生率”,提高了人口增殖力。据陈彩章先生研究,河南省人口,西晋泰始元年为293

3、0220人;刘宋大明八年为533445人;北魏永安二年为1672974人;隋大业五年为8350553人;唐开元二十八年为7437056人。.133229.每平方里的人口密度为,泰始元年为44.1;大明八年为8.1人;永安二年为25.2人;大业五年为125.6人;开元二十八年为111.9人。显然,在王梵志出生前后的这段时间,人口陡然大幅上升。整个魏晋南北朝战乱频繁的河南省,一旦恢复和平、安定的环境,在社会经济复苏的同时,人口必定激增,这为王梵志人口思想的萌发提供客观依据。二、王梵志人口思想的主要内容(一)人口再生产1.少生少养

4、在人口再生产方面,他反对多生多养,认为生孩子不须求数量而求质量,提出了少生少养、优生优育的思想。有诗云:“大皮裹大树。小皮裹小木。生儿不用多,了事一个足。省得分田宅,无人横煎蹙。但行平等心,天亦念孤独。”主张一对夫妇生养一个孩子,免得日后分家产时发生矛盾而互相煎熬;并强调只要乐于行善,即便不生养亦无不可,有诗为证:“男女有亦好,无时亦最精”。不过,这恐怕是他对贫民的规劝,因为当时的情况是贫民生育过多,富家却往往子女较少,即“富儿少男女,穷汉生一群。身上无衣挂,长头草里蹲。到大耶忽没,直似饱糠牲。长大充兵仆,未解起家门。积代不

5、得富,号曰穷汉村。”2.子女多是灾难他认为子女多是灾难,并诗云“夫妇生五男,并有一双女。儿大须娶妻,女人须嫁处。户役差科来,牵挽我夫妇。妻即无褐裙,夫体无裈袴。父母俱八十,儿年五十五。……努眼看尊亲,只觅乳食处。少年平生又,老头自受苦。”这首劝世诗是对当时以生有五男二女为吉利的生育观念的批判,诗中“夫妇生五男,并有一双女”反映的是当时人们的生育理想。唐人以生有五男二女为吉利,年轻人受这种生育观念的影响,希望能够生得五男二女,可结果却过着“妻即无褐裙,夫体无裈袴”、“少年平生又,老头自受苦”的困苦不堪的生活。(二)教育与人口质

6、量1.人口质量在他看来,人口质量包括人口智力素质和人口道德素质。一方面强调孩子在智力素质方面要“了事”。另一方面,他则更多的涉及人口道德素质,如其一:“吾富有钱时,妇儿看我好。吾出经求去,送吾即上道。将钱入舍来,见吾满面笑。绕吾白鸽旋,恰似鹦鹉鸟。邂逅暂时贫,看吾即貌哨。”这首诗通过妻儿在“吾富有钱时”与“邂逅暂时贫”时的行为的比较,将贪钱者的丑态活现在纸上,讽刺了一切向钱看、漠视人情者,给人们敲响了道德警钟。“只见母怜儿,不见儿怜母。长大取得妻,却嫌父母丑。耶娘不睬聒,专心听妇女。”这些是针对社会上习见的子女不肯赡养父母的

7、恶劣风尚有感而发的,对这种不孝顺父母的子女,他给予无情的鞭挞:“如此倒见贼,打煞无人护”。2.提高人口质量为提高人口的道德素质与智力素质,王梵志主张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方面要注意加强儿童文化教育,即要“儿小教读书”。除了文化教育,还要加强儿童道德教育,即要“养儿从小打,莫道怜不笞。长大欺父母,后悔定无疑。”不过,最重要的是父母要以身作则,进行“言传身教”:“欲得儿孙孝,无过教及身”。(三)人口与生态环境王梵志人口思想中包含有生态环境的内容:一方面预示到人地矛盾,他认为世间土地有限,而人口增长无限,如果任凭人口增长,会造成“人满

8、”之患,如“自生还自死,煞活非关我。续续生出来,世间无处坐。若不急抽却,眼看塞天破”,这是在预示未来人口爆炸、资源枯竭的情景;另一方面在王梵志看来,随着人口的不断繁衍,人均土地占有量会越来越少,所以他主张死人不要与活着的人争土地,要普遍实行死后火化。《生死如流星》云:“死如流星,涓涓向前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