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三境界

语文教学三境界

ID:28388367

大小:53.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2-09

语文教学三境界_第1页
语文教学三境界_第2页
语文教学三境界_第3页
资源描述:

《语文教学三境界》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语文教学三境界陈建忠甘肃省临夏中学731100摘要:语文教学有三个境界:一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二是“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三是“教在今天,想到明天”。三个境界决定了语文教学的三个层次,为培养“四有”新人、培养“五爱”公民,语文教师应追求最高境界。关键词:语文教学境界最高境界一、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这是语文教学的第一种境界,也是最低层次境界。语文教学中存在这样的现象,即:知识看得重,学生的能力和整体素质考虑得少;分数看得重,实际才干重视得少;对学生眼前关注得多,对将来的发展及建设者的素质要求考虑得少。语文教学中,大多数情况是教师过分注重

2、语文的工具性,片面夸大训练功能,在个别词句上下的功夫多,把文章肢解成零部件,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这是教学的误区。语文不仅仅是词法现象、句法现象、文法现象,一旦陷入文字排列组合的境地,语文就只剩下其语言功能了,也就只剩其工具性了。这样讲并不是不要训练,只是不能机械地训练。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是常用且长效的训练方法,因为句篇构成了一定的语言环境,这一语言环境就营造了某种氛围,蕴含着某种思想,表达了某种情感。如果不从篇着眼,一篇好的文章就被搞得支离破碎、七零八落了。如此下去,蕴含在文章的闪光思想不见了,启迪人的智慧消失了,感染人、凝聚人的情感没有了,语文课的单调

3、枯燥也就可想而知了。所以在教材越来越重视文学性、人文性、审美性的前提下,只有全面把握语文学科的性质,才能将灵动的、丰富的母语教得丰富多彩,才能引导学生进入语文的森林,捡拾到山珍。二、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这是语文教学的第二境界,较第一种境界有了质的飞跃,但还不是最高境界。语文教育中的技能S的是养成学生听、说、读、写等言语习惯,智能目的是积累语、修、逻、文等文化知识,实践能力与认识能力相互滲透、共冋发展,构成了语文教育的基础。语文教学有时很尴尬,学生中有一种普遍认识:老师教的不考,考的都是老师没教的。教考分离现象确实存在,但是一旦考的内容全是教

4、的内容,语文教学就会陷入死板僵化的境地,也就失去了语文教育的价值和意义。分析各种语文试题,各地高考试题,可以得出较为一致的结论:语文教育的考查越来越注重能力的考查,即学生阅读能力,分析、表达及鉴赏能力,联想、想象及创新能力的考查。语文教育应在熏陶中渗透方法的指导、滲透能力的培养,于潜移默化中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数学教学清清楚楚一条线,语文教学模模糊糊一大片”,这种说法是很形象的。语文学科犹如万花简,包罗万象,但知识的内在联系也是冇规律可循的。教师要立足于课堂,引导学生构建相关的知识体系,要善于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形成知识链,夯实语言基础,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法是很形

5、象的。语文学科犹如万花简,包罗万象,但知识的内在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教师要立足于课堂,教给学生规律,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引导学生会学、乐学。“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从另一个层面上讲,语文教学要引导学生进行广泛的课外阅读。于漪老师认为:“阅读是语文学习的生命,对一个孩子来说,他不可能有很多的直接经验,大量的是间接的经验。而阅读就是积累,是储藏,是汲取前人认识生活、认识社会、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精华,然后化为自己的经验。”大量阅读是培养和积淀学生素养的有效途径,正所谓“多读胸中有本,勤写笔下生花”。学生的语文水平能否提高,归根结底取决于学生看了多少书、看了什么书

6、和怎样看书,取决于学生写了多少文章、写了什么文章和怎样写文章。语文教师的职责就在于帮助学生去完成这项工作。三、教在今天,想到明天这就是语文教学的第三境界,也是语文教学的最高境界。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如果没有美,没有艺术,那是不可思议的。”语文教材中不少文章表现出自然环境之美、人文景观之美、社会生活之美、人物形象之美,那一人一事、一景一物都包含着一定的思想和情感。语文学科就是通过具体的语言文字、艺术形象来感染学生,陶冶学生情操。教师要引导学生深切地体验教材中渗透着的情感,并与之产生心灵共鸣,从而提高学生认识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语文应该是能力型的人文学科,能

7、力与人文是密切结合、辩证统一的。至于人文,也就是对人的教化,包括真的探索、美的追求、善的向往,以达到心灵的浄化、情感的升华、人格的完善,为人性的自由全面发展开拓了无限可能性。当然,没有纯粹的语文能力,也没有纯粹的人文教化,如果说能力性是语文学科的基础,是桨,人文性就是语文学科的价值取向,是舵。只冇桨、舵配合,才能使这搁浅太久的巨轮驶向辽阔的海洋。语文教材越改越好,好在它的人文性越来越强,好在其审美价值越来越高。作为语文教师首先要爱语文,爱真善美,要实现“以真理育人,以真诚待人,以真人育人”,使学生理解、坚信老师所讲的东西。只有教师自己真“信”了、真“化”了,才能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