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模式下高考物理复习的策略构想 microsoft w

高考模式下高考物理复习的策略构想 microsoft w

ID:28274770

大小:62.54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2-09

高考模式下高考物理复习的策略构想 microsoft w_第1页
高考模式下高考物理复习的策略构想 microsoft w_第2页
高考模式下高考物理复习的策略构想 microsoft w_第3页
资源描述:

《高考模式下高考物理复习的策略构想 microsoft w》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新高考模式下高考物理复习的策略构想承载着一年一度高考物理复习教学的成与败、喜与怨,我们与新的高考复习一路同行。“新的高考模式和招生政策、‘五严’要求和‘减负增效’的教学理想、不足的课时量及学生的心理状态”等因素,使我们从事高三物理教学的同仁们不得不“背水一战”。回望往届高三:我们找尽“新题”,立足“题海”,喊哑“嗓子”,生够怨气,终不见云开雾散。想到这些,我们的物理教师们难免有点“此生归路愈茫然,无数青山水拍天”的职业倦怠感。但深究我们往届教学,对比每一届高考的效果,不难看出:传统的“教学的理念和习惯”时常影响着我们积极地行动,

2、恐惧和顾虑太多则是我们前进之大忌。在当前形势下,高三物理教学能否如愿以偿、扎扎实实,能否适应新高考的要求呢?下面结合我校2011届高三复习谈几点体会:一、六个问题:回顾以往几届高三复习,我们的高三教学有如下问题:(1)复习计划不当,程序乱。表现为:时间安排不当,前松后紧、初期过慢、后期过紧;复习无稳定的程序,学生无所适从。(2)讲课无新意,详略不得当,重结论轻过程。表现为:把复习课上成压缩的新授课,讲授不改变形式,疑点把握不准,平均用力,引不起学生共鸣,难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3)只讲概念规律的结论,不讲来龙去脉,学生理解知识不

3、深,不准确,不透彻,知识不能迁移。(4)对高考要求把握不准。表现为:个别知识点挖得过深、过难;训练题目过程理想化,且过于繁、难。如:运动学公式在复杂的情景、运算、过程中的运用。共点力平衡问题、多力作用下或复杂连接体模型中运动牛顿运动定律或向心力公式、复杂电路等问题常挖得过深、过难,但高考却从来不考。(5)解题不少,能力不高。表现为:就题论题,而不是就题论法,过分强调题目结论,压缩思维过程,不对解题思维过程进行提炼、归纳,就难以形成能力,思想方法就难以灵活迁移;题目重复过多,增加学生负担,效率不高。(6)“讲”“练”“考”“评”“

4、补”的教学环节实施不到位。二、四个目标:第一轮复习基本上都是以单元,章节为体系。侧重全面弄懂基本概念,透彻理解基本规律,熟练运用基本公式解答“个体”类物理问题。教学要求学生能较为全面地掌握了高中物理知识和规律,通过适当的练习,积累的解题经验。我们认为在这个阶段要达到“知识成体系、能力重训练、方法成套路、习惯成自然”的四个总体目标:“知识成体系”就是为学生建立各章节的知识、规律、方法形成完整、清晰的网络体系。指导学生不要好高骛远、头重脚轻;“能力重训练”就是要“精挑细选”选编符合新高考和学生能力要求的典型习题,帮助学生掌握完整的知

5、识体系和分析问题的方法体系,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培养学生解决高考各类物理问题的能力;“方法成套路”就是在高考复习中帮助学生建立并“固化”各类问题解决的思维流程。“习惯成自然”就是在教学中“持之以恒”引导学生把规范修炼成一种习惯,把认真内化为一种性格。培养学生规范、严谨的思维习惯和答题习惯。三、五个到位:要达到“知识成体系、能力重训练、方法成套路、习惯成自然”这一目的,要做好“讲”“练”“考”“评”“补”五个环节,即:(1)“讲”要突出思维过程,注重思想、方法的归纳提炼,克服“重结论轻过程”的不良习惯,引导学生注意知识点间的联系,

6、注意对思想、方法、物理模型等进行归类,逐步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2)“练”分为专题练习和综合练习两种。专题练习要有针对性,讲什么练什么,并进行改变情景、改变条件、改变设问角度的变式练习,增强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综合练习要全面覆盖单元所有知识点,“全面练,重点讲”。练习题要有所筛选,增强其针对性、应用性,要以低、中档题为主,以掌握巩固知识,提高学生物理学科能力和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为目的,避免训练盲目拔高,与学生实际水平脱节。(3)“考”是教师了解学生复习效果的主渠道之一,也是锻炼学生应试能力所必须的。该环节要注意题量、题型、背景

7、,尽量接近高考,全面考查高考要求的知识点,每章必须要进行一次45分钟检测。(4)“评”是高三复习中重要的教学环节。讲评课要以学生出错多的知识点为突破口,要分析错因,讲评要重点讲、归类讲、变式讲,不要面面俱到。(5)“补”就是通过考试发现复习中漏掉的重要知识和出现错误较多、掌握不牢的知识点,及时点拨、讲解,进行补偿性测试。四、三个加强:1、加强研读“二本一纲”:-3-在复习前,研读《新课程标准》和《教材》,研读2010年、11年《考试说明》以把握考点、课程改革的动向,掌握考试评价对考生能力要求的转变,全面掌握高考物理的内容及能力要

8、求。新教材凝聚了人类文明和人类知识的精华,具有权威性、学术性、知识性、逻辑性的特征,复习中回归教材以夯实基础是必不可少的。同时新教材更重视物理概念和规律的形成和得出过程。“如:速度图像、加速度概念、万有引力定律的导出,伽利略对落体运动的研究等等”。改变了以往教材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