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深化民营金融的发展改革对策与路径

浅论深化民营金融的发展改革对策与路径

ID:24477033

大小:57.5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11-14

浅论深化民营金融的发展改革对策与路径_第1页
浅论深化民营金融的发展改革对策与路径_第2页
浅论深化民营金融的发展改革对策与路径_第3页
浅论深化民营金融的发展改革对策与路径_第4页
浅论深化民营金融的发展改革对策与路径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论深化民营金融的发展改革对策与路径》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论深化民营金融的发展改革对策与路径深化民营金融的发展改革对策与路径论文导读:本论文是一篇关于深化民营金融的发展改革对策与路径的优秀论文范文,对正在写有关于民营论文的写有一定的参考和指导作用,民营金融机构是改革的产物,也是经济转轨时期在大一统的计划金融体制下,中小企业因强烈的扩张冲动而对融资产生强大需求的产物。中央政府的总体管制与局部默许,以及地方政府的局部保护、支持,使民营金融机构特别是民营中小金融机构的产生与快速发展成为可能。在民营中小企业向国有银行融资存在制度障碍的情况下,民营金融机构应运而生。  民营金融发展的逻辑依据  民营金融

2、机构存活与发展的逻辑依据是两个方面。  (一)从需求上看,合理解决融资理由,是民营企业实现可持续存活与发展的理由。  企业的活动从本质上讲,是一个生产流的理由。企业的存活发展就是不断保持流的过程。国内外所有经验表明,一个企业做大做强仅靠自有资金是不可能的,所有企业从成立之初就要考虑融资理由。能不能用最低的成本融来所需要的资金,成为企业能否存活和发展的关键。企业融资可以解决很多理由:第一是解决企业资金周转需要,第二是解决企业建设资金的需要,第三是解决企业科技创新的需要。因此,企业融资是极其重要的事情,应当继续重视企业融资,特别是民营中小型企

3、业融资。  但在现实中,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是客观事实,是严重影响经济发展和就业的重大因素。具体有三个方面的表现:一是民营企业的付出和得到不相匹配。目前我国中小企业的贷款余额约22万亿,不到全国金融各项贷款的40%;而中小企业提供了全国大概65%的发明专利,75%的企业创新和80%以上的新产品开发,同时我国中小企业创造了60%左右GDP和财政税收,我国中小企业也提供了占全社会就业80%以上岗位。二是国营金融机构不足与民营金融机构缺乏两个理由并存。深化民营金融的发展改革对策与路径由专注毕业论文与职称论文的.提供,.从所有国家来看,钱生

4、钱是最好的生意,是最重要的生意。当前,钱生钱这个好生意主要是国营,但在民营中小企业为国民经济做贡献的时候,我们对民间金融的支持力度远远不够。事实上,民间金融的发展,既可以在我国有效产生一个公平的金融市场竞争秩序,还对中小型及微型企业有着天然的亲和力。三是融资贵和滥融资现象。我国中小企业及微型企业从正常渠道实现不了融资,只好从地下钱庄等非正规的渠道融资,这既加大了企业的还贷风险,也对社会上产生一定负面影响。  (二)从供给上讲,推动民营金融机构为中小型企业服务,是政府的应尽之责。  我国一直在推进和深化金融体制改革,社会融资结构也逐步得到优

5、化。据统计,2011年全年人民币贷款为7.47万亿元,同期的社会融资总规模达到12.83万亿元,人民币新增贷款占社会融资总规模已达到58.2%,2012年继续攀高接近63%。这说明我国过去单纯或者主要从银行融资的结构有了改善,信托、票据、企业债等形式逐步发展起来,显示出企业的融资在逐步加快,融资结构在逐步优化。当然,这样加快的步伐和优化的结构未必都被中小企业所获得。  在拓展中小企业融资渠道上,近年来也发生了一些变化:一是国有商业银行都正在要求设立专门为中小企业贷款的部门,增加贷款规模,但实际上这个要求还没有达到我们预期的效果,银行对小微

6、企业的贷款不到15.%。二是全国批准的一大批地方商业银行、股份制银行,其目的是为当地区域经济服务,那么当地民营企业就相应得到更多好处。三是从2007年开始建了一大批村镇银行,现在总数有1700多,去掉分支机构有700多,这样的村镇银行虽然有很多毛病,但却积极探索了民间金融机构发展道路。四是允许民营资本进入金融市场。一些中小型企业组建了专门从事PE、VC、基金的投资公司、担保公司、小额贷款公司等机构,为民营金融的发展提供了许多经验,当然也提供了很多教训,此外,中小板、创业板也为民营企业融资提供了新渠道。  民营金融发展的策略  (一)对民营

7、金融发展的宏观把握,应当建立新的政策和制度变革视角去发展民营金融。  当民间投资发展进入新的阶段,占比越来越高,居压倒性优势,且广泛覆盖各领域时,其政策和制度创新的考虑就应跳出单纯的民间投资框框。具体来说,一是要正确对待高投资率。这是我国宏观经济的最显著特点之一。2003年以来,我国的资本形成率已经连续7年维持在40%以上,2009年高达47.7%,超过世界平均水平的两倍。最终消费率却持续下降,2009年我国最终消费率为48%,比2000年下降14.3个百分点,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这种忽视消费、依赖投资的经济增长模式终将是难以为继的,因此

8、,在宏观面上应当管住货币,放开投资,增强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同时管住国有、放开民间。二是审慎对待产能过剩和运用产业政策。对产能过剩理由要做科学分析,不能简单化,要运用产业政策坚决遏制产能严重过剩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