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文化之祁东渔鼓.doc

乡村文化之祁东渔鼓.doc

ID:27449427

大小:225.5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8-12-03

乡村文化之祁东渔鼓.doc_第1页
乡村文化之祁东渔鼓.doc_第2页
乡村文化之祁东渔鼓.doc_第3页
乡村文化之祁东渔鼓.doc_第4页
乡村文化之祁东渔鼓.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乡村文化之祁东渔鼓.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大学生寒假社会调查报告乡村特色文化系别班级:政史系1103班姓名:张赛男学号:201103510068指导老师:王福应老师2013年2月摘要:本文通过四个方面对祁东渔鼓进行介绍性的研究。其内容主要包括:一、祁东渔鼓的起源记载;二、祁东渔鼓的构成;三、祁东渔鼓的特色;四、祁东渔鼓的发展;五、祁东渔鼓面临的问题;六、祁东渔鼓的传承。关键词:祁东渔鼓、特色、调查、研究调查方式:实地采访、查阅资料、网上搜索、通过QQ、电话等工具调查湖南人有句俗话:“唱不过祁东,打不过东安。”在祁东县,有两张文化“名片”,一是祁剧,二是“祁东渔鼓”。因为渔鼓通俗易懂,上世纪九十年代祁东城乡刮起了一股“渔鼓风”,别说婚

2、丧嫁娶、盖楼筑舍这样的红白喜事,就连农家猪栏里母猪产猪仔这样的事情,也要邀请艺人们上门打上一场渔鼓。当地的百姓,可以不知道谢霆锋、李宇春,但他们记住了刘兴国、邹华春、邹华山、邹昆山、雷齐明、王玉芳、周秋琼、彭彩虹这一串串渔鼓艺人的名字,他们才是祁东百姓心中的“超男”、“超女”。他们活跃在祁东城乡,平均每年演出突破2000场……祁东渔鼓在我们地方非常受欢迎,因为祁东渔鼓也是非常有名有特色的,它用祁东话演唱,不仅是一种娱乐,也是一种乡情,一种特别的风俗。而祁东渔鼓发展到今天,形成了四个全国之最:一是以演唱渔鼓为主要职业和主要收入来源的渔鼓艺人,由建国之初的三五名歌郎发展到数以百计,一个县曲艺从业

3、人员之多堪称全国之最;其次,全县59支渔鼓演唱队,每队每年平均演出400场以上,每年全县演出场次达2万3千余场,演出场次之多堪称全国之最;其三,每年观看渔鼓的观众突破千万人次,就一个县来说,每年观看曲艺演出的观众人次亦堪称全国之最。在祁东渔鼓艺人中,现有中国曲艺家协会会员7人,湖南省曲艺家协会会员36人,就一个县来说,高级演艺人员之多同样是全国之最。2008年初,中国曲协发文确定祁东县为“中国曲艺之乡”。一、祁东渔鼓的起源记载(一)渔鼓的形成渔鼓的构造渔鼓是用竹筒制作,一般长约70—100厘米,直径约为10—13厘米,竹筒的中心是空的,有竹节的地方把节掏掉,这在选材上就很讲究,尽可能选用节眼

4、少的竹子,当地多选用的是楠竹,将里外都刨得很光滑,等竹筒干了以后,在表面涂上桐油,再把其中的一端蒙上兽皮,如猪皮、羊皮等。渔鼓源头在道教,是道士们在传道或者化缘时所叙述的道家之事和道家之情,它原本是身背葫芦、云游五岳的道士、道姑们化斋时唱的劝世、修行歌,后传入民间,成为艺人手中的绝活。他们叙情的方式就是打渔鼓,唱道情,所以“打渔鼓,唱道情”是连起来说的。渔鼓属说唱门类,夹说夹唱,叙事性极强,说唱面甚广,盘古亘古、三皇五帝、二十四孝、才子佳人,想唱什么便可唱什么,想唱多久便可唱多久。后来,“道情”为民间艺人所采用,宗教内容便渐趋淡化,改唱民间故事、神话传说和英雄故事。一曲戏文,融古今于一炉,集

5、雅俗于一身,说天说地说人情;唱山唱水唱风月;历数人间冷暖,道破世态炎凉;喜怒哀乐,悲欢离合,把那山重水复唱出个柳暗花明;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把抑恶扬善,除暴安良的民间传说演绎得淋漓尽致,观众皆大欢喜。从此,渔鼓道情便由宣扬道教出世思想的工具过渡为富有娱乐性、知识性的民间说唱艺术。关于渔鼓的传说见附页1。(二)、祁东渔鼓的形成渔鼓何时流入祁东,无详细的资料记载,民间传说祁东渔鼓起源于南宋建炎年间,其时金兵入侵,北宋南迁,宫廷艺人沿途流散,成群的结社结团组班卖艺,以谋生计,于是衡邵一带有了祁剧弹腔的班底;单个者则卖艺街头,取筒击节,这就是丝弦,弹词、祁阳小调、祁东渔鼓的源头之水。在祁东县志、文化

6、志里有史可查的是说解放前夕,第一个在祁东民间唱起渔鼓的是一位叫刘贤忠的烧瓦匠。他捧着一个两尺竹筒拍筒敲打,演唱历朝趣闻和民间俚事,引得老百姓观看。邹祖溪(艺名懂乃积))拜其为师,是祁东渔鼓的创始人。他把祁东渔鼓带入丧堂,又让其走出丧堂,搭台演唱,每每为死者超度亡灵唱完夜歌后,便怀抱渔鼓筒,敲动简板边说边唱,把三皇五帝、才子佳人的故事,从古至今娓娓道来,一直唱到天亮。从此,丧堂成了渔鼓根植的土壤;在1952年中南戏曲观摩会演上,邹祖溪老先生演唱了祁东渔鼓《廖仁福的互助组》,首次把渔鼓带进了大雅之堂。1976年,已故原省曲协主席周汉平先生率专家组来祁考察,因祁东的渔鼓在演唱风格和表演手法上已自成

7、流派,故定名为“祁东渔鼓”,这也是“祁东渔鼓”这种说法的正式由来。祁东渔鼓形成于民间表堂,自成流派后,作为一种单列的演唱形式很快从夜歌子里分离出来,并在祁东、祁阳、邵阳、永州一带发展兴盛,目今已称雄湖南曲坛。2000年,祁东县成立曲艺家史会。2010年,祁东县委、县人民政府将祁东曲史纳入财政预算。同年,县人大常委、县政协将打造祁东文化名片,修建中国曲艺之乡牌楼定为第一号提议案上报县委,县委书记曾祥月批示县委宣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