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管桩行业纳税评估模型

中山管桩行业纳税评估模型

ID:27356653

大小:634.00 KB

页数:30页

时间:2018-11-30

中山管桩行业纳税评估模型_第1页
中山管桩行业纳税评估模型_第2页
中山管桩行业纳税评估模型_第3页
中山管桩行业纳税评估模型_第4页
中山管桩行业纳税评估模型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山管桩行业纳税评估模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管桩行业纳税评估模型中山货物与劳务税科2010年3月24日一、行业介绍二、行业生产经营特点和涉税管理难点三、评估方法四、印证案例一、行业介绍(一)行业定义预应力混凝土管桩生产是以PC钢棒、线材、水泥、沙、石等原料,经编笼、合模、张拉、离心、养护等工艺流程制造成建筑桩基材料,适用于工业和民用建筑的低乘台基础,主要用于承受竖向荷载的桩基及非抗震和抗震设防烈度6、7度的地区。(二)工艺简介管桩生产由投料到形成产品,其工艺流程一般经过以下工序:钢筋定长切断镦头——滚焊成笼(编笼)——合模——注入混凝土——预应力张拉

2、——离心成型——蒸气养护——脱模。编笼:通过专业的机器将PC钢棒加工焊培成满足生产使用要求的钢笼,在管桩起骨架的作用。张拉:施加预应力,使砼(混凝土)产生有效预压应力,以保证管桩的抗裂弯矩,能够避免自重造成裂纹。离心:管桩的成型工序,也是可令结构合理分布的关键所在。管桩的结构质量好坏受此工序影响最大。养护:管桩生产是在专业的预制厂里完成的,如何能快速的提高制品强度,提高磨具的利用率,提高生产产量,与所采用的养护工艺有着很大的关联。二、行业生产经营特点和涉税管理难点(一)生产经营特点1.管桩生产的主要原材料为

3、PC钢棒(管桩主筋)、线材(螺旋筋)、水泥、沙、石以及骨料、外加剂、渗合料等辅助材料。管桩的质量主要取决于管桩的强度。2.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针对管桩产品制定了国家标准,管桩产品按混凝土强度等级分为预应力混凝土管桩(代号PC)和预应力高强混凝土管桩(代号PHC),管桩的基本尺寸(包括外径、最小壁厚、长度等)均有固定标准。此外,建设部对预应力混凝土管桩使用预应力钢筋的几何特性和理论重量也有明确的要求。(二)涉税管理难点1.推迟增税纳税义务发生时间。2.销售对象为个人或所得税征收方式为核定征收的业户时,不开具发票

4、和不申报销项税额。3.用于非应税项目没有视同销售货物申报销项税额。4.废浆、废桩头、废钢筋等副产品和下脚料不申报销项税额。5.为购货方以外的第三方虚开发票。6.货物并同时提供非应税劳务时,不申报缴纳增值税,只申报缴纳营业税。7.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业务,以自产货物换取其他资产,没有视同销售货物申报销项税额。方法一:单位产品定耗法原理描述:预应力混凝土管桩生产企业的产品构成较单一,其进项税额主要来源于水泥、沙、碎石和钢筋等项目,各种规格型号的预应力混凝土管桩需符合有关建筑质量控制标准,耗用的主要原材料比例相对稳定

5、,因此可根据管桩企业产品配方中的定额直接确定单位产品耗用原材料定额指标。三、评估方法模型评估评估期产品生产数量=评估期各原材料耗用量÷单位产品的原材料耗用量评估期产品销售收入=(评估期期初库存产品数量+评估期产品生产数量-评估期期末库存产品数量)×产品销售单价通过对管桩企业的单位产品耗用原材料定额指标进行分析,测算出评估期管桩的实际生产数量,结合期初库存产品数量,通过实地调查、盘点等方法核实企业的实际库存,进而推算产品的实际销售收入。如测算的评估期销售收入大于当期申报销售收入,则考虑存在视同销售未计提销项税

6、额、帐外经营不申报、推迟申报、漏报应税销售额等情况。评估参考指标——单位产品耗用原材料定额(见下表)说明:下表反映的是常见规格型号且长度为10米的预应力混凝土管桩的单位产品原材料耗用量(即每米成品管桩的水泥、砂、碎石耗用量)。企业的生产因客户需求、技术水平、工艺流程等不同存在着个性化差异,评估人员可结合评估企业的实际生产情况对指标参数作出适当修正。管桩规格每米管桩耗用主要原材(公斤)水泥砂碎石A300*7014.947.367.8AB300*7014.947.367.8A400*9526.678.6126.

7、5AB400*9526.678.6126.5A500*10036.7108.5174.7AB500*10036.7108.5174.7A500*12542.6126202.8AB500*12542.6126202.8A600*11055.2147.4222.8AB600*11055.2147.4222.8A600*13062165.8250.2AB600*13062165.8250.2方法二:倒挤法原理描述: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对钢筋的规格、用量有着严格的要求。从预应力混凝土管桩的主要原材料-预应力钢筋(亦称加

8、强筋、主筋)着手,利用加强筋的理论重量(即公斤/米),挤出评估期预应力钢筋的耗用量,借以比较分析评估企业生产经营的合理性。模型评估:评估期钢筋耗用量(重量)=∑[评估期帐载各规格型号的管桩产量(米)×每种规格型号耗用钢筋条数×钢筋理论重量(公斤/米)]帐载钢筋耗用量(重量)=评估期钢筋期初数+评估期钢筋购入量-评估期期末钢筋库存数差异分析=评估期钢筋耗用量(重量)-帐载钢筋耗用量(重量)评估参考指标――主筋的理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