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学校感染性腹泻疫情的流行病学调查论文

一起学校感染性腹泻疫情的流行病学调查论文

ID:25187119

大小:51.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18

一起学校感染性腹泻疫情的流行病学调查论文_第1页
一起学校感染性腹泻疫情的流行病学调查论文_第2页
一起学校感染性腹泻疫情的流行病学调查论文_第3页
一起学校感染性腹泻疫情的流行病学调查论文_第4页
资源描述:

《一起学校感染性腹泻疫情的流行病学调查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一起学校感染性腹泻疫情的流行病学调查论文..毕业【关键词】腹泻;流行病学;大肠杆菌感染2009年3月18日~4月12日,我校258名在校大学生先后发生腹泻、腹痛、发热等症状。经流行病学、现场卫生学调查,结合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确定为一起由大肠杆菌O152引起的感染性腹泻。1基本情况学校在校生约18000人,学校设有三个学生食堂和一个教工食堂可供就餐。发病学生多在校内就餐,少数在校外就餐。2流行病学调查2.1流行情况从2009年3月18日~4月12日,累计发病258例,其中男63例..毕业,女195例,男女之比为1∶3。2.2临床表现发病

2、学生主要临床表现为腹泻,粪便为稀水样便,无浓血便。258例病人中,发热占6.59%(17/258),恶心占4.26%(11/258),腹泻占100%(258/258),腹痛占2.71%(7/258)。血常规白细胞分类中性升高占4.26%(11/258),粪便检查未发现脓细胞。2.3治疗情况病人多在校医院就诊治疗。大部分发病学生病情较轻,经给予氟哌酸胶囊、霍香正气水等药治疗后2~3天痊愈,无危重及死亡病例。因受校医院病床和学校宿舍条件所限制,经请示自治区卫生监督所及南宁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有关专家,大部分现症病例未实行隔离治疗。2.4危险因素

3、调查学生宿舍桶装水出水口附着霉菌且无消毒措施;学生所到校外就餐点无卫生许可证;校内小卖部个别从业人员卫生知识淡薄,出售“三无食品”。每年3~4月是广西特有的梅雨季节及回南天季节,天气返潮,空气湿度加大,利于病原微生物的生长繁殖,物品或食品很容易受潮,进而霉变腐烂。因此,要适当采取相应的防潮措施。3实验室检查粪便样检出大肠杆菌O152。桶装水未检出致病菌。4控制措施4.1启动《广西民族大学医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对全体医务人员进行总动员,加强该疫情的监测与防控工作。继续做好门诊日志,详细记录腹泻次数、大便性状、主要症状、就餐情况、患

4、者个人信息等情况。严格按传染病要求管理,加强疫情监测,实行疫情日报告制,从3月20日起,每日由保健科医生将疫情动态及时上报南宁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并跟踪了解发病学生的治疗情况。4.2积极治疗患者,对病情较重的患者收入院隔离治疗。肠道门诊相对独立,防止交叉感染。4.3加强卫生宣教。通过广播稿、网络、板报等多样形式加强宣传,向学生宣传春季常见传染病尤其是肠道传染病的防治知识和日常卫生保健知识,稳定发病学生的情绪,充实学生的防病保健知识。教育学生每日开窗通气,使室内空气保持清新。不到临时食品摊点或校外就餐,不吃生冷不洁食物,注意饮用水卫生及个人手

5、的卫生,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的良好卫生习惯,切实做到防止病从口入。尽量减少与腹泻病人接触,尤其是不共用餐饮用具。加强锻炼,增强体质,合理饮食,均衡营养,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减少传染病的发生。4.4对食堂周围环境、教室、宿舍内外环境进行消毒指导。根据南宁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环卫科对我校提出的消毒指导意见,确保定期、全面消毒,指导具体消毒方法。4.5加强校医院医务人员的个人防护,严格执行手卫生制度,防止医原性传播。4.6我校于3月20日开始实行每日晨检制度,校医院对新发病例进行登记并上报南宁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现未到医院就诊的发病学生详细了

6、解其发病情况并督促其到医院就诊。4.7配合南宁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防治科做好流行病学个案调查和标本采集。4.8强化卫生宣教,加大宣传力度。培训学生干部学习感染性腹泻调查相关知识,确保晨检质量。4.9强化食堂检查指导。每日对食堂从业人员健康状况进行登记,一旦发现有腹泻、发热等症状者立即调离工作岗位,痊愈后方能恢复工作。确保开水房供应煮沸开水。严格按照《广西民族大学食堂卫生检查评分表》,加强对食堂卫生检查,及时反馈意见,督促整改并及时了解整改情况。4.10督促有关部门对校内小卖部进行食品卫生检查,冷饮机重新开机须消毒。5讨论依据临床表现、

7、流行病学、现场卫生学调查和实验室检测结果,按照《感染性腹泻的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可以确定该起疫情是由致泻性大肠埃希菌引起的感染性腹泻。饮用饮水机之水是引起这起腹泻疫情暴发的主要原因。经采取对发病学生及时隔离治疗、停止使用饮水机、学校内外环境消毒后,疫情很快得到控制。通过此次疫情反思,应加强门诊疫情监测,提高医务人员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的快速反应能力,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