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是软件厂商眼中的优秀客户

谁是软件厂商眼中的优秀客户

ID:24671224

大小:49.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15

谁是软件厂商眼中的优秀客户_第1页
谁是软件厂商眼中的优秀客户_第2页
谁是软件厂商眼中的优秀客户_第3页
谁是软件厂商眼中的优秀客户_第4页
资源描述:

《谁是软件厂商眼中的优秀客户》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谁是软件厂商眼中的优秀客户

2、第1管理软件的客户其实只有两种:一种是年年有相对稳定投入的企业,另一种是刚有项目的企业。而软件供应商理想的赢利模式是:通过第一种客户维持生存,通过第二种客户发展,并将后者逐步转化为前者,扩大自己的赢利基础,也就是变项目合作为长期服务合作。  管理软件商处于生存期阶段最大的成本是开发智力成本,进入发展期后就是实施智力成本,而实施智力成本会随着和企业长期服务合作,不断在项目总结积累经验而快速降低。但软件供应商如果要发展一个新客户,初始的开发智力成本和实施成本都很高,因此一个项目如果没有后继合作,是很难真正赚到钱的。国企客

3、户炒概念  每年都有稳定投入的企业,或者有可能成为这一类的潜在用户是供应商的核心用户,是供应商们努力争取的对象,但这样的客户只占市场总量的20%,却创造了供应商最大的利润,也就是我们说的“二八法则”,在国内有两种企业可以做到:绝对的国资背景大行业用户和核心军工企业,例如一汽、二汽,例如中国兵总10大集团中的核心企业。  这些企业大都可以立很多名目,年年从国家申请大量巨额经费,基本上是跟随国家某次政策拨款,或是企业某个具体信息化规划,所以中国信息化市场概念多,炒得大,跟这些国有企业有很大的关系,国有企业往往需要概念报项目,他们是各种管理软件名词概

4、念的最大需求方。而民营企业在压力之下主动上信息化的积极性往往很高,问题就是投入的积极性很低,他们习惯性要求效益,要求看得见的效益,投钱到一个概念性的东西对他们来说是不可想象的。  但国有企业客户也有不确定的风险存在,一旦领导更迭或是国家政策有变,经费很容易失去后援。而且国家在大部分行业实行国退民进,这些企业体制都还没有确定,哪有心情年年搞信息化。更遗憾的一点是,很多含金量高的客户从国家申请的投入信息化的经费是很可观的,但是这些大额项目基本上都不会把国产软件作为考虑对象。项目客户赚吆喝  除去这种用户,还有一种就是目前有项目的用户,甚至是有大项目

5、的用户。但值得注意的是,前期投入大的用户,如果后期投入不足,往往前期轰轰烈烈,后期无声无息,倒不如“起步少些,目标低些,实现快些,每年有些”的合作。  在和用户沟通时常常可以听到一种说法:用户会建议供应商不要在意这个单子的投入,因为如果做成了这个行业的典型案例,行业示范效应就出来了。  这个听起来很有道理,实际上值得商榷。  第一,企业都是要赚钱的,不能把实施成功建立在某一方不挣钱的角度上,天下没有的午餐。  第二,真正明白中国信息化实施现状的人都明白,目前信息化项目成功经验都还属于不可复制性,所以有示范效应并不等于实施成本会下降,下次就可以连

6、本带利赚回来。  第三,从实施的角度讲,一个项目投入过低,一般是很难成功见效的,至少对供应商而言,不会因为看不见的示范效应而放弃对大金额项目的优先响应支持,资源投入也会相应处于一个较低的位置,这样的项目,双方投入都不够,最可能的结果是制造典型失败案例,最终是毁掉整个市场。  第四,在中国做商务示范效应很重要,但关系效应更重要。在一个企业成功签单不等于可以在这个行业大量签单,如果关系没做到位,甚至不能在这个企业签订其他合作项目。  第五,单纯从商务上讲,价格是很难保密的,一旦用一个低成本价位实施了项目,今后新的项目用户反而会用你有成熟经验,不过是

7、拿成熟功能再卖一次为由压价,结果是整个市场正常利润不断打压。  一家软件公司好不好,要看他的客户好不好,客户的价值在于能否年年有投入。反过来讲,用户要考察一家软件公司,不要因为其客户多而选择它,而是有长期合作客户多的公司才更安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