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体质下降因素分析及解决途径

中学生体质下降因素分析及解决途径

ID:24227383

大小:56.12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13

中学生体质下降因素分析及解决途径_第1页
中学生体质下降因素分析及解决途径_第2页
中学生体质下降因素分析及解决途径_第3页
中学生体质下降因素分析及解决途径_第4页
资源描述:

《中学生体质下降因素分析及解决途径》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中学生体质下降因素分析及解决途径【摘要】近年来我国青少年的身体素质呈现出下降趋势,中学生身体体质下降明显,中学生体质下降原因有很多,但不外乎社会、学校、家庭、自身的影响因素,改变中学生的身体素质要从多方面入手,改善学生的生活环境,优化学校的教学计划,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锻炼学生的意志。文章通过对初中生身体素质下降的情况进行了详细客观的调查,发现现行的中学生身体素质培养中的问题,提出了解决方案,希望能为中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提供参考。【关键词】中学生;身体素质;影响因素;策略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关系到社会主义接班人的重大问题,要保证青少年的身体健康,身体素质过硬是社会的需要,是学校

2、的任务家庭的愿望,但是近些年来青少年人群身体素质下降严重,威胁到了他们的身体健康,大量的肥胖儿童出现,教育部曾将做过学生体能测试报告,报告显示中学生体能状况下降趋势明显,肥胖率上升、视力问题发生率居高不下,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一些老年疾病也发生在学生身上,这已经成为了现实情况,亟待社会学校和家庭解决。一、中学生身体素质下降原因首选是社会和学校因素影响,中国社会历来就有学而优则仕的说法,应试思想在中国就有深厚的历史传统,这种非正常思想影响了现代社会,大量的学生被考试所迫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在应付考试上,在教室和补习班度过了自己的童年和学生生涯,人才竞争加剧的时代,大量用人单位

3、唯学历论的用人原则也变相加大了学生的负担,再这样的环境下国家教育部门所提倡的提高学生课外活动量,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自主思考能力,提高学生的身体素等一系列要求都成了一纸空谈,调查显示有百分之八十的学生正在上补习班,有百分之三十的学生同时在上几个学习班,学生不能完成正常的学业内容更不用说锻炼身体。学校在学生身体素质下降方面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初中学校在教学课程安排上有着更大的灵活性,学生的学习压力应该更小,但是现阶段的情况是,许多学校为了追求自己的学校升学率排名,大量增加学生和老师的压力,让学生增加上课学习时间和一些不必要的补习活动。此外还有一些客观原因导致了学校的体育教育无法

4、跟进,例如大量的务工人员进城,城市学校不足导致了学校班级人数大大超标,体育教学设备和场地不足导致了学校安排体育锻炼的时间缩短,处于安全原因有个别学校不提倡让学生参与群体活动。体育教学也长期得不到改革,保留着陈旧的落后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学生对体育没有兴趣。其次是家庭和个人影响因素,现代家庭的逐斯呈现出小型化的趋势,孩子在家庭中的受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大量家庭存在溺爱孩子的现象,对还孩子的身体锻炼少了,给孩子吃苦的机会少了,许多孩子的意志力大大下降。家庭的影响使学生逐渐对体育锻炼持有畏难心理拈轻怕重,教育部规定的每天保证学生一小时的体育锻炼时间根本无法保证,孩子们的身体状况逐

5、渐下降是必然趋势。另外受家庭环境影响,有些孩子从下就养成了不良生活习惯,比如家长在家抽烟喝酒,熬夜看电视上网等习惯都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二、改善学生身体素质的途径首先学校要对自身体育教学课堂进行优化,保证体育锻炼的有效执行,创新课堂教学方式,和体育评价制度,制定适合实际情况的教学目标,改善学校的运动场地,给学生带来体育的乐趣,组织学生参加多种多样的体育娱乐活动,帮助学生建立自信提升身体素质,培养学生对体育锻炼的兴趣,帮助学生制定符合其自身的体育锻炼计划,必要时进行体育锻炼考核,把学生的体育成绩和老师的教学成果挂钩,形成倒逼机制,保证实施效果。提高一线体育老师的综合素

6、质,只有专业的体育教师才能帮助学生制定锻炼计划,持续跟进学生的身体锻炼情况。其次,改变家庭的体育观念,对家庭的落后观念予以教育,家庭教育对学生的良好生活习惯有着重要的影响,要改变学生的不良生活习惯必须改变他们的生活环境,学校应定时组织家长开会,让家长理解学生身体锻炼的重要性,让家长明白身体锻炼比学习更重要,改变家长原有落后的错误思想观念,大力宣传科学的生活方式,鼓励家长带领孩子进行体育锻炼。三、结束语中学生体育锻炼的缺乏导致身体素质下降的原因有很多,但不外乎上文提到的社会、学校、家庭、个人等方面的影响因素,提高学生的体育锻炼兴趣,培养社会体育锻炼的风气还要各个方面相互配合,

7、作为体育工作者不能停留在表面现象,要深挖体育教育的不良影响因素,要充分认识到学校体育以及体育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严重问题,是这一根本原因造成了中学生厌烦体育课,甚至逃避体育课,不参加任何形式的体育锻炼,最终导致中学生体质下降的严重后果。【参考文献】[1]王佃娥,杜发强.中学生主观锻炼体验与体质健康关系研究[A].中国体育学会.第3届中国体育博士高层论坛论文[C].中国体育科学学会,2010:5[2]赵夏.青少年体育及体质健康的媒体体系探究一一基于2014年4月2日到5月4日媒体报道[A].中国传媒大学.中华新闻传播学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