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地股份合作制问题研究

农地股份合作制问题研究

ID:22607065

大小:78.50 KB

页数:14页

时间:2018-10-30

农地股份合作制问题研究_第1页
农地股份合作制问题研究_第2页
农地股份合作制问题研究_第3页
农地股份合作制问题研究_第4页
农地股份合作制问题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农地股份合作制问题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农地股份合作制问题研究摘要:1978年以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使农业生产效率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在这种分散经营的模式下,农产品的商品化程度比较低,与规模经营相比以家庭为单位的生产方式的效率很低。进一步提高农业生产活动的效率必须依赖生产方式的转变,只有这样才能加速农业现代化进程,提高农业生产的技术水平,发挥规模效应。股份合作制正是应转变农业生产方式的要求出现的,不仅有利于农业生产走向规模化经营,还有利于降低农业活动中的交易费用,此外,股份合作制推广有利于保障农民获得农地的非农化收益。但农地股份合作制在发展中也存在一

2、些问题,主要表现在:有些地区农民的参与意愿不高,退出机制的缺失,股权与收益权和投票权不一致导致的效率损失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文章也将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关键词:农村土地;规模经营;股份合作制伴随着工业化进程、城市化进程、信息化进程的快速发展,农业现代化进程也在快速推进。但是,与其他三化相比,农业现代化的推进速度相对较慢,这不仅影响农业自身的发展,而且农业基础地位的动摇也将影响到其他产业的发展。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要求:“赋予农民对承包地占有、使用、收益、流转及承包

3、经营权抵押、担保权能,允许农民以承包经营权入股发展产业化经营”。为未来推进农业和农村改革和发展指明了方向。从理论上讲,生产关系在经济活动的具体体现就是经济组织的各种形式,经济组织形式是否能够适应特定的生产力水平,将会直接影响到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农地股份合作制并非是新鲜事物,早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农业部首先将农地股份合作制这种形式在广东南海等地进行推广,90年代之后,农地股份合作制逐渐在沿海发达省份得到了较快推广,比如广东、浙江、江苏、福建等省。继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推动农业发展之后,农地股份合作制的实行是中国农民的又

4、一次伟大创举,本质上是针对农村土地产权制度的又一次重要革新(李英杰,1999)。有些学者提出,“农地股份合作制是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最优选择”(蒋励,1994)。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对于农地股份合作制改革还存在一定的“误区”,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探讨。、农地股份合作制的性质从一般企业的角度来讲,股份合作制是一种混合了集体经济和股份制特点的一种经济组织形式,融合了西方股份制和社会主义集体经济的双重优势。从根本上讲,采用农地股份合作制这种组织形式实现了劳动合作和资本合作的高效、有机结合。在这种组织形式下,劳动合作是基础,所有成员

5、共同参与劳动,生产资料归全体成员共同占有和使用,在股份合作制下,广大分散农民实现了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同时股份合作的运行以民主管理为组织原则,因此大多数成员都可以将自身的偏好和意愿体现在决策过程中。股份合作组织的资本合作则采取成员入股的方式,因此合作组织成员既是劳动者,又是组织出资人。有的学者认为,合作制是股份合作制的核心,其本质通过引入股份制的方式,使农地股份合作制实现对传统合作形式的继承和创新,这种经济组织形式不仅实现了农民的效率要求,而且满足了大多数农民对公平的追求,以劳动和资本联合的形式更好地实现了农民的利益(

6、尹云松,1995)。还有些学者认为,农地股份合作制既有别于西方国家的经典股份制,但同时与传统的合作制也有区别,而是融合了两种组织形式的优势,而正是这种“非驴非马”的构成方式体现了农地股份合作制的制度魅力,这种融合使得农地股份合作制具有了很好的适应性和兼容性(傅晨,2001)。还有部分学者认为,在保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不变的情况下,农地股份合作制是对原有制度的进一步完善和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土地产权更加明确,进而形成了一种双层土地产权结构--既包括农民土地产权,又包括股份合作法人产权,农民在农地股份合作制的制度下以自身

7、拥有的土地使用权作为股份,这使得产权界定的成本大大下降了,从而有利于实现土地规模化经营的发展(章政,2005)。因此,在不改变原有集体土地制度的条件下,土地股份合作制的试点和推广将会成为农村改革的又一个创新点,只要能够产生积极效益,比如使农业规模效益得到显著提高、焕发农村的经济活力、塑造农民的集体理性以及使农民形成关于非农转移的稳定预期,股份合作制就可以试行和逐步推进。二、农地股份合作制的优势分析毫无疑问,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伟大创举极大地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激发了长期隐藏在农村内部的经济活力,大量剩余劳动力得以释

8、放出来,但同时也要看到,随着农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外部环境也出现了重大变化,农村长期以来保持稳定的人地之间的关系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因此,农业经济和劳动力的变化导致了人地相对价格的变化,而这对农业的规模经营提出了新的要求,因而必须对原有农地制度进行改革。通过股份合作制这种形式,大量分散的农民得以有效地组织起来,这大大节约了农民、农村集体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