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水资源开发利用的思考

对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水资源开发利用的思考

ID:21666850

大小:54.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0-23

对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水资源开发利用的思考_第1页
对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水资源开发利用的思考_第2页
对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水资源开发利用的思考_第3页
对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水资源开发利用的思考_第4页
对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水资源开发利用的思考_第5页
资源描述:

《对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水资源开发利用的思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对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水资源开发利用的思考:2011年党中央、国务院新出台的“一号文件”重点聚焦水利工作,进一步强调了水利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对我们这样一个欠发达省份水利工作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成功之路指明了方向。青海穷在水,苦在水,发展的希望也在水。青海社会发展,经济腾飞,必须要把水的问题解决好。  关键词:柴达木盆地;循环经济;水资源  :X3:A:1009-0118(2011)-06-0-02    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作为我国面积最大、海拔最高、资源结构最完整的循环经济试点产业园区,在青海省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但就资源、环

2、境、经济协调发展而言,水资源匮乏已成为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严重制约因素,以水资源的科学配置实现水资源有效的可持续利用,是保障和支撑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绿色和谐发展关键。  一、水资源是制约柴达木循环试验区跨越式发展的瓶颈  由于特殊的自然地理和气候条件,柴达木盆地降水稀少,蒸发强烈,时空分布不均,使得经济社会发展对水的需求与水资源不足之间的矛盾尤其突出,与循环经济试验区产业高速发展的要求不相匹配,水资源已成为制约循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瓶颈。  (一)水资源短缺与循环经济跨越式发展需求不相适应  据水文资料,柴达木盆地淡水资源量为52.7亿立方米,单

3、位面积产水量仅为每平方公里2.04万立方米,是全省平均水平的23.1%、全国平均水平的7%。2008年盆地用水量达9.22亿立方米,占年供水量10.27亿立方米的89.8%,已接近供水总量极限。据《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总体规划》和《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优势产业规划》,到2020年循环经济试验区将新增重点工业项目39个,新增工业用水量5.42亿立方米,新增社会经济需水量约为4~5亿立方米,整个国民经济需水量将达到14~15亿立方米,而现有水利工程供水能力根本无法满足该区快速发展对水的需求,水资源不足的矛盾十分突出。  (二)水资源配置与循环经济试验区建设需求不相适应

4、  目前水资源区域分布的不均衡性和用水结构的不合理性,与试验区经济发展要求难以匹配。2008年海西州实现工业增加值201.19亿元,而用水量仅为0.72亿立方米,只占全州用水总量9.22亿立方米的7.8%;农业生产总值10.26亿元,用水量却高达5.33亿立方米,占用水总量的57.8%。水资源的配置结构与产业之间存在经济上的不协调,如何调整水资源的配置结构,提高水资源科学有效的利用水平已经刻不容缓。  (三)水资源浪费、节约保护滞后与循环经济试验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不相适应  在柴达木盆地农牧业依然是用水大户,全州现有灌区干渠防渗处理率不足40%,渠系水利用系数仅为

5、0.30~0.35,亩均用水量高达1000立方米以上,加之传统的大水漫灌,供水计量方式落后,水价机制不完善,使水资源浪费严重。工业用水循环利用率低,除少数大型企业外,多数节水措施不到位,循环水和污水处理率极低。全民节水氛围不够浓厚,对“水危机”没有充分的认识,使得水资源形势更为严峻。  (四)水利基础设施薄弱与循环经济试验区和谐发展不适应  主要表现在缺少大中型水源骨干调蓄工程,水利工程管理手段粗放,水利工程老化失修、病险问题多,灌排系统不配套,对水资源在时间和区间上的调配能力较弱,工程型缺水矛盾突出,污水达标排放率低,造成不同程度的土壤次生盐碱化,水土流失、湖泊

6、萎缩,沙漠化、荒漠化趋势加剧,绿洲生态环境受到威胁,水环境和河湖生态健康面临挑战。  (五)水资源管理体制机制不完善与循环经济发展要求不相适应  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水资源短缺而初始水权又不明晰,全社会尚未形成水是人类赖以生存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资源的意识。且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还不完备,对涉水事务缺乏有效的监督管理,难以对可利用水资源实施有效配置,各行业用水户多数是依需取用,缺乏节约用水和循环利用的措施,加剧了水资源短缺的矛盾。  二、水资源是柴达木循环试验区绿色和谐发展的关键  根据柴达木盆地水情实际,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水资源

7、综合规划》为依托,本着以水定发展、以水定规模的思路,布局产业发展规模,通过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合理开发、高效利用和有效保护,保证生活用水、平衡生态用水、节约农业用水、保障工业用水。加快水源工程建设,努力解决工程性缺水问题,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全面节约保护水资源,加强防洪减灾体系建设,构筑人水和谐环境,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支撑循环经济试验区的绿色和谐发展。  (一)要高度重视水环境的保护  柴达木盆地水系封闭,水体自净能力弱,必须把水环境保护摆在突出位置,加大城市和企业污水再生利用能力建设,统筹处理好水环境保护、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的关系,绝不能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 

8、 (二)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