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课程改革永葆课堂活力

推动课程改革永葆课堂活力

ID:27942063

大小:58.12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2-07

推动课程改革永葆课堂活力_第1页
推动课程改革永葆课堂活力_第2页
推动课程改革永葆课堂活力_第3页
推动课程改革永葆课堂活力_第4页
资源描述:

《推动课程改革永葆课堂活力》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推动课程改革永葆课堂活力一一我的高中政治教学观顾贵林(四川省中江实验中学四川德阳618100)中图分类号:G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4-1621(2013)04-036-02当代的高中学生是改革开放持续深入发展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他们耳染目濡的是日新月异的现实牛.活和纷繁复杂的社会问题。他们希望政治课老师能真正从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高度,就他们所关心的一些诸如经济体制改革、民主政治建设、国际形势的变化等重大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进行深入的剖析,希望通过政治课学习提高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创新能力。这就要求我们高中政治

2、课的课堂教学改革,大力实施素质教育,要从学生实际出发,研宄学生的实际需求,把提高创新能力的教学目的与学生的需要有机融合。这样,政治课教学才能永葆活力。一注重创新能力的培养。高中政治课,由于其学科木身的特点、性质决定,在教学过程要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科知识教育与德育教育相结合,知与行的统一。这对政治课的教学提出严峻考验,要使该学科获得好的数学效果,必须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政治课素质教育主要任务是两个方面,一是全面提高学生的政治理论水平。二是全面提高学生的政治觉悟水平。1、政治教师的素质要自觉提高"打铁先要自身硬";弘扬素质教育,首先

3、要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教师的素质主要括两个方面,一是自身的专业知识要扎实和要更新;二是教师的言谈举止要提高。为人师表,不断提高自己的道德、觉悟水平。正人先正己,教师必须以高尚的师德为学生的楷模,用高尚的言行举止带动学生修心立品。这是素质教育的基础,也是推行素质教育的先决条件。2、坚持学不断提高自己的、11<务能力。随着深化改革的稳步推进,政治理论也在不断地丰富。作为政治教师不能固步自封,必须不断学习,还需勇于实践,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这就要求教师积极参与教学研究,结合实际、因材施教、勇于实践、善于总结,不断探索和掌握学科教学的好

4、方法,冇效地推行素质教育。3激发学兴趣。学A)兴趣是创造能力发展的必要条件,浓厚的兴趣是一种巨大的动力,能吸收学生的注意力和思考力,驱使学生去积极思考和研究。从实际情况看,学生对政治课感兴趣与否,将直接影响着思维的积极性。如果教学总是沿循守旧,只会使学生对政治课学的兴趣荡然无存,这样的教学由于没有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不能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因而难以达到培养学生素质的0的。因此,教师在教学中首先座富奋创新意识,设计形象生动的教学情景,激发学生那种强烈的探索欲望,使学生处于一种积极的思维状态,这样才能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

5、。对于教材中比较抽象的概念和原理,在教学中就要遵循从个别到一般,从具体到抽象的人类认识事物的规律,深入浅出,有形象生动的比喻去帮助学生进行分析理解,提高学兴趣,激发学热情。4创设启发思维教学问题情境如果说,教学设计中确定0标和内容这一环节冋答的是n教什么和学什么"的话,那么,选择合理例题的教学方法这一环节解决的就是"怎样教和怎样学”的问题。这一环节的设计中,最能体现创新教育的一个途径的就是教学问题情境的创设,即给学生提供创新的条件、机遇和氛围。创设教学情境的0的,主要是为了启发思维,强调的是创造性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形成探究的精神。思维

6、是能力的核心,启发思维是政治教学中培养能力,发展智力,进而提高学生素质关键的一步。因此在政治课中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的认识活动和意向活动全身心参与投入,在创设新环境中,能产生碰撞,开拓思路,这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二突破课本课堂的束缚,拓展学生知识面,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闻名遐迩的大教育家陶行知曾说n解放学生的头脑,使他们能想;解放学生的双手,使他们能干;解放学生的嘴巴,使他们能问;解放学生的空间,使他们能到大自然大社会里扩大知识和眼界,获得丰富的学问;解放学生的吋间,使他们有时间学一点他们渴望要学的知识,干一点他们高兴干的事

7、情。”陶行知先生关于"五大解放"的思想对当前高中政治课教学改革的指导意义依旧重大。0前,广大政治课教师仍以传授课本知识为己任,把政治课学习应有的广阔空间局限在课堂之内。因而教师要敢于突破课本课堂的束缚,树立"大政治"的观念,不仅指导学生学好教材,还要鼓励学生多读政治课外书籍,努力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不仅搞好课堂教学,还要组织学生开展各种活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合作精神和自主精神;不仅"传道、授业、解惑",还要鼓励学生质疑好问,指导学生学会学习。不拘泥于教学大纲,试题源于教材又高于教材。因此,满足于课本知识的横耕竖犁显然是不够的,应该

8、对教材内容结构作人胆调整,不拘泥于对课本内容具体详尽的讲解,一些知识性内容放手让学生自学,腾出吋间补充相关重点和难点,这是教育体现知识经济时代的创新要求,强化对考生素质能力的考核,培养考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这对广大政治教师来说既是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