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地方碑刻资源与文言文教学的整合

浅谈地方碑刻资源与文言文教学的整合

ID:25338093

大小:51.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1-19

浅谈地方碑刻资源与文言文教学的整合_第1页
浅谈地方碑刻资源与文言文教学的整合_第2页
浅谈地方碑刻资源与文言文教学的整合_第3页
浅谈地方碑刻资源与文言文教学的整合_第4页
浅谈地方碑刻资源与文言文教学的整合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谈地方碑刻资源与文言文教学的整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谈地方碑刻资源与文言文教学的整合雷刚我校的碑刻文化是一个理想的教学资源,为文言文教学搭建一个文化平台。我校作为县大堂遗址,集中了周围的历史碑刻,记载了我们地方的历史事迹,利用碑刻文化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文言文阅读的能力,增加学生的文化积累,进而有效促进高中文言文的教学。有感于此,笔者试以文言文教学为例,试谈地方碑刻文化资源与文言文教学整合的几点看法:一、挖掘地方碑刻文化资源,寻找与文言文教学的契合点当前的文言文课堂,为了应对高考,重词句解释,轻文章思想情感的领悟,缺少文化的探索与研究,学生难以体会到文言文语言的妙处和思想,难有学习

2、的兴趣,文言意识越来越淡薄了。《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积极开发和利用本地教学资源,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和现代社会中的现象考察文化问题。”而本地的教学资源中,碑刻文化不外乎是一个理想的文言文教学资源,可以为文言文教学搭建一个平台。地方碑刻取材广泛,立足生活,展现了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面貌和风土人情,碑志、墓铭、杂记等,文辞质朴,意蕴深远,虽不是大家手笔,却独有小家碧玉的灵气。把这样的地方历史文化教育资源引入文言文课堂,自然拉近学生和文言文的距离,激发广大学生学习文言文的浓厚兴趣。地方碑刻文化中的文言文材料,是文言文教学的历史文化的真实文本,是地方传统文

3、化的具体载体。由此,有计划、有步骤地由课内文言文教学向课外延伸,自然地将课内所学的知识与课外文言文对接,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教师只需要引领,剩下的事情就让学生去做,通过研读碑刻文化,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学会在实践中探索,乏味的字句理解就能变得富有生气,学习能力也就在充满思考的学习氛围中不断得到提高。文言课堂具备了思维的力度,文言课堂才能活起来,才能充满乐趣和激情,才能洋溢着人文的关怀。学校教育因其所处的环境而具有浓重的地域性特点,地方文化与学校的教育教学存在着根源性的血脉关系。在文言文教学中开发和利用地方文化资源,有助于学生把书本知识同实际生

4、活联系起来,实现文言文教学的生活化、情境化,文言文教学就能具有创造性和文化意味。二、依托地方碑刻文化资源,生成优质的文言文学习素材文言文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时时处处皆留意,把自己的眼睛当作摄像机那样捕捉和记录信息,像最出色的记者追踪新闻那样追逐独特的优势资源。要留意本地丰富的碑刻文化资源,墓志铭、碑刻、题词、杂记等,这都是文言文的学习素材。碑刻有的独抒性灵,有的缅怀先人,有的记叙地方历史史实。挖掘本地的碑刻文化资源,既可以树立学生的文化自信心,也拉近了学生和文言文的距离。因此,把地方碑刻文化合理打造成校本课程,可以让碑刻文化在高中文

5、言文教学中焕发光彩,进而有效促进高中文言文的教学,让文言文教学“接地气”。有了丰富的素材,教师要引导学生分门别类地处理素材,把相同或相近主题的素材归为一类,从而建立地方碑刻文化资源素材库。素材的形式可以是碑刻的拓本,可以是实地的摘抄,也可以是校本课程中的碑刻读本。只有让学生不断丰富积累文言文素材,才能做到厚积薄发。好的素材是语文学习实践成功的基础。独具特色的地方碑刻文化,蕴含着丰富的课程资源,是开展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宝贵素材。学生对生活的地方文化耳濡目染,可见可及可感,易于建立联系。充分利用富有地方特色的碑刻文化资源,开展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能有效

6、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拓展语文学习领域,增强探究创新意识,继承和弘扬优秀乡土文化,提高语文应用能力和职业能力,培养关注社会,热爱家乡的感情。三、利用地方碑刻文化资源,打造高效的文言文课堂《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文言文教学中更应让学生从课本中抬起头来,走出教室,走出校园,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地方碑刻文化资源,我们语文教师要下一番功夫开发。1.“野读”文言,丰富文化积累。所谓的“野读”,是相对课内诵读——“雅读”而言的,就是走出校园到野外去读,读那

7、些野史稗钞之类的地方文化的内容,如墓志铭就是一种很好的形式。因为大凡历史较为悠久的城镇村落都可觅到碑刻的踪迹,所以碑刻是最便捷的文言文学习材料。通过研究性学习的形式,广泛涉猎当地的历史文化资源,领略地域人文优势,熟悉桑梓沿革、风土人情等,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丰富学生的历史文化积累。2.创设情境,提高学生能力。课内诵读,相关的文言文大多有译注,而且可以找到相关的教辅资料。然而,到了一块碑刻前,就出现了诸多问题:碑刻无标点、无段落,繁体字、异体字堆砌,行书、草书纷繁,令人难以卒读,并且也没有现成的参考书可供参考。这些问题向学生提出了挑战。这样的

8、挑战,其实也是激发想象力、培养文言文学习思维的一种情境。在这样的情境中,首先,学生已经有了兴趣,这种兴趣不是别人强加给自己的,而是面对这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