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无症状hbv携带者肝穿刺组织学研究

慢性无症状hbv携带者肝穿刺组织学研究

ID:30651186

大小:17.12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1-02

慢性无症状hbv携带者肝穿刺组织学研究_第1页
慢性无症状hbv携带者肝穿刺组织学研究_第2页
慢性无症状hbv携带者肝穿刺组织学研究_第3页
慢性无症状hbv携带者肝穿刺组织学研究_第4页
资源描述:

《慢性无症状hbv携带者肝穿刺组织学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从本学科出发,应着重选对国民经济具有一定实用价值和理论意义的课题。课题具有先进性,便于研究生提出新见解,特别是博士生必须有创新性的成果慢性无症状HBV携带者肝穿刺组织学研究【关键词】肝炎病毒我国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众多,乙肝病毒HB-sAg阳性者高达10%~20%,其中大多数为慢性无症状HBV携带者。我院自XX年6月~XX年5月对52例ASC进行了肝穿刺活检,以了解病理组织学变化与临床的关系。  1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本组52例均来自XX年6月~XX年5月我院的门诊病人。男38例,女14例。年龄9~39岁,平均24岁。除临床体检外,均进行了肝功能及乙肝病毒标志物、HBV-DNA的检

2、测。ALT正常44例,ALT异常8例;HBsAg、HBeAg、HBcAb阳性44例,HBsAg、HBeAb、HBcAb阳性8例;HBV-DNA拷贝数在/ml之间。全部病例符合XX年西安全国病毒性肝炎会议制订的诊断标准[1]。  1.方法所有病例常规消毒局麻后在彩超定位实时引导下使用日本八光公司生产的16G肝穿针穿刺活检,所取肝组织长度在~之间。用10%福尔马林液固定后包埋、切片、染色,进行光镜检查。课题份量和难易程度要恰当,博士生能在二年内作出结果,硕士生能在一年内作出结果,特别是对实验条件等要有恰当的估计。从本学科出发,应着重选对国民经济具有一定实用价值和理论意义的课题。课题具有

3、先进性,便于研究生提出新见解,特别是博士生必须有创新性的成果  结果  按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中组织学诊断标准,根据肝小叶内及汇管区炎症、组织结构改变及纤维化程度,诊断为轻度慢性肝炎30例:肝细胞变性,点、灶样坏死,汇管区少量炎症细胞浸润,局限性碎屑样坏死。中度慢性肝炎10例:汇管区炎症明显,伴中度碎屑样坏死,小叶内部分融合坏死。另一类为轻微病变6例:肝细胞肿胀,水样或气球样变,散在点状坏死,汇管区无炎症反应。肝组织正常或无明显改变者6例。  讨论  慢性无症状HBV携带者实质是一个范围广的群体,有较复杂的内涵,病毒有不同的复制状态,宿主处于不同的感染时期,因而处于不同的免疫状态[2

4、]。ASC常持续数十年,经历过不同的阶段,有的处于稳定的病毒高复制期;有的不久前有过炎性活动而不自觉,实际上是慢性肝炎的恢复期;有的已发生e抗原的血清转换,已是感染的静止期[3,4]课题份量和难易程度要恰当,博士生能在二年内作出结果,硕士生能在一年内作出结果,特别是对实验条件等要有恰当的估计。从本学科出发,应着重选对国民经济具有一定实用价值和理论意义的课题。课题具有先进性,便于研究生提出新见解,特别是博士生必须有创新性的成果。本组病例中最多见的是局限性坏死,即散在的点状坏死,常伴淋巴细胞浸润,汇管区少量炎症细胞浸润,局限性碎屑样坏死,肝细胞中可检出毛玻璃样细胞,小叶其余部分正常,组

5、织学诊断为轻度慢性肝炎占%;另有%的病例出现肝细胞肿胀,水样变成气球样变,汇管区无炎症反应。处于这一时期的ASC病毒多高水平复制,血清HBV-DNA保持较高水平,且HBeAg阳性,反映病毒复制活跃,但组织学变化较轻。%的病例汇管区炎症明显,可有部分界面炎症,伴中度碎屑样坏死,小叶内部分融合坏死。临床资料发现ALT增高或随访中发现曾有ALT增高,即发生了慢性乙型肝炎,组织学诊断为中度慢性肝炎,血清ALT水平常与肝组织学病变一致[5]。此期经过病变活动,肝内病毒水平降低,处于慢性肝炎的恢复期。此外%病例肝组织学正常或无明显改变,此时期HBeAg多阴性,HBeAb阳性,HBV-DNA低水

6、平复制。  本组资料表明,ASC是一组以轻度病变为主的慢性肝病。无症状的HBV携带者尽管部分病例ALT一过性异常,但与ALT正常者对比,组织学无明显差异,按肝病病理诊断标准,本组中有%病例有组织学改变,部分可为轻度或中度肝炎,而临床上无症状及体征。因此,要重视对ASC的随访观察,定期进行肝功能、乙肝病毒标志物及肝组织学的检查,及时采取针对性治疗措施。课题份量和难易程度要恰当,博士生能在二年内作出结果,硕士生能在一年内作出结果,特别是对实验条件等要有恰当的估计。从本学科出发,应着重选对国民经济具有一定实用价值和理论意义的课题。课题具有先进性,便于研究生提出新见解,特别是博士生必须有创

7、新性的成果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学分会、肝病学分会.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中华肝脏学杂志,XX,8:324-329. 骆抗先.乙型肝炎―基础与临床,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XX,315-326. 张泰和,钱源澄,李锡寿.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无症状携带者肝穿刺组织学的研究.中华内科杂志,1985,24:338.梁炽森,骆抗先,王昌才,等.慢性HBV无症状感染者病毒复制状态与肝组织病变的关系.中华医学杂志,1987,67:560. Dragosi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