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城镇化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型

新型城镇化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型

ID:22724077

大小:101.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0-31

新型城镇化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型_第1页
新型城镇化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型_第2页
新型城镇化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型_第3页
新型城镇化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型_第4页
新型城镇化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型_第5页
资源描述:

《新型城镇化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新型城镇化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型所谓城镇化,就是指农村人口不断向城镇转移,农村人口转化为城镇人口。城镇化作为一种社会历史现象,既是物质文明进步的体现,也是精神文明前进的动力。过去30年的传统城镇化进程,为我国经济长期高速增长提供了有力的资源保障,但是伴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快速发展,传统的城镇化道路已经不再适合我国未来经济发展的需要。新型城镇化,顾名思义,区别于传统城镇化,是指坚持以人为本,以新型工业化为动力,以统筹兼顾为原则,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经济高效、社会和谐、城乡互促共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个性鲜明的城镇化。它将人的

2、生活质量与生活水平的提高放在了最为突出的位罝,其出发点和最终落脚点都是为了人的发展,与传统城镇化相比,新型城镇化更加注重质量层面的提高;更加注重科学发展、全面发展、可持续发展;更加注重以人为本、环境友好、社会和谐、人民安居。这对于我国的经济发展的转型有着重要的意义。一、新型城镇化对经济发展方式转型的积极意义(一)新型城镇化有利于吸引投资,拉动内需新型城镇化将会带动国际资源能源、高新技术和屮间产品贸易,促进各国对华投资,同时新型城镇化是扩大内需、促进增长的最大潜力和持续动力,也是我W经济发展的基本立足点和长期战略方针。城镇化率的提

3、高能带来人均W民收入的明显增长,显著提高居民购买能力(表1)。中国城镇化发展的过程中,每年都有大约1000多万的人口从农村转移到城镇,这种趋势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过程屮还会持续。转移到城市的人门,他们的消费理念、消费结构、消费方式和生活方式都会发生一定的变化,这将释放出巨大的消费潜力。巨大规模的城镇化,将带来劳动生产率和城市集聚效益的提高,带来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投资的扩大,带来居民收入和消费的增加,从而持续释放出巨大的内需潜能,推动中国经济转型。这符合经济增长的方式由不可持续性向可持续性转变;由出门拉动向出门、消费、投资协调

4、发展转变;表12014年3月到8月全国社会消贺品零售总额本月比上年同月增长累计比上年同期增长3月19800.612.262081.212.04月19701.211.981782.412.05月21249.812.5103032.212.16月21166.412.4124198.712.17月20775.812.2144974.512.18月21133.911.9166108.412.1(二)是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然举措我国目前仍然面临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问题,第一、第二及第三产业分布不合理制约着我国经济乂好乂快发展。走

5、新型城镇化道路,能够促使农村剩余劳动力向第二、第三产业转移,促进城镇第三产业的发展。我国是一个人U资源大W,有着发展服务业的先天条件,走新型城镇化道路一方面能够充分利用我国的人u优势,推动休闲娱乐等生活性服务业的发展,也能推动保险、金融等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同时能够推动养老医疗,教育等公共服务的发展,使服务业的范围、质量都有所提高,从而改变第三产业发展滞后的局面。另一方面走新型城镇化道路,城镇能更好地优化配置各类聚集的资源,提高国内资源的利用效率,促进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通过发展第三产业,提升第三产业的发展水平,扭转我国产业布

6、局比重不合理的局面,初步形成第一、第二、第三次产业相互促进、协同发展的格局。这符合经济增长的方式由不可持续性向可持续性转变,由第二产业带动向三大产业协调发展转变。(三)有利于实现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绿色经济长期以来,我W的城镇化建设没有正确的处理好长远利益与眼前利益的关系,忽视了城镇化建设的长远利益,片面的追求了眼前利益。这种发展理念,衍生出土地使用粗放,环境污染严重等一系列的环境问题走新型城镇化道路有利于加快农业现代化。有利于经济发展方向的转变,能更好地实现“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有利于土地的节约利用,有助于农村人口

7、的减少、有助于农民人均占有资源量的增加;有助于环境污染的有效治理和新能源的运用。环境保护也能从末端治理向“污染防治一清洁生产一生态产业一生态基础设施一生态政区”五同步的生态文明建设转型。真正实现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绿色经济。这符合经济增长的方式由不可持续性向可持续性转变;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由高碳经济型向低碳经济型转变;由忽略环境型向环境友好型转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现代化建设的必由之路经过几十年的努力,现在屮国已经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但在有着近7亿农业人口的中国,中国的农民生活如果不能进入小康的生活阶段

8、,根本谈不上全面小康社会,小康社会的建设重点和难点现在应该都在农村。大幅度农业人U的减少并顺利转型成为城市市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难度才能降低。走新型城镇化道路,着力解决传统的城镇化道路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给转移人门创造平等、公平的棊本生活保障和社会保障的机会,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