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版高中生物第2课时无氧呼吸、细胞呼吸原理的应用练习新人教版必修1

2018版高中生物第2课时无氧呼吸、细胞呼吸原理的应用练习新人教版必修1

ID:27157803

大小:350.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2-01

2018版高中生物第2课时无氧呼吸、细胞呼吸原理的应用练习新人教版必修1_第1页
2018版高中生物第2课时无氧呼吸、细胞呼吸原理的应用练习新人教版必修1_第2页
2018版高中生物第2课时无氧呼吸、细胞呼吸原理的应用练习新人教版必修1_第3页
2018版高中生物第2课时无氧呼吸、细胞呼吸原理的应用练习新人教版必修1_第4页
2018版高中生物第2课时无氧呼吸、细胞呼吸原理的应用练习新人教版必修1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8版高中生物第2课时无氧呼吸、细胞呼吸原理的应用练习新人教版必修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2课时 无氧呼吸、细胞呼吸原理的应用测控导航表知识点题号1.无氧呼吸及其与有氧呼吸的区别1,2,4,10,152.影响细胞呼吸的因素及应用3,8,11,13,143.综合5,6,7,9,12A级 合格性水平训练1.(2017·福建龙海期末)有氧呼吸过程的特点是(与无氧呼吸相比)( C )A.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产生ATPB.需要多种酶的参与C.有水参与并有水产生D.产物中有二氧化碳解析: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均可以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均需要多种酶参与;有氧呼吸和产生酒精的无氧呼吸均可以产生二氧

2、化碳,但只有有氧呼吸过程中,既有水的参与又有水的产生。2.(2017·黑龙江大庆期末)人体处于平静状态和剧烈运动状态下的骨骼肌细胞分解葡萄糖过程产生CO2的物质的量与消耗O2的物质的量的比值分别是( A )A.等于1,等于1B.等于1,大于1C.小于1,小于1D.等于1,小于1解析:平静状态人体进行有氧呼吸,有氧呼吸吸收氧气的量与释放二氧化碳的量相等;剧烈运动时既进行有氧呼吸也进行无氧呼吸,人体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不产生二氧化碳,因此剧烈运动时,人体细胞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只来自有氧呼吸,吸收氧

3、气与释放二氧化碳的量相等。3.(2017·云南曲靖一中月考)下图表示细胞中O2供给量与ATP产生量的关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A.A点表示细胞进行无氧呼吸生成酒精或乳酸时会产生少量的ATPB.AB段表示细胞有氧呼吸明显加强,ATP的产生量随之增加C.BC段表示ATP的产生量不再增加,此时的限制因素可能是酶、ADP、磷酸等D.图乙可表示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中O2供给量与ATP产生量的关系解析:无氧呼吸只在第一阶段产生少量的ATP,生成酒精或乳酸时不会产生ATP;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无线粒体,不能

4、进行有氧呼吸,故产生ATP只能来自无氧呼吸,D正确。4.酵母菌在有氧时能进行有氧呼吸,在无氧时能进行酒精发酵,若酵母菌的代谢过程中产生了CO2,则对该CO2来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C )A.可能来自有氧呼吸B.可能来自无氧呼吸C.一定来自有氧呼吸D.可能由细胞质产生解析: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都可产生CO2,因此不能确定来自何种呼吸方式。5.(2017·河北石家庄期末)从内地到西藏旅游,很多人开始会出现乏力现象,原因是在缺氧的环境下,细胞呼吸的方式发生了改变,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D 

5、)A.无氧呼吸增强,导致内环境乳酸增多,pH略有下降B.有氧呼吸减弱导致细胞释放的能量减少C.细胞质基质产生的能量增多,线粒体产生的能量减少D.由于氧气缺乏,导致有氧呼吸第一阶段产生的丙酮酸减少,影响了第二、三阶段的进行解析:人进入高原后,由于氧气稀薄,无氧呼吸增强,产生乳酸增加,易使人产生肌肉发酸、乏力现象;由于氧气浓度降低,有氧呼吸减弱,细胞产生的能量减少;无氧呼吸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由于无氧呼吸增强,有氧呼吸减弱,因此在细胞质基质中产生的能量增加,线粒体产生的能量减少;葡萄糖分解产生丙酮酸

6、的阶段不需要氧气参与,氧气减少直接影响了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6.(2017·福建福州期末)果农将广柑贮藏于密闭的土窑中,贮藏时间可以达到4~5个月之久;哈尔滨等地利用大窑套小窑的方法,可使黄瓜贮存期达到3个月,这种方法称为“自体保藏法”。下列关于“自体保藏法”说法不正确的是( C )A.自体保藏法是一种简便的果蔬贮藏法,但其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B.自体保藏法的原理是依靠果蔬呼吸释放的二氧化碳抑制自身的呼吸作用C.在密闭环境中,二氧化碳浓度越高,贮藏效果越好D.在自体保藏法中如能将温度控制在1~5℃

7、,贮藏时间会更长解析:二氧化碳可抑制有氧呼吸,当二氧化碳浓度过高,可能只能进行无氧呼吸,不利于贮藏。7.(2017·辽宁六校协作体联考)结合生物体内的细胞呼吸过程示意图分析下列各选项,其中叙述正确的是( C )A.人体在剧烈运动时,所需能量主要由①④途径提供B.能进行②过程的生物体内一定含有线粒体C.在有氧条件下,过程③或④将受到抑制D.导致过程③④不同的原因在于生物体所处的生活环境不同解析:人体在剧烈运动时,所需能量主要由有氧呼吸提供,即图中的①②途径提供;能进行②过程即能进行有氧呼吸,但能进

8、行②过程的生物细胞中,不一定具有线粒体。如蓝藻、好氧菌等细胞没有线粒体,也可以进行有氧呼吸;图中③或④属于无氧呼吸过程,无氧呼吸在有氧气存在时会受到抑制;导致过程③④不同的原因在于生物体内含有的酶的种类不同。8.(2017·黑龙江牡丹江月考)有一瓶混有酵母菌的葡萄糖培养液,当通入不同浓度的氧气时,其产生的C2H5OH和CO2的量如下表所示。通过对表中数据分析可得出的结论是( B )氧浓度(%)abcd产生CO2的量(mol)912.51530产生酒精的量(mol)96.560A.b浓度时酵母菌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