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有效练习设计》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有效练习设计》

ID:28692021

大小:38.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2-13

上传者:U-745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有效练习设计》_第1页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有效练习设计》_第2页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有效练习设计》_第3页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有效练习设计》_第4页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有效练习设计》_第5页
资源描述: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有效练习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有效练习设计》课题实验方案一、问题提出2009年4月,我校确定了《创新校本教研制度的实践与研究》为实验课题,历经两年的摸索与实践,现被确定为省级重点实验课题。两年来,我们在充分学习与论证的基础上,建构了“提出学习目标——展示学习成果——激发知识冲突——运用检测知识——学习分层评价”的“发展式”教学模式,得到周边县、市区同行的肯定和效仿。在实验中,我们团队在“1+1>2作业设计”上进行了深入的探究与研讨,得到一线教师的充分肯定,学校为了把这项工作做深做透,决定确立《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有效练习设计》为实验子课题,进行更深入的探究。新课标提倡给学生足够时间和空间,让他们自己发现并研究问题,在同样时间内既要给予学生充足的研究时间,又要使学生能够高效地掌握知识要点,有效的练习设计就显得至关重要了。目前我校小学数学课堂练习设计中主要存在的问题有:一是重复训练多;二是训练时没遵循“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的规律;三是训练内容缺乏整合,泛泛而练;四是训练对象“一刀切”,学生个性未能得到张扬。鉴于此,我们确立了“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有效练习设计”的课题,旨在通过研究,转变以往的练习观,增强效率意识,从“有效”入手,使学生学得既扎实又轻松,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减负增效”。二、课题界定练习的有效设计是指将练习的针对性、反馈性、复习性、探究性、实践性等融为一体,以期让学生能不断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效巩固所学的知识,克服知识被遗忘的现象,能自主探究新知,并将所学的知识用于生活实践,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形成整理与总结知识、反馈与分析信息、监控认知活动进程的习惯,培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三、理论依据1.元认知理论美国心理学家弗拉维尔提出的元认知理论,认为人对自己认知活动具有自我意识和自我调节。就是以主体及其活动为意识对象,根据教学活动要求,选择适宜的策略,监控认知活动进程,不断反馈和分析信息,及时调节自己的认知过程,坚持或更换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手段。2.艾宾浩斯遗忘规律德国著名的心理学家艾宾浩斯5 发现的记忆遗忘规律,认为输入的信息在经过人的注意过程的学习后,便成为了人的短时记忆,但是如果不经过及时有效的复习,这些记忆过的知识就会被遗忘。而经过了及时有效的复习,这些短时的记忆就会成为人的一种长时记忆、永久记忆,从而在大脑中保持着很长的时间。3.有意义学习理论有意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的过程即新旧知识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过程。有意义学习是一种以思维为核心的理解性的学习,其特点是学生全身心的投入,包括身与心、认知与情感、逻辑与直觉等都和谐统一起来,其结果既是认识和能力的发展,又是情感和人格的完美。4.新课程教学理念其核心理念为:“以学生发展为本”“师生在新课程改革中共同成长”。通过转变教与学的方式,提高教学的有效性,赋予学习以学生精神成长的意义等等。有效练习设计,作为教学理念、理论转化为有效教学行为和实践的中介,是对教学过程的评价系统设想和具体策划的过程。因而,新课程对传统意义上“以知识技能掌握为中心”的教学设计提出了挑战,呼唤课堂教学中有效练习设计的创新。四、研究内容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学的成效与练习的成效有很大的关联。本课题研究着重从“一线四点”上,其主要是指以教师的备课、上课、评估为主线,通过对兴趣、体验、实践、评价等方面探索出一条行之有效的方法,真正发挥练习的功效,让学生在课堂练习中体验学习的快乐与成功。1.备课中教师如何进行练习的优化设计研究优化练习设计是减轻学生负担,提高教学效率的有效举措。好的练习设计是成功练习的前提。设计练习要注意:①围绕重点,精选习题;②由易到难,呈现题组;③形式灵活,题型多变。习题可以自编也可摘选,但都应围绕重点展开,不能贪多求杂,确保练习的趣味性和有效性。习题题型也要多变,封闭题型与开放题型、填空题型与选择题型、顺向题型与逆向题型、专项练习与综合练习、编题与解题等,均应根据练习需要而灵活把握。