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多元论与普遍主义的困境

价值多元论与普遍主义的困境

ID:21946918

大小:78.50 KB

页数:21页

时间:2018-10-25

价值多元论与普遍主义的困境_第1页
价值多元论与普遍主义的困境_第2页
价值多元论与普遍主义的困境_第3页
价值多元论与普遍主义的困境_第4页
价值多元论与普遍主义的困境_第5页
资源描述:

《价值多元论与普遍主义的困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价值多元论与普遍主义的困境——伯林的自由思想对自由主义政治哲学的挑战伊赛亚·伯林是战后自由主义者中一位非常独特的思想家。他是著名的自由主义者,他的《自由的两种概念》一文,被誉为“一篇货真价实的‘自由主义宣言’”,并被列为战后“自由主义获得‘复兴’的标志之一”[1](p85);但是,他对思想史上的一些非自由主义的浪漫主义者却情有独钟,其思想的旨趣也与自由主义的某些传统大相径庭。他用价值多元论为自由主义提供了新的基础,但他的理论却又在根本上动摇了自由主义的普遍主义性质,甚至动摇了自由价值的优先性。探讨伯林思想对自由主义政治哲学的冲击,对于认识自由主义理

2、论的内在矛盾和困境有着重要意义。一、价值多元与自由选择个人自由是自由主义政治哲学的核心,也是其倡导的首要的价值。但是,为什么要倡导个人自由?或者为什么个人自由是首要价值?其理由和根据是什么?这是自由主义思想家必须回答的一个问题。然而,就是在这个基本问题上,不同的思想家却有着迥然不同的回答。在洛克等自然法学派那里,自由是基于人性的天赋权利。在密尔等功利主义者那里,自由是促进认识发展、实现个人幸福和道德进步、推动社会进步的功利要求。在斯宾塞那里,自由则是促进个体与社会进化的进化规律的要求。.133229.而哈耶克认为,“主张个人自由的依据,主要在于承认

3、所有的人对于实现其目的及福利所赖以为基础的众多因素,都存有不可避免的无知。”[2](p28)罗尔斯把个人自由优先性的理由归结为人的两种道德能力,即正义感和形成一种善的观念的能力。[①]这些思想家除了斯宾塞从进化规律出发以外,其他人或多或少都是用某种不变的人性为自由提供理由,并从而证明自由价值的普遍性的,只是不同人对不变的人性是什么有不同理解罢了。伯林与上述的论证方案都不同,他为个人自由提供的理由主要是价值多元论。伯林的价值多元论,是针对长期统治西方思想传统的价值一元论提出来的。所谓价值一元论,就是认为,第一,所有真正的问题都必然只有一个正确的答案;

4、第二,这类真理的发现必然有可靠的途径;第三,这些正确的答案,彼此必然共同构成一个和谐的整体。简而言之,就是在众多的价值选择方案中,其中只有一个方案是唯一正确的选择;或者说,对于“人们应该如何生活”这个问题,相信可以找出正确的客观有效的结论。他认为,西方的思想传统,从古希腊哲学、中世纪基督教、文艺复兴、启蒙运动、乃至十九世纪的哲学体系和进步思潮,始终都是以这种一元论为基本思考框架的;人们所追求的都是能够根本解决问题的终极答案,在这个答案里,人类所向往的各种普遍价值形成了一个和谐的体系。这种追求终极答案的一元论模式,构成了西方文明的典型特征。伯林坚决拒

5、绝这种根深蒂固的思想传统,认为这种一元论是从雅各宾专政到当代各种极权主义的理论基础之一。伯林把马基雅弗利看作价值不可和谐共存和不可通约这一观念的现代先驱,认为是他点燃了炸毁价值一元论基石的导火索。后来,孟德斯鸠、维科、特别是浪漫主义思想家赫尔德(herder)等又进步发展了这一思想。正是在这些思想家的启发下,伯林明确提出了价值多元论理论。他认为,价值的多元性体现在三个层面上。首先,在任何道德或行为准则的范围内,终极价值或人类目标之间总会产生一些冲突;对于这种价值冲突,人们无法用一个合理的标准加以仲裁和解决,因为这些价值之间是不可通约的。同时,即使在

6、同一价值或善内部,其构成的要素也都是复杂的和内在多元的,其中的一些要素是不可通约、不可比较甚至是互相冲突的。如自由价值内部的举报自由和保护隐私的自由、平等价值内部的机会平等和结果平等,等等。因此,每种价值或善本身都可能是一个各种不可通约的要素进行竞争冲突的场所。另外,不同的文化形式也产生出不同的道德和价值,这些文化尽管包含着一些重叠交叉的特征,但也有许多不同的、不可通约的优点、美德和善的观念。这种根源于不同文化或社会结构的善的观念也会是互相冲突的。[3](p41~45.)他认为,正是客观价值的冲突和价值选择的两难困境,构成了生活中许多悲剧的深层原因

7、。在伯林看来,价值的不可通约性和冲突性,决定了人们时刻面临着选择,并且必须去选择;这种选择常常是没有什么理性根据的,它基本上是一种意志活动。他把选择能力和对生活方式的自我选择视为人类存在的构成要素,看作人类区别于其他动物的基本特征。他认为,正是这种选择活动,才在人们的行为和性质中导入了不确定性的因素,才使人类为自己创造了多样的本性,并决定了人在本质上是自我改变的和永未完成的。因此,他反对所谓不变的人性或人的需要的观点。不过,伯林并不是纯粹的唯意志论者。他认识到,人的选择活动是在继承上一代人的选择和同时代其他人选择的背景关系中发生的,而选择主体本身就

8、是现在的人和过去一代人做出选择的积淀物,他的特性总是部分地由继承、由他存在于其中的生活方式及其伴随的语言所深深地给定型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