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年报的业绩自利性归因研究的文献回顾

上市公司年报的业绩自利性归因研究的文献回顾

ID:26897216

大小:62.12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29

上市公司年报的业绩自利性归因研究的文献回顾_第1页
上市公司年报的业绩自利性归因研究的文献回顾_第2页
上市公司年报的业绩自利性归因研究的文献回顾_第3页
上市公司年报的业绩自利性归因研究的文献回顾_第4页
资源描述:

《上市公司年报的业绩自利性归因研究的文献回顾》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上市公司年报的业绩自利性归因研宄的文献回顾孙振华/苏州大学东吴商学院【摘要】近年来,丙方学者研究表明,在年报的语言信息披露中,存在公司管理层通过操纵语言信息内容,误导信息需求者决策的倾向,称为“自利性归因倾向”。年报自利性归因倾向是我国目前一个新的研究领域,木文对上市公司年报业绩自利性归因的相关文献进行回顾,将相关文献分为存在性研究、影响因素研宄和经济结果研宄三个方面,并基于此进行相关评述。【关键词】上市公司;语言信息;自利性归因倾向一、引言自利性归因是公司年报中印象管理的最常见手段之一。“归因”是指对某一事件结果的原因解释。将归因理论的应用延伸到企业

2、中,自利性归因被定义为:“管理方在业绩表现好时归功于自己,在业绩表现差时归结于经济环境因素”。根据代理理论,股东与管理层之间是一种典型的委托一一代理关系,全体股东是委托人,管理层是代理人。委托一代理关系的存在要求管理层必须向股东报告托管责任,向公司外的一切利益相关人提供决策有用信息。提供可靠相关的公司信息是上市公司管理层的法定义务。上市公司的管理层作为代理人,与股东之间存在着信息不对称。公司信息不对称,可能产生经理人的道德风险。根据代理理论,股东与管理层之间的效用函数并不完全一致。由于股东处于企业之外,不能观察和监督管理层的H常管理行动,管理层可能会利

3、用信息优势,蒙蔽投资人,在企业的经营过程中,出现损害股东利益、增加管理者财富的行为,即所谓道德风险。“当信息的传递被当成谋利的手段时,只有信息优势的一方就会有选择地输出信息,甚至会输出虚假信息”二、文献综述(一)关于自利性归因的存在性孙蔓莉、王化成、凌哲佳(2005)按照2002年相比2001年的每股盈余变动排序,分别截取每股盈余增长和下滑幅度在0.3元/股以上(包括0.3元/股)的公司,每股盈余增长和下滑的公司分别构成绩优公司组和绩差公司组,将“萧事会报告”一节中的“管理层讨论与分析”和“经营情况”作为研究的主体内容,参照“财务情况”中企业对当年浄利

4、润和主营业务利润变化原因的简要说明,确定企业当年度的业缋归因。利用内容分析法对我国上市公司语言信息披露中管理层自利性归因行为的存在性进行验证,研究发现绩优公司更倾向于强调管理层的工作,绩差公司更倾向于强调环境因素。蒋亚朋(2008)选取了2006年10月1日~2007年4月30日期间以临吋公告形式公布的543份2006年年度盈余预告。样本公司中359家公司公布了好消息(盈余同向大幅上升和预盈),184家公司公布了坏消息(盈余同向大幅下降和预亏),比例分别为66.12%和33.88%。将公司盈余变化归因表述划分为四种类型:无归因存在、仅有外部归因、仅冇内

5、部归因、同时冇内部归因和外部归因。研究发现管理层在盈余预告归因披露中存在的自利性倾向。盈余大幅上升的管理层更愿意提到自己为盈余提升所做的工作,以在投资者心目中树立良好形象。盈余人幅下降或预亏的公司管理层出于其与股东之间存在着的信息不对称,被逃避股东对其的责备甚至是惩罚,从自身利益最大化考虑最终还是会报有侥幸心理利用信息优势,蒙蔽投资者。还发现盈余预告的归因信息披露质量不容乐观,部分公司虽然提供了盈余如何变化的原因陈述,但无实质内容;绝大多数公司仅对原因进行定性描述,缺乏定量表达;少数公司没奋按照盈余预告披露规范未陈述原因,违反了披露规则。孙蔓莉(200

6、5)从个案的角度,以我国电力设备行业企业为研究对象,详细分析了电力设备萧条阶段和随后而至的大发展阶段的年报,发现案例公司年报中存在显而易见的自利性归因倾向。孙蔓莉,王化成,凌哲佳(2007)以2003年发生的“非典”疫情为研宄背景,考察了我国上市公司对外报告中的业绩归因行为。统计数据显示,“非典”吋期,相关行业公司的自利性归因行为异常突出,违背了信息披露的“可靠性原则”。候峰,王敏(2008)在对我国上市公司年报业绩归因现状进行描述后,深入分析了年报自利性归因倾向的机理,得出我国年报存在自利性归因倾向的结论。(二)关于自利性归因的影响因素的研究孙蔓莉(

7、2005)指出,自利性归因被察觉的可能性与公司在行业中的相对地位有直接关系。如果公司在行业中处于中等偏上的地位,那么无论是企业将绩优更多地归结为内部管理因素,还是企业将绩差更多地归结为外部环境,都易于为读者所接受;而如果公司在行业中处于中等偏下的地位,管理层的自利性归因行为就会与数据指标相抵触,对于那些奋財会知识又肯花费一定精力研究行业和企业情况的人来说,自利性归因就很可能被察觉。孙蔓莉,王竹君,蒋艳霞(2012)以代理关系类型为分类基础,将公司治理模式划分为代理型、混合型和剥夺型三种类型,并分别以美国公司、我国国有公司和曰本公司为代表。基于业绩的变化

8、,检验样本公司是否存在自利性归因倾向,以及在自利性程度上是否存在差异。研宄结果显示:业绩自利性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