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数学知识与生活的联系

浅谈数学知识与生活的联系

ID:21502435

大小:63.59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0-22

浅谈数学知识与生活的联系_第1页
浅谈数学知识与生活的联系_第2页
浅谈数学知识与生活的联系_第3页
浅谈数学知识与生活的联系_第4页
浅谈数学知识与生活的联系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谈数学知识与生活的联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谈数学知识与生活的联系新课程理念提出: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应让学生在生活中找数学,学数学,用数学。《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数学课程内容的选择要贴近学生的实际,有利于学生体验与理解、思考与探索;数学课堂的教学要结合学生己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设计富有情趣、有意义的数学活动,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数学知识离不开生活,数学活动更离不开实际生活。因此,数学教学就应该遵循源于生活,寓于生活,且用于生活的理念,注意从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出发,把教学内容与实际生活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学生体会到数学在生活

2、实际中的作用,并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减少学生对数学的畏惧感和枯燥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体验和理解数学。一、抓住生活素材,激发兴趣《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学中,要创设出与学生生活环境、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又使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在观察、实验、猜测、计算、推理、验证等活动中逐步体会数学知识的产生、形成与发展的过程;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体会和运用蕴涵的数学思想与方法,获得基本的数学活动经验。”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应结合教材,用学生所熟悉的、贴近学生实际的“生活素材

3、”对教学内容进行有机的整编,从而创设学生乐学的氛围,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组织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如在教学“圆的认识”时,教师先让学生谈谈现实生活中见过哪些物体的面是圆形的,学生列举出很多实物,如:水桶底、汽车的轮胎等,教师问:“为什么要把它们设计成圆形呢?”学生各抒己见,有的说是美观,有的说汽车轮胎圆形是让车行得更稳一些,让桶底圆形是让桶能装更多的东西等,此时有的学生对前面几个同学说的理由似懂非懂,教师抓住契机问:“是不是这样的,你们想知道其中的奥秘吗?”“想”学生回答,教师及时引导:这些物体的面都与圆形有的道理了。然后组织通

4、过动手剪圆、拆关,学习了圆的认识后,你们就能找到这些物体设计从折痕中发现圆心、直径、半径,并从观察、交流中概括出的圆心、半径、直径的定义以及与直径的关系,学生在整节课中兴趣盎然,在积极活泼的学习氛围中掌握了圆的知识,同时也真正感知到生活中有数学问题,认识到生活与数学同在、联系生活实际,创设情境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到处有数学。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数学问题情境,让学生根据各自身素质,亲身体验数学问题,这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也有利于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例如:教学“解决问题__按比例分配”时,上课伊始,老师问学生:“你们分

5、过东西吗?”生答:“分过。”“在开学时,学校要把作业本分发给每个班,你们首先想到什么问题?”学生:“首先想到一共有多少本作业本,分给多少个班,怎么个分法?是每个班一样多,还是有多有少?”针对这些问题,教师组织学生讨论“该怎样分?于是学生各抒己见,说了很多的方法,有的说“平均分”,有的说“不能平均分”。教师抓住这点让学生讨论哪种分法是最科学的,然后指出像这样的实际问题,就是“按比例分配的应用题”,然后让学生讨论具体的解法。像这样把学生置身于自己很熟悉的实际问题讨论情境中,学生学得主动,也很爱学、乐学。三、借助“生活经验”,理解数

6、学学生的生活经验是重要的课程资源。新课程理念要求“教学数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己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法国学者卢梭认为“儿童时期是理解性睡眠时期,不宜用理性的方法对他们进行训练,应该让他们接受大自然的教育,接受感觉经验的教育,接受实际事物、实际行动的教育。”所以在教学中,我们应置于学生的已有生活经验基础中,让学生充分地理解数学知识。例如:在教学“解决问题一一百分数的应用”中,教师让5个同学做投篮活动,分别投10次、12次、15次、20次、25次,并让其余学生记录他们投中的次数,然后让学生说说谁的命中率高?怎样求命

7、中率?这样让学生充分理解了百分数的作用及命中率的含义,然后举一反三,说说小麦的出粉率、出勤率、及格率、合格率等。引导学生讨论得出这些百分率不可能大于100,学生借助自己的生活经验,理解数学知识,使新知识变成了有源之水,促进学生间的思维交流与合作,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四、再现生活,体验数学美国教育学家布朗认为:“学习的环境应放在真实问题的背景中,使它对学生有意义。”这就要求教师善于把握教材内容与生活实际的有机结合,再现数学内容中的生活情境,让数学贴近生活,让学生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如教学“元、角、分的认识”后,我创设了一个“

8、逛超市”购买货物的生活情境,课前准备了大量标有价格的物品(用空食品盒代替),同时准备一些零币,学生也按老师的要求准备一定数额的钱,在教室内办一个小超市,让学生轮流做售货员和顾客开展活动。活动中,学生对“逛超市”活动兴趣浓厚,积极性高,大家边选购边算账。当有的学生发现买东西过多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