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小儿腹痛诊断中的临床应用

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小儿腹痛诊断中的临床应用

ID:24949744

大小:67.51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17

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小儿腹痛诊断中的临床应用_第1页
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小儿腹痛诊断中的临床应用_第2页
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小儿腹痛诊断中的临床应用_第3页
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小儿腹痛诊断中的临床应用_第4页
资源描述:

《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小儿腹痛诊断中的临床应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小儿腹痛诊断中的临床应用李秀玉石家庄市新乐市医院超声室河北石家庄050700【摘要】目的:观察和分析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小儿腹痛临床诊断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3月到2015年2月我院收治的76例小儿腹痛的二维及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声像图表现,并结合术后病理类型等进行综合分析。结果:急性阑尾炎、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原发性肠套叠、腹型过敏性紫癜、先天性肠旋转不良的超声诊断符合率分别为95.8%,100%,75.0%,100%,100%。结论:通过对木组的76例腹痛患儿进行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分析,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小儿腹

2、痛的诊断其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关键词】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小儿腹痛;价值【中图分类号】R256.3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764-的99(2015)7-0582-01小儿腹痛是儿科常见症状,有多种原因,诊断时要考虑各方面的因素,才不会贻误治疗。腹痛按发病时间可分为急性腹痛和慢性腹痛。从发病的年龄看,I岁以内婴儿以肠套叠、内科疾病为多见;幼儿以肠蛔虫症、内科疾病、嵌顿疝等较多[lb儿童以肠蛔虫症、急性阑尾炎、肠痉挛、肠系膜淋巴结炎及其他内科疾病较多见。按腹痛发作部位诊断,上腹正中部疼痛都多为消化性溃疡、急性胃炎、急性胰腺炎、胸膜炎、大叶性肺炎、胆道蛔

3、虫症等;左上腹疼痛者可考虑肝炎、胆囊炎、胆石症、肠蛔虫症;左上腹疼痛,一般为脾脏疾患等;肚脐周围疼痛多为肠蛔虫症、肠痉挛、急性肠炎、过敏性紫癜等;右下腹部的疼痛可分为急性阑尾炎、肠系膜淋巴结炎、肠结核等病症;左下腹部则多见痢疾、粪块堵塞、乙状结肠扭转等;腰部疼痛者可考虑肾盂肾炎、输尿管结石等[2]。木研究回顾性分析2013年3月到2015年2月院收治的76例小儿腹痛的二维及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声像图表现,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及方法1.1一般资料冋顾性分析2013年3月到2015年2月我院收治的76例小儿腹痛,其中男45例,女33例;年龄7个月-14岁,平均

4、6.8岁。患儿临床症状包括:腹痛、腹胀、呕吐、黑便、腹泻、血便等。1.2方法采用ACUSONAntares、PH旧PS飞凡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3.5-5MHZ、7-12MHZ。进行低频和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卢像图联合使用检查。检查吋患者取仰卧位,频率由低到高,按常规对全腹及右下腹做多切面扫查,注意观察肠系膜上动脉与肠系膜上静脉的位置,注意奋无肠管扩张,肠间是否奋积液,有无同心圆征,肠系膜淋巴结大小并纪录,采用彩色多普勒显像(CDFI)观测肠壁、血管血流信号。肠气较多吋,应适当加压探头,必要吋适当镇静。所有患儿经手术、病理及内镜检查等最后明确诊断。2

5、结果急性阑尾炎、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原发性肠套叠、腹型过敏性紫癜、先天性肠旋转不良的超声诊断符合率分别为95.8%,100%,75.0%,100%,100%。3讨论从腹痛原因分析。可分为腹内、腹外以及外科性原因。腹内原因包括肠蛔虫症、肠痉挛、急性胃炎、急性肠炎、出血性小肠炎、痢疾、便秘、肠系膜淋巴结炎、原发性腹膜炎、溃疡病、胰腺炎等。腹外原因(或全身性疾病)包括大叶性肺炎、胸膜炎、心包炎、心肌炎、变态反应性疾病(荨麻疹、过敏性紫癜、哮喘)、上呼吸道感染、腹型癫痫等。外科原因是指急性阑尾炎、畅套叠、肠梗阻、胆道蛔虫症、回肠憩室穿孔、肾盂积水、肾结石、卵巢囊肿

6、扭转、骼窩脓肿、嵌顿疝等[3】。原发性肠套叠多见于1岁以下的婴儿,尤以5〜12个月常见,2岁以后原发性肠套叠的发生率显著下降。男性较女性多见。阵发性哭吵,呕吐和果酱样便或血便是特征,缓解时可安静如常。一般发作持续数分钟,间隔数十分钟又反复发作。继发性肠套叠多见于年长儿,可继发于肠息肉、菌痢、过敏性紫癜等[5】。体检在右上腹可摸到腊肠样块物。晚期出现腹胀和腹肌紧张。起病24小吋内,若一般情况良好可试用空气灌肠复位。所以要及吋就诊,早期诊断和治疗[5】。肠套叠超声特征为:横断扫查图像为同心圆征或靶环征,纵切面呈“套筒征”或“假肾征”。超声检查可明确诊断肠套叠并

7、对其进行分型,还可对腹腔囊性病变而引起的继发性肠套叠(如肠系膜囊肿、肠息肉、肠重复畸形等)进行鉴别,根据超声声像图一些特征性改变及肠管壁血流动力学改变可为肠坏死的判断提供参考。腹痛是小儿常见症状之一,也是儿科急诊经常遇到的情况,如何诊断、鉴别及处理值得讨论。腹痛原因很多,多由腹腔脏器和组织的器质性或功能性病变引起,也可由腹外疾病引起,如心肺疾病、血液疾病、代谢性疾病等,外科疾病或者外科疾病引起的腹痛处理原则及预后相差很大,腹外疾病引起的腹痛更应引起临床重视。病毒性心肌炎主要表现为腹痛等胃肠道症状,导致误诊,突发心源性休克、猝死屡见不鲜,教训深刻。小儿的年龄

8、愈小,愈不能准确表达腹痛性质和部位,新生儿尤其如此,往往给诊断带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