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源胜法律继受百年

黄源胜法律继受百年

ID:22359312

大小:52.0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10-28

黄源胜法律继受百年_第1页
黄源胜法律继受百年_第2页
黄源胜法律继受百年_第3页
黄源胜法律继受百年_第4页
黄源胜法律继受百年_第5页
资源描述:

《黄源胜法律继受百年》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法律继受百年报告人:黄源盛             台湾政治大学法律学系专任教授             台湾中国法制史学会会长             中央研究院史语所兼任研究员    主持人:李俊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法学院教授     时间:2010年11月9日(上午)    地点: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宁远楼二层模拟法庭      李俊(主持人):各位同学,大家上午好!讲座现在开始。今天我们很高兴地邀请到了著名法史学专家、台湾中国法制史学会会长、台湾政治大学法学院特聘教授黄

2、源盛老师来作这次专题讲座,大家欢迎!黄教授的学术背景和学术成就,大家通过网络已有较多的了解,这里我就不再重复介绍。黄教授今年秋天应邀到清华大学法学院进行两个月的讲学,这段时间我们一直在酝酿邀请黄教授到对外经贸大学来作一次讲座,因种种原因未能安排得早些。过几天黄教授就要返回台湾了,我不希望大家错失一次聆听名家讲座的机会,所以今天利用法律硕士一年级《中国法制史》课程的机会请到了黄老师,当然参加今天讲座的可能还有别的研究生同学。今天的讲座大致这样安排,黄教授先以“法律继受百年——历史视角下的‘六法全书

3、’“为主题进行演讲,时间大约是一个半时左右,然后我们留二十分钟左右的时间,由同学们提问,黄教授给大家解疑释惑。下面就请黄老师开始演讲!      黄源盛:请允许我坐着讲!(笑声、掌声)各位同学、各位老师,大家早!   问世间法为何物?直叫人在这么寒冷的天来听讲座。王国维先生曾提出治学的三种境界,第一个阶段,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第二个阶段,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第三个阶段,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其实不只是做学问、做事情也一样适用。   既然今天讲

4、法律的继受,那么我们首先探讨一下法学到底是一门什么样的学问?有人把法学定义为以法律为研究对象的社会科学,不过在我看来,法学不仅是一门社会科学,而且它还是一门人文社会科学。社会科学强调的是真、它必须能够论证,而人文强调的是善、美、艺术。所以,学法律不要只注重对真的探索,同时也要追求善和美。   法学是一门人文社会科学,我们可以把法学分成两种,一种叫“实学”,另一种叫“虚学”。“实学”和司法实务有关,像民法学、刑法学、诉讼法学、行政法学,各种经贸法规、各种经济法学等,它的实务应用性特别强。另外有一种

5、学问,它与司法实务没有太大的关联,但它却可以培养我们对法律的深度和广度的认识,像法理学、法社会学、法历史学、比较法等,它们虽然应用性不强,但却给我们提供了很深、很广的视界。那么“虚学”是不是就虚无缥渺、没有用呢?我从74年念本科一年级,到现在已有36年的时间,我感觉应用的东西学得快、忘得也快,而“虚学”的东西不容易学,可是你一旦学会了,用处非常的玄妙,这种学问我把它称之为培养智慧的一门学问,而不只是一门具体知识的学问。   有人说“虚学”是无用之学,可是我觉得无用之用谓之大用,当你用到的时候就会

6、感觉相当的高远和玄妙。今天就跟大家聊一聊“虚学”里面的法历史学,法历史学的父亲是法理学,母亲是历史学,它们的结晶便是法历史学。   在学习和思考问题的过程中,我们应该铭记“三度论”。所谓“三度”主要是指时间度、空间度、事实度。时间、空间、事实,我们早期的法学家吴经熊先生叫做”法律的三度”,他认为提到任何法律的问题,一定要思考这是什么时间的产物,这是什么空间下的产物,要讨论的对象是什么。比如同学们谈恋爱,肯定也会想到在什么时间约会,什么环境下约会,谈恋爱过程中谈些什么好,这些因素就是“恋爱的三度”

7、。时间、空间跟事实要掌握好。   从法律的三度论出发,我今天要谈的时间是1902-2010,一百多年的时间,空间是中国本土跟台湾,也就是海峡两岸,以中国本土为主,兼谈台湾,事实是“法律继受”。法律分为两种,一种叫固有法,一种叫继受法,所谓固有法的显著特征是一个国家、民族、地区的法律文化具有本土性、自根性、非外来性,因此又叫做传统法。相对的,如果一种法律非本土性、非自根性,是外来的,叫“继受法”,我今天要谈的主题就是法律继受。   具体的来讲要谈的是《六法全书》,这里的《六法全书》不是狭义那一套法

8、律规范或者具体的法律条文,而是广义的法律文化。法律文化包括法律规范、法律制度、法律思想、法律意识,以及司法实践。我们知道任何一个条文的背后都有一个制度,制度的背后有一个思想在指导,而对这种制度、思想、规范的态度与价值取向就是法律意识,对它们的落实形成了司法实践。因此,我今天谈的《六法全书》是广义的,事实上更贴切的讲是法律文化,包括法律规范、法律制度、法律思想、法律意识,以及司法实践。   时间我们先拉回来一下,谈这个主题,我们一定要先有一个概念,中国有几千年的历史,自从有文字记载以来,至少也有两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