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别革命论之再批判.doc

告别革命论之再批判.doc

ID:29008338

大小:54.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2-15

告别革命论之再批判.doc_第1页
告别革命论之再批判.doc_第2页
告别革命论之再批判.doc_第3页
告别革命论之再批判.doc_第4页
告别革命论之再批判.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告别革命论之再批判.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告别革命”论之再批判赵康太作者简介:赵康太(1955-)男,陕西黄陵人,海南大学教授,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海南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海口,570228)摘要:二十世纪的中国革命是中国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必然体现。任何告别革命的企图,都有可能否定历史的真实、否定现实的社会制度。革命有“风暴横扫”式和“比较平静”式两种。选择改革,还是选择革命,应根据国情和社会发展需要考虑。既然改革也是革命,告别革命也就意味着告别改革。假革命之名而逆历史潮流而动的所谓的“革命”并不是真正的革命。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就必须既坚持和发扬革命精神,又坚持和开展意识形态领域的正常思想

2、交锋。“告别革命”论也违反了文艺创作和审美思维的规律。任何用和谐理念来否定革命的观点其实都是对历史唯物主义的背叛。关键词:告别革命论再批判自从李泽厚与刘再复在海外以《告别革命》李泽厚、刘再复.告别革命[M]∥香港:香港天地图书公司,2004.本文所引观点均出自该书,不一一注明出处.为题出版二人对话录以来,“告别革命”便成为一个时尚词汇流行于海外华人学术界。近年来“告别革命”论已经演变为一种社会思潮,广泛存在于整个人文社科领域。对于“告别革命”论,国内学术界的评价大体呈现为两极性回应。一种回应是,“告别革命”就是否定革命、否定中国革命历史、否定中共党史、否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另一种

3、回应则是,“告别革命”体现着与时俱进的精神,体现着对历史的反思和对现实的思考。更有一些人在评价“告别革命”论时,或者远离作者原意,或者借机公开否定革命,或者回避革命。虽然对于“告别革命”论已经有不少文章批判,但我们认为时下的批评现状远远不够。恩格斯早就指出:“仅仅宣布一种哲学是错误的,还制服不了这种哲学。”恩格斯.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M]∥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219.因此,我们需要积极的政治批评,但更需要在理论联系实际的前提下,对这一问题作实事求是的评判,而不应简单否定,或盲目跟风。批判,不是彻底否定或干脆不理,,而是其本来的意

4、义上的“扬弃”。一、二十世纪的中国革命符合历史发展规律。任何告别革命的企图,都可能否定历史的真实、否定现实的社会制度。解决今天中国的社会发展问题,必须坚持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基本经验,而不能靠“告别”革命来完成。在《告别革命》中,李泽厚和刘再复虽然也说他们“并不是简单地反对或否定过去的革命,”但他们明确地宣称:“我国二十世纪就是革命和政治压倒一切、排斥一切、渗透一切甚至主宰一切的世纪。二十世纪的革命方式确实给中国很深的灾难。”他们还说:“我们希望通过告别,能在新旧世纪之交时,放下二十世纪最沉重的包袱,也就是‘革命神圣’、‘革命必然’、‘革命天经地义’等观念的包袱。”“为了十二亿人

5、要吃饭,不论是何种名义,都不能再‘革’了”。什么是革命?这在中国本来不是一个问题。从词源上分析,Revolution,原为拉丁文,英文意指革命、变革,回转、旋转、转数,周期等。由此分析,该词主要用来表示具有规律性和周期性的社会变革。它与中国古已有之的“革命”含义接近。《易传·革卦》云:“天地革而四时成,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革之时义大矣。”《易传·革卦》当西方现代意义的革命概念传入中国后,现代中国的革命观念不再等同于中国历史上改朝换代的变革,而是融入了民主、自由、平等和独立等社会理想。当邹容在《革命军》中宣示:“革命者,天演之公例也。革命者,世界之公理也。革命者,争存争亡过度

6、时代之要义也。革命者,顺乎天而,应乎人者也。革命者,去腐败而存良善者也。革命者,由野蛮而进文明也。革命者,除奴隶而为主人者也。”邹容.革命军[M]∥冯小琴,译注.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年:8.时,革命一词已经成为中国人民遵循历史发展规律的“公理”和实现民族图存、变革社会的时代“要义”了。为什么在二十世纪的中国必须革命?因为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以及社会发展中的各种社会矛盾日益积累和聚焦,解决这些社会矛盾的出路,除了革命已经别无选择。先进的中国知识分子也曾致力于社会改良的探索,但一次次的努力都以失败而告终。面对外来侵略和反动统治,要争取民族独立,实现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中国人民只有

7、选择革命。代表这种选择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道路,最终彻底、完整、合理地解释和解决了中国的社会问题,为中国社会找到了科学发展的道路。这就是二十世纪的中国历史的真实。正如邓小平指出的:“历史告诉我们:中国走资本主义道路不行,中国除了走社会主义道路没有别的道路可走。一旦中国抛弃社会主义,就要回到半殖民地半封建杜会,不要说实现‘小康’,就连温饱也没有保证。”邓小平.用中国的历史教育青年[M]∥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206.虽然在革命过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