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生活之源,润泽数学课堂

引生活之源,润泽数学课堂

ID:27626450

大小:56.12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2-05

引生活之源,润泽数学课堂_第1页
引生活之源,润泽数学课堂_第2页
引生活之源,润泽数学课堂_第3页
资源描述:

《引生活之源,润泽数学课堂》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引生活之源,润泽数学课堂一一浅谈陶行知牛.活教育理论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的运用♦刘海宁山东省青岛市城阳区天泰城学校266000摘要: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生活即教育。”他的生活教育理论为我国当前的教育改革和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在教学中应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己有的知识经验出发,联系生活学数学,把生活经验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体现“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的思想,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体验到数学的魅力。关键词:陶行知思想小学数学生活化实践陶行知先生认为,“生活教育”是以生活为中心的教育。那么他认为最根木的原则与方法就是“教学做合一”,实

2、质就是要根据生活的需要而教、而学,通过生活实践去教学,从而使儿童获得生活实践所需要的真正的生活力、创造力,成为“真人”。为此,他竭力倡导教学要以学生的生活为中心,要根据儿童的身心特点来施教,坚决反对不了解儿童的特点和能力而采取不切合儿童实际的强制性的灌输教育。同时,在新课程改革的今天也提出了一个重要理念:课程回归生活,生活回归课程。我们要结合学生生活经验和己有知识去设计教学活动,让学牛.从熟悉的事物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体验数学的趣味和作用。在教学中要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到数学和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新课程标准所提出的这种“生活化”的理念,其实正与陶行知先生的

3、“生活教育理论”不谋而合。在十几年的数学教学实践中,我越来越感受到在数学学习中运用生活教育,学生喜欢,课堂高效。一、数学问题生活化生活中活的人、活的问题、活的文化、活的武功、活的世界、活的宇宙、活的变化,都是活的知识之宝库,都是活的书。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有意识而且有必要地还原数学知识的生活背景,把书木上的知识放在生活中来学习,让数学问题生活化,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如在教学“线段”吋可设计这样的一个问题:将弯曲的道路改道,怎样才能得到最短的道路?利用学生tl常生活中经常遇到的问题激发学生探索问题的兴趣,从而总结出:两点之间,线段最短。一系列活动就会让学生切实体会到生活中处

4、处面临数学问题,从而培养学生主动学4的愿望。二、教学过程生活化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在抓住教材重点的基础上,我们运用生活化教学情境、教学手段,让学生在学习中结合生活经验,能突破难点,让学生易于掌握知识,课堂高效。1.创设的情境要生活化。如在“比例的意义和性质”导入吋,首先提出:“你们知道我们人体上的许多有趣的比吗?将拳头滚一周的长度与脚底长度之比大约是1:1,身高与双臂平伸长度的比大约是1:1,脚底长与身高比大约是1:7……”知道这些有趣的比有许多用处:到商店买袜子,只要将袜子绕你的拳头一周,就知道是否适合你穿;公安人员从罪犯的脚印就可以估计罪犯的身高……这一切,实际是用身体

5、的比组成一个个有趣的比例来计算的,由此引入课题。这样利用“人体中有趣的比”的生活现象,使学生带着浓厚兴趣主动参与了新知识的研究。2.教法和学法手段生活化。例如在教学“百分数”一般应用题吋,笔者这样重组材料:一是收集信息,上课一开始就请学生描述学校周边道路环境状况。二是选择信息,在学生所列举的众多信息中选择出一条“为绿化道路环境,在校外公路栽种树木,一共栽了500棵,成活了490棵,让学生提出数学问题。三是自主探究,学生提出的问题中很多是学生己知领域,让学生自己解决。四是教师引导,告诉同学们“这批树木的成活率是98%”,从而提问“成活率”和“98%”的含义,让同学们先独立思考

6、后小组交流讨论。这样重组,贴近学生所关注的现实生活,学习材料来自师生熟知的信息,体现了生活数学的现实性,让学生真正感受到数学的魅力,体验到学>』数学的乐趣。三、知识应用生活化陶行知极其重视实践,由他提出“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的U号而改“知行”之名为“行知”。在教育方法论上,他特别重视学生对知识的运用。例如“小小采购员”这一实践活动,教学时要求结合班级联欢会采购物品这一题材,让学生设计一个采购计划。于是学生必须确定需要买什么物品、为什么要买这些物品、买多少,再要想办法了解各种物品的单价,做出预算,然后计算出一共要花多少钱、手里有多少钱、够不够等等。通过这种把数学知识与生活

7、实际相联系的活动,学生兴趣倍增,让数学又冋到了现实生活中。陶行知的教育理论,对于今天的新课程改革及素质教育具冇极人的启发和借鉴作用,他的许多教育思想和理念仍代表着先进文化,值得我们去学4和继承。在数学教学中我们要践行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把研究的0光投射到学生的生活中去,把生活引入数学课堂,让数学课堂成为生活化的课堂,让数学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参考文献[1】许世桐编著《陶行知教育理论及实践简介》.福建省陶行知研究会。[2】方明《陶行知教育名篇》.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年1月,第一版。[3]《数学课程标准解读》.北京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