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出数学新精彩(修改稿2).doc

“写”出数学新精彩(修改稿2).doc

ID:28104033

大小:13.08 MB

页数:11页

时间:2018-12-08

“写”出数学新精彩(修改稿2).doc_第1页
“写”出数学新精彩(修改稿2).doc_第2页
“写”出数学新精彩(修改稿2).doc_第3页
“写”出数学新精彩(修改稿2).doc_第4页
“写”出数学新精彩(修改稿2).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写”出数学新精彩(修改稿2).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写”出数学新精彩——数学日记实践探索诏安县金星中心小学陈秀玉摘要:数学也可写日记,而且能写出这么多精彩。有的同学擅长观察,他的日记便以观察记录为主;有的同学想象力丰富,文采较好,便以数学故事为主;有的同学,分析、综合能力较强,便以反思日记、错题分析为主;有的同学图画得好,则以图加简单的文字为主……孩子们在“写”中丰富了生活,也提升了能力。关键词:数学日记、生活、精彩、创新、个性化一直以来,写日记似乎是语文科的“专利”。然而,笔者多年来,却尝试着让学生写“数学日记”。所谓“数学日记”,就是指在数学教学中,让学生把生活中发

2、现的数学知识、数学问题、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例子、数学学习活动中的真实心态、感悟等等,以日记的形式记录下来。并借此表达数学学习过程的体验、思考。数学日记所蕴含的内容是丰富多彩的,有关数学的知识、技能、意志、情感、活动、经验、实践等都是数学日记所要写的内容。下面笔者就结合这几年来的实践谈谈自己对数学日记的思考。一、为何写?1.数学日记是师生互动的有效平台。陶行知说:“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打到心的深处。”阅读学生数学日记有助于教师了解学生数学学习的心理状况和知识的掌握过程,为教师与学生直接互

3、通信息,交流感情,诊断学生学习状况,改进教学策略提供可能。如,有一个学生学习很认真,但基础很差,学习成绩一直不理想,为此她深感苦恼。有一次,她在数学日记中写道:“陈老师,我很努力地在学,可是总是记不住。我是不是很笨啊?不管我怎么做都学不好。”我根据这段文字以及平时对她的观察,给她回复道:“你大脑里储存的知识是少了点,新知识进去不熟悉,又没有伴,就急着跑出来了。不急,慢慢地会好起来的。你只要多读几遍,让它熟悉了,它就住下了。而且,你的知识越多,越容易把它留下的。”随后的日子,我会有意创造机会,让她体验成功。她从中获得了信心

4、,并保持住了这种信心。一年来,她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教师的帮助,进步不小。阅读学生数学日记,还有助于教师了解学生理解问题的方式,深入观看学生的解题思路、推理过程、数学方法的掌握情况以及学生学习中还存在的问题,这不但有利于教师及时掌握各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并加以针对性帮助,更有利于提高教师自己对学生数学学习的把握能力以及教学调控能力。2.数学日记是学生能力的助推器。《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标准》)在“总目标”中明确指出:“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学生能体会数学知识之间、数学与其他学科之间、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

5、系,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进行思考,增强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问题解决”方面更是要求:“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能综合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增强应用意识,提高实践能力。”数学日记会引导学生自己去观察、记录生活,并进行数学化的提炼与反思,既联系了数学与生活,又培养了学生各种能力。另外,有的学生把数学活动中发现的问题写在日记上,教师在批注的时候,与学生组成了一个跨越时间与空间的共同探究小组,师生共同在探究中解决问题。有的学生把自己学数学后的心得体会及新发现、新方法在日记上

6、写下来,仔细研究,使其得到升华。数学日记也使得学生养成了善于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习惯,发展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如,学生最常写的“买卖”问题:调查并记录一些物品的价格(橡皮擦每块0.5元,笔记本每本4.5元,蜡笔每盒11.8元…),然后提出问题:“我要买两本笔记本和一盒蜡笔需要多少钱?”、“我带20元够吗?”这样的记录很好地落实了《标准》中提出的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在数学日记中编写故事,既明确了数理,也提升了数学语言能力。3.数学日记是课程资源的后备力。《标准》指出:广大数学教育工作者

7、和数学教师,都应该“依据本标准,有意识、有目的地开发和利用各种资源。”学生写的数学日记,内容丰富,贴近他们的生活,是很好的教学资源。数学教学要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这是《标准》中倡导的重要改革理念之一。新教材在编写的时候也注意到了这点,设计了很多问题情境。但由于地域的差异,有些情境或问题对本班的学生来说并不熟悉。教学起来效果不佳。“数学日记”是学生写的,贴近他们的生活。将学生日记里面的情境引入课堂,效果会好很多。如:教学三年级上册“口算乘法”教材的例题是“坐旋转木马每人2元,9人要多少钱?10人要多少钱?”。我受学生

8、“数学日记”的启发,把情境变为“拿碗筷”问题:“星期天,彬彬家割稻谷,请6人帮忙。吃饭的时间到了,妈妈让彬彬准备碗筷。彬彬想了一下,他家有3个人,加上6人来帮忙的,一共有9人要吃饭。同学们帮忙算看看,彬彬要准备多少根筷子?”并增加了一个问题“彬彬正要准备,又来了一个客人。现在一共要拿多少根筷子?”又如:在教完“时、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