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迪尔凯姆范式:道德社会学的滥觞

e·迪尔凯姆范式:道德社会学的滥觞

ID:23881504

大小:57.0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11-11

e·迪尔凯姆范式:道德社会学的滥觞  _第1页
e·迪尔凯姆范式:道德社会学的滥觞  _第2页
e·迪尔凯姆范式:道德社会学的滥觞  _第3页
e·迪尔凯姆范式:道德社会学的滥觞  _第4页
e·迪尔凯姆范式:道德社会学的滥觞  _第5页
资源描述:

《e·迪尔凯姆范式:道德社会学的滥觞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E·迪尔凯姆范式:道德社会学的滥觞  摘要:E·迪尔凯姆是道德社会学的奠基人,他确立的道德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是道德事实;要遵循社会学方法的准则并利用道德统计的方法进行研究;道德社会学的任务是从道德事实的角度诊断社会状况,提出医治社会病态的方案,使社会维持正常状态。  关键词:道德社会学;道德事实;道德统计  中图分类号:C919 文献标识码:A :1000-2529(2008)06-0079-03    与一般社会学家不同的是,E·迪尔凯姆(Emile.Durldaeim)的“社会学是从他的道德立场生发出来的。”在他的几部主要著作中,“从《社会

2、分工论》到《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包括《自杀论》在内,他所关心的主要事情一直是解释道德的本质和道德的社会作用,以及在表达社会的理想时,道德生长和发展的方式。”他终其一生所要解决的理论问题就是“怎样才能使分为无数专业的社会保持必要的精神和道德上的协调一致?”可见,“道德视角”确是迪尔凯姆社会学研究的主要特色;也可以说,迪尔凯姆的所有研究,“都多少与道德社会学直接有关。”与一般伦理学家不同的是,迪尔凯姆所研究的道德是“道德事实”,而道德事实是最重要的“社会事实”之一,具有外在性和强制性,那么,对道德的研究就要遵循“把社会事实作为物来考察”等社会学

3、方法的准则。迪尔凯姆把“纪律精神”、“对社会群体的依恋”和“自主或自决”看成是构成“道德事实”的三个基本要素,有人称之为“涂尔干范式”。不可否认,迪尔凯姆对道德事实的研究,他所倡导和使用的原则和方法,确是开风气之先、引领道德研究潮流的;而且也正是迪尔凯姆的努力,使得道德社会学真正成为一门独立的社会学分支学科。    一、道德社会学的研究对象    每一门学科都有自己特殊的研究对象,这个对象的确立,不仅规定了该学科的理论框架和特有视角,也规定了这门学科服务于社会实践的方向与途径。E·迪尔凯姆认为,道德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就是“道德事实”,在《道德事

4、实的确定》一文中,迪尔凯姆详细分析并讨论了“道德事实”的特征,在他看来,“所有道德呈现给我们的,是一个行为规范系统”,这个系统体现出两个明显的特征,一方面,“道德规范被赋予了特殊的权威,正因为这些规范令行禁止,所以人们必须服从它们……这样,义务便成为了道德规范的主要特征之一。”另一方面,“某种程度上的可求性是道德的另一个特征……这种自成一类的可求性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善。”由此可见,迪尔凯姆所研究的道德事实是外在的社会道德规范系统,而这一道德规范系统是客观存在的,因其权威性而对人具有约束力,而人们必须知道这种约束,接受这种约束并且是诚心、自愿地

5、希求它,把履行规范作为一种义务并努力实现道德行为之内在必然,即必然向善。道德事实往往通过两种不同的方面呈现给我们,即客观方面和主观方面,迪尔凯姆关注的是前者而不是后者。“我将处理客观的道德实在,即我们借此对行动进行评价的、共同的和非个人的标准。”可见,迪尔凯姆所研究的是“客观的道德事实”,即一个民族或社会在其特定历史时期存在的普遍的道德,而不是道德的主观方面,即每个人道德良知的多样性,由此使得道德社会学与哲学、伦理学区别开来。迪尔凯姆说,“我并不关心某个特定的人看待道德的方式,同样,我也会撇开哲学家和伦理学家的意见。无论如何,我与他们解释和重

6、构道德实在的体系毫不相干。”  那么,究竟通过哪些特征来认识和区分道德事实?对此,迪尔凯姆认为应该采用这样的反应机制:“通过‘违反’来验证各种各样的规范,由此发现道德规范与行为技术之间是否有所不同。”在迪尔凯姆看来,违反了规范,就要受到制裁,正是由于有了预先设立的规范,所以,违背就是对规范的反叛,因此,制裁也就成为必需的了。这样也就印证了道德规范所具有的强制性的特征和意义。当然,责备与惩罚只是消极性的制裁。此外,还有一种制裁,即“符合道德规范的行为会受到赞扬,完成行为的人会获得荣誉。”当然,惩罚也好,赞扬也好,这不是两种类型的道德规范,而是同

7、一道德范畴中的两个门类。而且,“无论怎样,道德都不是虚幻的,而是实在。”也就是说,可以通过对现实生活中人们受到惩罚或者得到赞扬这样的行为效果来揭示一个社会在特定历史时期的道德状况。这样,迪尔凯姆的道德事实就从道德规范的层面走向了具体的道德行为或道德实践的层面。按照迪尔凯姆的逻辑,“各个民族已经实践的所有道德体系是这些民族的社会组织的功能,它们维系于它们的社会结构并随之发生变化。”随着社会结构的变迁,有些道德观念和道德体系已经不合时宜,行将就木,那么,“最恰当的做法,也许就是既从理论上,也从行动上否认这些观念。”但是,如何才能确定哪些道德体系已

8、不合时宜呢?迪尔凯姆认为,“我们只有尽我们所能,我们经常会在不可能的条件下,用更概括的、不成熟的科学取代有条理的科学……这种科学不仅不会阻拦我们去评价现实,反而会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