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环境风险防范体系现状及发展对策

我国环境风险防范体系现状及发展对策

ID:26967855

大小:52.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1-30

我国环境风险防范体系现状及发展对策_第1页
我国环境风险防范体系现状及发展对策_第2页
我国环境风险防范体系现状及发展对策_第3页
我国环境风险防范体系现状及发展对策_第4页
我国环境风险防范体系现状及发展对策_第5页
资源描述:

《我国环境风险防范体系现状及发展对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我国环境风险防范体系现状及发展对策摘要: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我国环境污染事件的发生频率也逐步升高,但环境风险防范工作仅初显轮廓,很多方面都存在着欠缺与不足。本文对我国环境风险防范制度体系现状进行梳理,识别存在问题,并有针对性地为我国今后环境风险防范体系的发展给出建议。中国7/vie  Abstract:entalpollutionaccidentsalsograduallyincreased.Hoanyaspectsofenvironmentalriskpreventionsystem.Byintroducingthecurrentsituationofenvironmentalri

2、skpreventionsysteminChina,themainproblemshavebeenidentified.Sometargetedsuggestionshavebeenprovidedaccordinglyforthefurtherdevelopment.  关键词:环境风险;风险防范;风险管理;发展对策  Keyentalrisk;riskprevention;riskmanagement;developmentstrategies  中图分类号:X820.4文献标识码:A:1006-4311(2017)14-0258-02  1环境风险防范研究的必要性  近年来,我

3、国改革开放步伐稳健,经济建设快速发展,然而突发性环境污染事件也频繁发生。突发性环境污染事件引起环境、经济、社会重大损失,以及恶劣的负面国际影响[1]。我国已进入风险社会,加强环境风险防范意识、深入开展环境风险管理工作已成为我国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着力点。  2我国环境风险防范体系现状  我国于20世纪80年代开始引入环境风险评价概念[2]。1994年颁布的《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1996年颁布的《201年远景目标纲要》以及1998年出台的《全国生态环境建设规划》等规范性文件则开始逐步关注我国环境安全问题,2004年国家环保总局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

4、行业标准一一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2005年发布《关于防范环境风险加强环境影响评价管理的通知》。经过30多年的发展,我国的环境风险防范体系在制度层面已初步成型。  2.1环境风险评价制度  环境风险评价制度是我国环境风险防范体系的核心,是由一定的机关或组织,对具有不确定性的环境风险可能对人体健康、生态安全等造成的环境后果进行识别、度量、评估的过程或环境管理活动规范[3]。目前的环境风险评价制度主要关注建设项目层面,在区域和国家层面仍未成体系。  2.2环境风险预警预案制度  风险预警是风险管理的一项重要手段,通过对已有风险信息进行分析、推断与转化,输出具有警示性的信息以及相

5、关的对策建议。目前我国构建了一系列的环境风险预警指标体系,包括内蒙古生态环境预警指标体系,乌江流域生态环境预警指标体系,农村聚落生态环境预警指标体系和三峡库区山地生态系统预警指标系统等[4]。针对不同环境要素,也分别设计了水环境风险、大气环境风险、土壤环境风险预警指标体系等。各类风险预警指标体系为污染事件的风险预警提供了宏观指导。  2.3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  20世纪90年代中期推行的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是指国家环境管理机关依据所勘定的区域环境容量和排放总量削减计划,向区域内企业分配其污染物排放总量额度,是环保监督部门发放排放许可证的根据,也是企业经营管理的基本依据之一。该

6、制度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从源头控制环境风险的作用。  2.4清��生产制度  1993年起,我国正式推行清洁生产,其实质是贯彻环境污染防范原则,从生产设计、能源与原材料选用、工艺技术与设备维护管理等社会生产和服务的各个环节实行全过程控制,从生产和服务源头减少资源的浪费,控制污染的产生。该制度的推行,从侧面推进了“风险全过程管理”的理念。  目前,我国已制定了直接或间接与环境风险防范与管理相关的政策制度,风险防范体系初步成型。但从区域和国家层面来看,环境风险防范体系仍亟待发展。  3我国环境风险防范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国环境风险防范体系仍处于雏形阶段,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同时也存在一

7、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①环境风险防范体系仍停留在政策层面,缺乏相应的决策机制与衡量标准。我国生态环境的复杂性决定我国迫切需要推动建立国家环境风险安全的衡量指标体系,以便对国家环境风险状况进行规范有序的动态监测与适时适度调整。  ②重防止轻防范,偏离“预防为主”的原则。我国已有的环境风险防范制度和其他涉及环境风险防范的法律法规,大都将风险防范等同于风险防止,关注已进入风险链的风险行为可能带来的风险损失。然而风险防范的目的是防止风险行为的发生,由此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