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ID:30558767

大小:103.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2-31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_第1页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_第2页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_第3页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_第4页
资源描述: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摘要:心理健康是现代健康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现代健康教育的主题。在初中数学教学实践中,从心理学、教育学的角度分析学生的心理特点,因材施教,恰当地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数学教学中,对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有着积极的意义和作用。  关键词:心理健康;渗透;课堂教学  良好的心理健康有助于个人潜质的发挥及学习、工作效率的提高,结合多年数学教学的实践经验,结合数学教学特点谈几点想法和做法:  一、注重教学目标渗透心理教育  教学目标是教学的方向,决定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等实施效果。心理健康教育

2、融入数学教学目标之中,是实现学科教学渗透的前提条件。  第一,制订教学目标要注重挖掘其内在规律性。如初中数学勾股定理,据史记载,我国对该项的发现和证明,比西方国家要早四五百年。对此,教师可以这样设定教学目标:通过学习勾股定理,感受祖国文化的悠久历史,教育学生用功学习,努力使祖国文明发扬光大。  第二,要充分了解所教班级学生的心理状况,了解学生心理的共性和个性,有针对性地设定心理健康教育目标。不要“一刀切”4,应该因材施教,因势利导。教学目标的实施,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要求也有所不同,应针对性地因具体情况不同而灵活施行。数学教学目标渗透

3、心理健康教育,不是径直外露的形式,而是潜移默化的融合。  二、课堂是数学教学的阵地,通过课堂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在数学课堂上,每一步教学环节的拟订和实施都要适应学生的心理水平,要根据学生认知发展水平的轨迹进行教学,这样恰恰满足了心理健康教育的要求――在学生获得知识与能力的同时,学生的心理素质也受到训练,原有的心理认知水平也得到提高,从而达到“润物细无声”的良好教育效果。  1.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数学是一门具有高度抽象性和严密逻辑性的学科。学生难于理解题意,容易对数学失去兴趣。教师要在课堂活动中创设情境,提供机会,启

4、发引导学生获得学习的成功,增强学习兴趣和信心。因此在教学中我抛开自己原有的设计思路,站在学生的角度考虑,他们喜欢什么,愿意学什么,怎样学习他们才能在最短的时间接受,从而让他们尝到收获的喜悦,经过深思熟虑后再精心编写教案,针对实际授课,发挥了学生的潜能,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觉得教师和他们离的很近,教学活动得以开展。  2.动手操作,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4  初中生普遍具有好奇心。学生往往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求知欲比较强。教师要在课堂活动中创设情境,提供机会,启发引导学生获得学习的成功,增强学习兴趣和信心。我在教学中充分注意到这点,

5、如让学生通过动手画、拼、剪等方式将枯燥的书本知识变为有趣的、直观的画面,当学生发现通过自己的动手操作,成功完成任务时,成功的喜悦刺激强化了主动学习的过程,从而激发了学生进一步探索新知识的愿望。直观教学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易于接受新的知识。学生感到直观易懂没有压力和困惑,心理健康教育同样水到渠成地获得良好效果。  3.精心设计作业,发展学生的学习兴趣  自信心是成功的基石,是一种可贵的心理状态,它能将人的一切潜能充分调动起来,让主动性得到充分发挥,并达到最佳状态。但学生的自信心在不同程度也存在着差异,这差异主要表现在学习和其他各

6、种活动中。如:每个学生的学习基础不同,家庭教育背景也不同,同样的作业练习布置下去达到的效果也不一样。  作业练习设计得好,不仅可以把学生所学到的数学知识转化为技能、技巧,更能够激发学生的数学兴趣。  三、教师的言谈举止会对学生的心理产生重大的影响,利用教师的言行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教师对教学工作高度负责,深入钻研教材教法,讲课的时候能全身心地投入,就会获取全体学生在心理上的认可和配合,促使学生心无旁骛地投入学习。教师的一个微笑、一个亲切的动作、一句赞扬的话,都会使学生情绪振奋,学习兴趣油然而生。所以,教师要善于挖掘他们的优点,

7、适时加以表扬,缓解他们的心理压力,消除不良情绪,让他们伴随着快乐的情感体验来参与学习过程,提  高学习效率。4  总而言之,初中数学教学过程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是开展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内容。实践证明,学科教学都要从学生的心理需要出发,充分挖掘课本里心理健康教育因素,努力使学生的心理健康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只有重视学生健康心理品质的培养,才能促进学生全面的发展,使他们成为具有主动性、竞争性和创造性的有用人才!  参考文献:  [1]张晨怡.小学生的衣着[J].金色少年,2008(4).  [2]胡群芳.浅谈根据小学生心理特征培养学

8、习语文的兴趣[J].教育教学论坛,2011(28).  [3]杨勇.如何激发小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J].新课程(中),2011(06).  [4]郑琰,罗品超.广东省高中生心理素质现状调查[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7(0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