2.课程教材“练习”的应用价值研究“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我们要充分利用新教材中“读一读”、“想一想”、“做一做”、“试一试”5 等内容,积极主动地对课程进行适当的修正和调适,创造地对教材上的练习进行还原和再创造。通过一题多用、一题多变、一题多解等使学生举一反三,使它更具有生活性和实践性,更贴近学生的生活,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应用意识,从而提高练习的效率。3.错题资源的利用价值研究“学习是一段充满坎坷和充满艰辛的情感历程”。在教学中,面对学生作业中的错题,我们不能无奈地、被动地采取“错题——改正”这样单一循环的方式,而应该以研究者的角色,以积极的态度,因势利导,让错题成为引导学生进行再度探究的学习资源,成为教师反思自己教学得失的载体。当学生出现差错时,教师不仅要让学生感受失败的苦涩,更重要的是帮助学生创造再次体验成功的机会,让学生经历“在学习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建立自信心”这样的过程,让教学中错误的资源也生成“精彩”来,使练习教学成为学生情感律动、生命成长的舞台。五、基本做法以课堂为现场、以教学为中心、以学生为主体,以校本教研为主,并根据研究内容,选择有效的科研方法,如文献法、调查法、实验法、案例研究法、个案分析及行动研究等方法。在教学实践中通过案例学习、反思、分析研究,提高课题研究的质量。1.开展网络教研活动。利用教师博客、QQ群、学校网站等网络教研平台,进行总体课堂练习早设计、早准备,认真开展好网络交流平台,组织实验教师在一学期内必须设计一单元有效练习题并上传到个人博客供教师学习、参考。2.实验教师每阶段要上一节有效练习设计研讨课,确保课堂练习时间不少于15钟,根据阶段研究重点进行重点设计、重点分析,每次研讨过后,进行低效与高效练习案例比对分析。3.每个月开展一次学生错例诊断会,针对尖锐问题进行研讨活动。4.在实验中不断分析、总结,探索了一套有效练习设计的好方法、好策略。六、研究目标1.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引领教师围绕课题研究、学习、思考与实践,寻求课堂教学有效练习设计的方式和方法,在“专家引领”和“同伴互助”中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2.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促进学生在各种新情境、新条件下灵活运用已学的知识,能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达到灵活迁移。让学生在学习和运用的过程中具有自我评价、自我总结的能力。3.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总结小学数学课堂有效练习设计的教学模式。5 4.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教师有解决新困惑的勇气和本领,让教师充分认识到有效练习所发挥的功效。从而推动学校的教学研究工作走向科学发展、特色发展、可持续发展的科研轨道。七、实验进程(一)准备阶段(2011年9月—2011年10月)1.组建课题组,召开开题会,形成实验方案。2.完善课题方案,完成课题申报、立项。3.培训课题成员,做好实验准备。(二)实验阶段(2011年11月—2012年7月)第一步:(2011年11月—2011年12月)调查分析,提出问题,制订对策。1.组织实验人员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学习效率、低效学习个案进行前期测量,形成研究数据,建立研究档案。2.开展实践性研究,经常交流、研讨,积累阶段成果。做好中期评估,调整并明确下期研究工作。3.开展案例分析、教学设计、撰写经验小论文活动。第二步:(2012年1月—2012年2月)尝试验证,调整完善,探索形成策略1.课例研讨,深入调查。①备课中着重研究如何设计有效练习,有何效果?②听课时着重研究教师如何进行有效练习的,比对优劣。③议课时围绕“怎样的教学设计才是有效的?”这一问题进行。2.调整完善,形成教学策略。尝试写出相关的论文。3.收集积累学生个人小档案及自己教案和单元检测卷,分析本班及同年级班的数学成绩。第三步:(2012年3月—2012年5月)以点带面,横向辐射,总结推广成果1.组织实验教师开展教学研讨和送教下乡,推广研究成果,收集信息反馈。2.开会讨论、比较、分析三阶段课的差异和变化。具体做法:①学生课前测试与分析②课堂的现场录像、观察与分析(课堂时间分配与分析、课堂提问情况与分析、练习设计与效果分析)③学生课后测试与分析④同伴调查访谈与分析⑤教师课后自我反思⑥分析问题原因和寻找对策⑦重复5 ①——⑥的步骤⑧形成课例分析的报告。(三)总结阶段(2012年6月—2012年7月)1.分析研究资料,完成课题研究报告。2.进行总结提炼和实验成果的评估,撰写结题报告和课题论文,提交课题组鉴定、验收。3.认真总结,开结题会,做好表彰工作。八、预期成果1.构建“有效教学练习设计”课堂模式。2.形成“高效数学练习设计”题库。3.汇编论文集。4.学生初步学会自己出练习、出练习试卷的习惯。九、条件保证1.课题组老师都是学校教学骨干,教学基本功扎实,科研意识强,教育教学研究能力强,有实干精神和吃苦耐劳的精神。坚强的科研队伍为课题研究提供了强有力的保证。2.本课题得到了学校领导的重视、关心和支持,为课题的开展奠定了物质基础。十、课题机构课题组顾问:卓和平张海生赖礼锋吴绍晋课题指导组:郑德忠卢国标颜建能杨德灿赖秀纯课题组组长:罗耀辉课题副组长:苏华旺陈文魁黄清兴罗美花郭新克课题负责人:苏来栩课题组成员:林长太徐淑卿黄彩虹胡淑华苏双荣黄琼玉王丽红陈建峰徐志新黄民忠苏长庚林天兴李开通李德萍黄琼珍林荣臻王长顺陈晓安赖劲松黄诗谋陈利建颜彩玲毛玉华林燕山5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