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析徐志摩与余光中的诗歌创作

简析徐志摩与余光中的诗歌创作

ID:30985620

大小:108.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1-05

简析徐志摩与余光中的诗歌创作_第1页
简析徐志摩与余光中的诗歌创作_第2页
简析徐志摩与余光中的诗歌创作_第3页
简析徐志摩与余光中的诗歌创作_第4页
简析徐志摩与余光中的诗歌创作_第5页
资源描述:

《简析徐志摩与余光中的诗歌创作》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简析徐志摩与余光中的诗歌创作  [摘要]在中国诗歌史上,余光中和徐志摩都是及其重要的诗人,研究他们的诗歌对于中国诗歌史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徐志摩是二十世纪初的伟大诗人,他的诗歌对于后来余光中的诗歌创作有着重要意义。徐余两人同是浪漫主义诗人,他们的诗歌在思想主题、结构形式和比喻意象方面有着相似之处。  [关键词]爱情;浪漫;中西融合  徐志摩和余光中两人同有过出国留学的经历,并且两人的留学经历都对他们的诗歌创作有着极深的影响,他们的诗歌兼具浪漫和中西融合的特征。徐志摩和余光中两人的诗作在思想主题、结构形式、意象比喻等方面存在共同之处。  一、徐志摩与余光中诗歌之爱

2、情主题  徐志摩是二十世纪初追求浪漫主义和理想主义的诗人,他的诗歌常以“爱,自由,美”为主题。徐志摩曾留学英国,开放、包容的环境使得徐志摩对爱情的追求更加奔放自由。余光中的爱情是与他的妻子范我存紧紧联系在一起。余光中在美国留学的两年时光,更是创作大量诗歌来表达对妻子的思念。  1、“爱,自由,美”是徐志摩诗歌创作最主要的话题  徐志摩的诗歌作品中,有大量描写爱情的诗歌,这些诗歌展现了绘画美、音乐美和建筑美的三美风格。仔细品读可大致包括以下几种。7  第一,第一类是以《我来扬子江边买一把莲蓬》、《恋爱到底是怎么一回事》为代表的爱情诗。这一类诗歌特点是直抒胸臆,感情

3、表达热烈真挚。在《我来扬子江边买一把莲蓬》中,诗人直呼爱人昵称“小龙”,并通过莲蓬这一意象,将心中对爱人的思念和爱意表达出来,用莲蓬的生物结构一层层分析了自己思恋的程度。  第二,另外一类是在诗歌中通过一系列故事情节的演进,表达一种激烈而充满热情的爱恋。《翡冷翠的一夜》中,就出现了天堂、地狱、生和死这些激烈的表达。《翡冷翠的一夜》是由恋人的走引发的一系列猜想和情感的波荡起伏过程。天堂、地狱、哪里都可以去,只要有恋人厮守相伴。这一整首诗由分离展开然后窜起情感的升温,最后回到离去的现实事实中,使得“情”的表达热烈浓郁。  第三,第三类是将爱情融入美好的自然事物中,通

4、过意象手法表达对爱情的向往和赞美。较为典型的作品如《雪花的快乐》,诗人在追寻爱情的途中将自己比拟成一朵美丽的雪花。又如在《偶然》中将自己比作一片云,这片云的相遇就是美好爱情的开始。  2、余光中温情细腻,化欧化古的情诗分析  在余光中的诗歌创作中,也有大量追求和赞美爱情的诗歌,欧美文化的接触使徐余两人都对人性的美好有着直接的表达和向往。其中化欧化古的诗句表达是余光中的情诗特色。  第一,以《等你,在雨中》为代表的情歌。7  《等你,在雨中》可称余光中爱情诗歌的代表作,这一首诗运用化古句式,情感表达更加细腻和柔美,有中国古典诗词的凄美婉约。诗中第一段的第二句话则就

5、用到“蝉声沉落,蛙声升起”,这句话明显是中国古诗的对仗手法;诗中最后三段还用到“采莲”、“吴宫”、“小令”、“姜白石”等古典诗词意象和典故,这些表达技巧都是余光中诗歌的独有特色。这首诗名曰“等你”,但全诗只字未提“等你”的焦急和无奈,而是别出心裁地状写“等你”的幻觉和美感。徐志摩的《“两尼姑”与“强修行”》也是运用化古形式,诗歌中大多数诗句都是中国古典诗词结构。  第二,以《珍珠项链》为代表的晚年情诗。  在余光中晚年时期,他对妻子的情感则转化成相依相偎的不渝之情,这种变化在诗歌中可以看出,经典诗歌如《珍珠项链》、《三生石》、《私语》等。《珍珠项链》是余光中写于

6、一九八六年的诗歌,为纪念与妻子的三十周年结婚纪念日而作,那个时候的余光中已达58岁,在诗歌写作风格和表达技巧上都日趋成熟稳重。  徐志摩的情诗是热烈且表达真挚直白的,如《翡冷翠的一夜》。而余光中的情诗则更多是温婉朴实,像莲一般纯洁无暇,如《等你,在雨中》。两人的情诗同时又有着共同的表达主题对“爱,自由,美”的追求。  二、余光中与徐志摩诗歌之结构形式  1、诗歌的欧化结构  徐志摩和余光中两人的诗歌大多都是中西文化结合的浪漫主义诗歌,欧化结构的运用在他们的诗歌中屡见不鲜。  徐志摩的新诗在句法上深受欧化语言的影响。《偶然》就是徐志摩诗美追求历程中具有“转折”性意

7、义的一首小诗。这首诗是以整齐柔美的语言来写,仔细研究就会发现《偶然》中诗句语言的欧洲渊源。“7在你的波心”与“在黑夜的海上”的诗句分别出现在动词“投影”和“相逢”后,置于句末,属于欧洲语言中的副词短语。而传统的汉语则将副词短语置于动词前,说成“偶尔在你的波心投影”与“你我在黑夜的海上相逢”。欧化结构同样也是余光中调整诗歌结构形式的一种有效形式。《天狼星》就是其中一首具有代表性意义的诗歌。他利用长句组诗,即把一个长句分割为数个短句,组合为一首小诗,他称之为“一种从头到尾一字不断的诗体”。同时,他还模仿西文句式结构进行创作,在《当我死时》一诗中,整首诗的句式近似洋腔

8、,一行诗句在中间又分为几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