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欧阳修《原弊》翻译(译文)及试题设计

[宋]欧阳修《原弊》翻译(译文)及试题设计

ID:24794136

大小:58.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11-16

[宋]欧阳修《原弊》翻译(译文)及试题设计_第1页
[宋]欧阳修《原弊》翻译(译文)及试题设计_第2页
[宋]欧阳修《原弊》翻译(译文)及试题设计_第3页
[宋]欧阳修《原弊》翻译(译文)及试题设计_第4页
[宋]欧阳修《原弊》翻译(译文)及试题设计_第5页
资源描述:

《[宋]欧阳修《原弊》翻译(译文)及试题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宋]欧阳修《原弊》翻译(译文)及试题设计[宋]欧阳修《原弊》翻译(译文)及试题设计原弊[宋]欧阳修农者,天下之本也,而王政所由起也。古之为国者未尝敢忽,而今之为吏者不然,薄书听断而已矣,闻有道农之事,则相与笑之曰:鄙。夫知赋敛移用之为急,不知务农为先者,是未原为政之本末也。知务农而不知节用以爱农,是未尽务农之方也。古之为政者,上下相移用以济。下之用力者甚勤,上之用物者有节,民无遗力,国不过费,上爱其下,下给其上,使不相困。一夫之力,督之必尽其所任;一日之用,节之必量其所入。一岁之耕,供公与民食,皆出其间而常有余。故三年而余一年之备。今乃不然,耕

2、者,不复督其力;用者,不复计其出入。一岁之耕供公仅足,而民食不过数月。甚者,场功甫毕,簸糠麸而食秕稗,或采橡实、畜菜根以延冬春。不幸一水旱,则相枕为饿殍。此甚可叹也!国家罢兵,三十三岁矣,兵尝经用者老死今尽,而后来者未尝闻金鼓、识战阵也。生于无事而饱于衣食也,其势不得不骄惰。今卫兵入宿,不自持被而使人持之;禁兵给粮,不自荷而雇人荷之。其骄如此,况肯冒辛苦以战斗乎?就使兵耐辛苦而能斗战,虽耗农民,为之可也。奈何有为兵之虚名,而其实骄惰无用之人也。古之凡民长大壮健者皆在南亩,农隙则教之以战,今乃大异,一遇凶岁,则州郡吏以尺度量民之长大而试其壮健者,招

3、之去为禁兵;其次不及尺度而稍怯弱者,籍之以为厢兵。吏招人多者有赏,而民方穷时争投之。故一经凶荒,则所留在南亩者,惟老弱也。而吏方曰:不收为兵,则恐为盗。噫!苟知一时之不为盗,而不知终身骄惰而窃食也。古之长大壮健者任耕,而老弱者游惰;今之长大壮健者游惰,而老弱者留耕也。何相反之甚邪!然民尽力乎南亩者,或不免乎狗彘之食,而一去为僧、兵,则终身安佚而享丰腴,则南亩之民不得不日减也。故曰有诱民之弊者,谓此也。(选自《欧阳文忠公集》,有删改)10.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则相与笑之曰:鄙鄙:卑鄙B.场功甫毕甫:刚刚C.或采橡实、畜菜根以

4、延冬春畜:通“蓄”D.籍之以为厢兵籍:登记【参考答案】A【试题分析】鄙,见识浅薄。【高考考点】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易错提醒】考查重点实词“鄙”,一定在原文中理解。【备考提示】要分析形旁,推求字义。从字音相同推测通假字。通过语法特征推断出词性。用互文见义对照解释前后词。用成语比较推导词义。联系上下文,前后照应,保持一致。一定要把对实词的解释带入到原句原文中,看看是否合乎原文的语言环境。11.下列各组语句中,全都表明不重视农业所造成的恶果的一组是①一岁之耕供公仅足,而民食不过数月②不幸一水旱,则相枕为饿殍③生于无事而饱于衣食也,其

5、势不得不骄惰④一遇凶岁,则州郡吏以尺度量民之长大而试其壮健者⑤则南亩之民不得不日减也⑥故曰有诱民之弊者,谓此也A.①②⑤B.①③⑥C.②④⑥D.③④⑤【参考答案】A【试题分析】③是说后来的士兵;④是说饥荒时选厢兵的标准,⑥是的结论。【高考考点】筛选文中的信息。【易错提醒】④是说饥荒时选厢兵的标准。【备考提示】要看清题目要求,一字一词地琢磨。选出一两句不相符的,排除部分选项。要注意从离中心最远的开始排除。必须注意每一个句子和题干规定的中心要形成因果或解证关系。照应上下文,一般评论性的话不能作为选项,别人赞誉的话可考虑。要注意题干的要求,注意主人公、

6、关键词、“正面”、“侧面”等词语。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认为农业是天下之本,当政者只知使用民力而不知爱惜民力是不可取的。B.通过古今施政的对比,揭示了宋朝农民在利益被严重侵害下的悲惨遭遇。C.认为,休战以来的士卒已经老迈,因此背军粮的任务只好雇请他人来做。D.指出,高大健壮的不种田,年老体弱的却在田地劳作,有时吃的是猪狗食。【参考答案】C【试题分析】文中说:“国家罢兵,三十三岁矣,兵尝经用者老死今尽,而后来者……其势不得不骄惰……禁兵给粮,不自荷而雇人荷之。”认为,休战以来的士卒已经老迈逝世已经都没有了,后来的人

7、未曾经历战争,士兵骄惰,禁军背军粮的任务自己不做,雇请他人来做。【高考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易错提醒】认真将题肢与原文对照,注意时间的前后顺序。【备考提示】要找出文段中与选项解释相对应的语句,一一对应#from本文来自学优网.gkstk.end#。中心、主旨重点分析议论的语句。总体把握文意。叙述或分析的错误只在某一小点,主要是顺序的颠倒、无中生有等。注意人物的事迹是否张冠李戴,事件的时间是否准确,人物性格陈述是否恰当。一定要在原文中找到和选项相关的句子,仔细地进行对照,找出其中的差异。有个别选项是对原文中的某一句中的一个词翻译得不对

8、。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而今之为吏者不然,簿书听断而已矣。(3分)(2)耕者,不复督其力;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