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金融结构视角的经济增长效率研究

基于金融结构视角的经济增长效率研究

ID:28054853

大小:51.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2-07

基于金融结构视角的经济增长效率研究_第1页
基于金融结构视角的经济增长效率研究_第2页
基于金融结构视角的经济增长效率研究_第3页
基于金融结构视角的经济增长效率研究_第4页
基于金融结构视角的经济增长效率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基于金融结构视角的经济增长效率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基于金融结构视角的经济增长效率研究胡巍王可欣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博士后流动站郑州银行博士后工作站东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摘要: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金融结构需要适时地调整变化,金融结构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并不是简单的线性关系。研宂表明:在合理的范围之内,金融市场规模的变大,尤其是股票市场融资的增加可以促进地方经济效率的提升;同时,政策性金融与合作性金融对于经济效率的提升应当发挥更大的作用。现阶段,适度地加快发展直接融资、深化间接融资方式改革可以促进经济效率的提升。关键词:金融结构;经济增长;魅作者简介:胡巍(1985一),男,山西高平人,

2、金融学博士,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博士后流动站和郑州银行博士后工作站联合在站博士后;作者简介:王可欣(1998一),女,河南郑州人。收稿日期:2017-10-01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6B儿026)Received:2017-10-01一、引言现有文献研究屮,戈德史密斯(1969)通过构建金融相关率(FIR)指标来衡量一国金融发展的程度,这是一种侧重于数量化的金融结构。白钦先(2005)Hl教授则认为金融结构并不仅限于数量化的形式,其应当还包含金融相关耍素的组成及相互关系。白钦先、薛阳(2016)认为,金融发展应当是在金融日益“脱实向

3、虚”的背景下,重拾金融与实体经济的关系问题,从金融本源与归宿的哲学视角,揭示金融来源于实体经济,反作用于实体经济,最终回归实体经济的本质过程。李健等(2012)、吴爱东等(2017)等认为金融结构中不同类型金融主体之间的耦合效应在不同的地区或者同一地区的不同阶段会产生不同的效应。融资规模对实体经济增长的作用呈边际效应递减趋势,而融资方式的改变会通过引导产业结构优化来带动实体经济增长,金融发达区域应当优先优化融资结构,金融欠发达区域更应优先提升融资规模(刘场等,2017)。按照主流经济学的观点,金融市场化可以增进金融资源的配置效率,但是在

4、中国的市场化经济改革过程屮,金融控制与金融市场之间在某种程度上处在一种“两难困局”之中(张杰,2008)m。从金融发展历程上看,一国的金融市场化改革往往始于发达W家的金融发展示范效应,并在发达W家主导下的金融规则中进行;同时,再结合木国国情的具体环境之下,经过木国金融制度结构内部的多方利益博弈之后,逐步形成了较为固定的金融体系模式,而这一模式与最初参考的西方发达国家的“标准模式”渐行渐远(张杰,2017)。一国的金融结构的调整应当与该国特定阶段的实体经济发展情况相适应,充分利用自身现阶段的比较优势,金融结构本身以一种动态调整的过程,不同

5、的经济体或同一经济体的不同发展阶段所适用的金融结构并不完全相同(林毅夫等,2009;佟健等,2015)[3-4]o另外,新结构经济学指出,当金融体系与自身服务的产业结构相适应时便达到最优状态(曾繁清等,2017)。AllenN.Berger等(2014)娜人为,银行的规模与其服务的客户具有一定的相对性,大银行能够为大企业提供更好的服务,这不仅体现在资金方面的支持,而且还体现在信息服务、业务咨询等方面,而小银行能够为中小企业提供更好的支持。木文认为,现有的文献研究主要集中于商业银行与金融市场之间的规模占比问题的研究,其研究多集中于经济、金

6、融发展的需求侧方面,对于供给侧视角下的经济结构调整、产业结构升级等方面的金融支持研宄较少。本文在前人研宄的基础之上,从“三维金融”(即商业性金融、政策性金融、合作性金融)视角来展开研究,现阶段,我国的经济金融发展更多体现出的是发展不均衡问题,金融资源过多地集中于大企业、大项目之中,对于中小微企业的金融需求却不能够冇效满足。这种金融资源分布不平衡的一个重要表现就是经济发展的“脱实向虚”,原因之一就是金融结构的不合理。大型商业性金融机构表外资产的急速过度扩张,以及金融市场过度的衍生化和虚拟化不仅不能促进金融与经济的发展,反而会导致金融风险累

7、积。二、理论分析与研宄假设本文通过借鉴李健等(2012)的研究,构建转型视角下的金融结构转变理论分析模型来研究金融结构与经济金融转型发展的关系,分析内容包含确定环境下和不确定环境下两种情况,具体如下:(一)确定环境下(二)不确定性环境下(三)经济转型中的金融结构耦合效应现阶段我国经济发展进入了以加强供给侧改革为特征的发展阶段,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差距明显,传统技术已经能够被大多数微观经济体所接受,新技术的推广在不同的经济主体之间差异明显。木文假设新技术的风险收益不确定性特征是造成不同微观经济体之间差异性的主要原因。当新技术被少数经济主体接

8、受并使用时成功的概率为:~=2t(1-T);当新技术被多数经济主体接受并使用时成功的概率为:^2=1-2T+2T。综上可知,当t〉0.5时,参与转型的经济主体占多数,此时的与市场结合较紧密的市场导向型金融结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