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的层次分析模型

高校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的层次分析模型

ID:23320497

大小:431.00 KB

页数:23页

时间:2018-11-06

高校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的层次分析模型_第1页
高校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的层次分析模型_第2页
高校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的层次分析模型_第3页
高校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的层次分析模型_第4页
高校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的层次分析模型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校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的层次分析模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高校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的层次分析模型作者:潘金凤杨珍莫万威摘要教室课堂教学质量是一个学校生存和发展的前提,也是一个学校的工作中心。本文主要从教学态度、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课堂整体、教学效果五个方面来考察我院(兴义名族师范学院)的课堂教学评价,通过对外语系、数学系、体育系、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系四个系的学生以问卷的方式展开调查,再用层次分析法(AHP)建立数学模型。其次,本文对调查的40份问卷进行数据的整理之后,得到准则层两个因素对目标层(教学质量的评价)的影响之比,子准则层两个因素对准则层的影响之比,从而得到相应的正互反矩阵,再利用MATL

2、AB语言来确定各个正互反矩阵的特征值。最后,本文通过对正互反矩阵进行一致性检验,我们将正互反矩阵的一致性指标与具有相同秩的随机矩阵的一致性指标作比较,即可得到相应的协调率。再利用归一化确定各个指标下的正互反矩阵的特征向量,从而得出适合我院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的指标。关键词:层次分析法(AHP);MATLAB语言;教学质量;一致性指标一、问题重述在学校里,我们时常接到一些有关教师教学质量的问卷调查表,我们也知道,课堂教学是一个学校的工作中心,学校通过对教师教学质量的调查来设置相应的教学措施提高教学质量。因此,做好教学质量的评价是一个不可缺少的环节

3、,而教学质量的评价也可以提高教师教学的积极性,也可作为学校对教师的奖励决策的依据,所以,构建科学合理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是非常重要的。二、问题分析-23-教学质量的评价问题涉及多个因素,我们将教学质量分为教学态度、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课堂整体、教学效果五个大方面来考察,再将这五个因素分解为十六个小因素来考察,建立教学质量合理性评价模型,通过对外语系、数学系、体育系、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系的四十份问卷调查的数据统计、分析确定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用以教师教学质量优劣的评价依据。一、模型假设与符号说明1、建模设计(1)假设文中教学态度、教学内容、教学

4、方法、课程整体、教学效果五个指标下的各个因素都是全面的。(2)假设文中的各个因素都是符合层次分析法(AHP)的具体结构要求。(3)假设每个学生都是根据一致性指标的要求认真填写问卷的。(4)假设文中个因素的结构在短期内不会发生变化。2、符号说明变量和缩略语定义Xi准则层Yi子准则层aij准则层i和j对目标层的影响之比bij子准则层i和j对目标的影响之比CR一致性比率A准则层对目标层的正互反矩阵λ矩阵A的特征值Bi子准则层对准则层的正互反矩阵λi矩阵Bi的特征值W矩阵A归一化后的特征向量Wi矩阵Bi归一化后的特征向量二、建立层次分析模型-23-

5、如下图所示,是决策问题的三个层次,最上层为目标层,即如何评价,第二层为准则层,准则层包括:教学态度、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课程整体、教学效果。子准则层包括:备课情况、不迟到不早退、严格要求学生、及时收集学生对教学的反馈信息;教学容量、教学的正确性、教学的先进性、理论联系实际;根据学生的差异性,因材施教、运用启发式教、运用多媒体技术;板书简洁,有序,层次分明、布置作业情况、课堂教学结构;兴趣的培养、知识的掌握。模型的求解:标度的含义标度含义1两个因素相比,具有相同的重要性3两个因素相比,前者比后者稍重要5两个因素相比,前者比后者明显重要7两个因

6、素相比,前者比后者强烈重要9两个因素相比,前者比后者极端重要2,4,6,8介于上述两个相邻等级之间1/2,1/3,…,1/9两个因素之比为上面的互反数平均随机一致性指标的值矩阵维数123456789000.580.901.121.241.321.411.45教学质量教学方法(Х3)教学内容(Х2)教学态度(Х1)教学效果(Х5)课程整体(Х4)兴趣的培养Y15课堂教学结构Y144知识的掌握Y166布置作业情况Y13板书简洁,有序,层次分明Y12运用多媒体技术Y11运用启发式教学Y10根据学生的差异性,因材施教Y9理论联系实际Y8教学的先进性

7、Y7教学的正确性Y6教学容量Y5及时收集学生对教学的反馈信息Y4严格要求学生Y3不迟到不早退Y2备课情况Y1-23-准则层对目标层的影响:前因比后因平均数平均数的倒数教学态度比教学内容2.0630.485教学态度比教学方法1.8720.534教学态度比教学整体2.8710.348教学态度比教学效果1.7710.565教学内容比教学方法2.0200.495教学内容比教学效果11教学内容比教学整体1.9370.516教学方法比教学整体2.9250.342教学方法比教学效果2.0370.491教学整体比教学效果1.5140.661表1由表1的平均

8、数,我们绘制了如下的图1:图1由以上表1得到以下两个因素关于目标层的影响如下表2:教学态度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整体教学效果教学态度12.0631.8722.8711.771教学内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