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留守儿童需要深度陪伴

关于留守儿童需要深度陪伴

ID:23745595

大小:54.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1-10

关于留守儿童需要深度陪伴_第1页
关于留守儿童需要深度陪伴_第2页
关于留守儿童需要深度陪伴_第3页
关于留守儿童需要深度陪伴_第4页
关于留守儿童需要深度陪伴_第5页
资源描述:

《关于留守儿童需要深度陪伴》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关于留守儿童需要深度陪伴导读:留守儿童需要深度陪伴是一篇关于儿童和父母方面的论文排版,适用于本专业专科生和本科生以及硕士研究生在撰写毕业论文时阅读参考借鉴,希望对学生们的论文写作启到帮助。[收稿日期]20160127[基金项目]本文系湖北省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湖北中学素质教育研究中心(编号:090044035)研究成果.[简介]魏向丹(1989),女,河南禹州人,湖北大学教育学院教育管理专业2015级硕士研究生李木洲(1981),男,湖北广水人,湖北大学高等教育研究长,副教授,主要从事高等教育学及考试学研究.改革开放以来,随着

2、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流动人口逐年增多,务农种田者日益减少,而且学龄段的留守儿童也越来越多,这一现象成为广受关注的教育问题和社会问题,成为县镇(乡)基层决策的重要问题一.加上留守儿童大多由留守祖辈监管与抚养,这些儿童本应享受的母爱、父爱长期缺位,导致很多留守儿童出现这样或那样的心理问题.此,化解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成为当今时代的一个重大课题,而且也是级党政领导机关至工(农)会、共青团、妇女联合会等群众组织决策过程中不回避的问题.本文基于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类型与成分析,认为深度陪伴是解决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根本策略.一、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基本

3、类型谓留守儿童,人们一般认为是指那些父母进城务工而无法随迁住的农村孩子,但事实上随着城市生活节奏的加快,城市里也出现了一批留守儿童,即那些不父母身边生活,或者即使与父母生活一起,教养责任却被父母委以他人,诸祖辈代管或家政托管的儿童群体.他们与父母远他乡的孩子们一道沦为留守儿童城市留守儿童,也称精神留守儿童.两者的共性于父母陪伴的缺失,对亲情开始疏远,孤独感成为他们最多的负性情感体验[1].若以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成为依据,将留守儿童分为物质满足型、偏重学习型、不管不问型三类.(一)物质满足型这类留守儿童父母的典型特征是过于注重满足儿童的物质

4、需求,以为满足物质需求是让孩子幸福的最佳方式,能为孩子带来开心与快乐.尤其是异地上学或幼年出国读书的儿童,他们大多缺乏监护人的必要教导,自由度很大,能自支配父母给予的物质财富,尤其是基本不缺钱.这种状态的长期影响下,儿童的心灵不仅得不到关爱,还会将儿童和父母间的感情血缘亲情,逐渐淡化为物钱关系,为孩子心里,只有我缺钱缺物的时候爸爸、妈妈会和我交流,我和他们间沟通的方此篇原创lunargin:0auto;font-size:12px;color:#666666;">儿童和父母论文排版理的内需要,而不是为父母而长大.父母陪伴是对儿童成长期身体

5、、心理的健康给予关心加以引导,以使其健康、合理发展的重要途径.具体的生活中,真正的陪伴是需要父母有代入感的设身处地地把自当成一个龄孩感受孩子的种需求、渴望、烦闷的过程,亦是父母站儿童高度去看待问题的亲子教育过程.此,作为父母不能简单地为了给予儿童更的物质和学习条件拼命工作,牺牲和孩子一起的时间,而忽略与孩子实且需要的爱.尤其是父母不要以工作繁忙为托词而将孩子置于(外)祖父、(外)祖母那里,以至父母成为了孩子的陌生人.电视剧《蜗居》中当母亲问女儿你最害怕什的时候,女儿说的是妈妈抱抱,这是一句多讽刺的话,一反母亲众人眼中慈祥、温柔的常态形象,

6、这是父母尤其是后者长期不陪伴导致儿童心理缺乏父母关爱后的异常现象,透过这种现象,反映的深层问题是,无父母爱的孩子怜.此,每一位父亲、母亲都应该儿童成长的关键期,按照生命成长的基本规律给予其需要的关爱与守护.(二)深度陪伴需要了解儿童的自我意识自我意识是个体作为一个整体对自身心活动的觉察,即自对自的认识,具体包括认识自的生理状况以及自与他人的关系.自我意识是意识主体与周围环境的互动中不断发展起来的,且自我意识障碍又是导致人格障碍和异常的主导原,此自我意识与一个人的心理健康有着密切的正相关.作为父母应关注和了解儿童的自我意识,根据不的年龄阶段

7、,观察儿童的具体行为借以判断儿童家庭关系中给自定位,有的觉得自和父母主体分离,地位一样有的则认为自父母是一体的,而要听从于父母.前一类型的儿童,由于自主性较强,以以自决策一些事情,自我意识相对来说较低而后一类型的儿童,由于父母控制的环境中成长,自我意识相对较高,然而这种父母谓爱的控制下成长起来的孩子,长大后会以自我为中心,随着其年龄的增长,自我独立意识开始逐渐显现,悲的是,当独立意识遇到控制时极易和父母产生亲子关系的问题.此,父母陪伴儿童的过程中,根据儿童自身的意识特征类型,应调整陪伴策略,注重教养方式,为这些对儿童自我意识成长十分重要[

8、5].(三)深度陪伴需要渗透到日常生活中教育于生活.此,儿童的教育必须注重日常生活的熏染.然而,现实中很多父母没有正确认识日常生活对儿童成长的影响,甚至错误地理解一些日常生活蕴含的教育本意.譬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