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五:把握线索

考点五:把握线索

ID:31011428

大小:108.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1-05

考点五:把握线索_第1页
考点五:把握线索_第2页
考点五:把握线索_第3页
考点五:把握线索_第4页
考点五:把握线索_第5页
资源描述:

《考点五:把握线索》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考点五:把握线索  【常考题型】  线索是贯穿文章始终的脉络,文章往往通过线索将表现中心的材料联珠缀玉般地交织起来,使文章的各个层次贯通弥合,形成一个严密的整体。就把握线索这一考点来说,主要考查学生“理清文章思路,理解文章主要内容”的综合能力,具体考查学生在理清线索、文意把握、要点概括等方面的表现。本考点考查的主要题型有:1.找出并确定文章的要素;2.概括文段的主要内容;3.找出文章线索;4.判断写作顺序;等等。  【解题策略】  线索的选定往往取决于主题表达的需要,所以理清文章线索,便于从整体上

2、把握文章内容及理解文章主题。要理清线索,首先要明确常见的线索形式:时间线索、空间线索、人物线索、事件线索、事物线索、感情线索等。其次,在解题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认真阅读选文,从整体上进行感知,看文章重在写人、记事,还是绘景,明确主要内容;  2.理清各段落间的关系,看文章采用的是怎样的结构,段落间如何衔接照应,有没有明显的表明线索的语言标志;  3.参考常见的线索类型,结合对文章的整体理解,明确文章采用了怎样的线索;7  4.认真审题,揣摩题目的考查要求,结合题目对文章的相关内容深入思考,

3、深刻理解,具体作答。  【例文展示】  我有一个梦  文/张晓风  我有一个梦,我不太敢轻易地把这梦说给别人听。  近年来,我有机会参观一些耗资数百万或上千万的自然科学实验室。明亮的灯光下,不锈钢的颜色闪烁着冷然且绝对的知性光芒。令人想起伽利略,想起牛顿,想起历史回廊上那些伟大耸动的名字。实验室已取代古人的孔庙,成为现代人知识的殿堂,人行至此都要低声下气,都要“文武百官,至此下马”。  人文方面的教学也有这样伟大的空间吗?有的。英文教室里,每人一副耳机,清楚的录音带会要你把每一节发音都校正清楚,电

4、视画面上更有生动活泼的镜头,诱导你可以做个“字正腔圆”的“英语人”。  每逢这个时候,我就暗自叹息。我梦想在这号称为中国的土地上,除了能为英文、为生物、为化学、为太空科学设置实验室之外,也有人肯为国文设置一间讲坛。  我梦想有一位国文教师在教授“好鸟枝头亦朋友,落花水面皆文章”的时候,窗外有粉色羊蹄甲正落入春水的波面,苦楝树也刚好传来鸟鸣,周围的环境恰如一幅舞台布景板,处处笺注着白纸黑字的诗。7  教室里,沿着墙,有一排矮柜。柜子上,不妨放些下课时可以把玩的东西。一幅竹子搁臂,凉凉的,上面刻着诗。

5、一个仿制的古瓮,上面刻着元曲,让人惊讶古代平民喝酒之际也不忘诗趣。一把仿同治时代的茶壶,肚子上面刻着一圈二十个字:“落雪飞芳树,幽红雨淡霞。薄月迷香雾,流风舞艳花。”学生正玩着的时候,你可以告诉孩子们这是一首回文诗,全世界只有中国的语言可以做的回文诗。而所谓的回文诗,你可以从任何一个字念起,意思都通,而且都押韵。如果找到好手,也可以用牛肩胛骨做一块仿古甲骨文,所谓学问,有时固然自苦读中来,有时也不妨从玩耍中得来。  墙上也有一大片可利用的地方,拓一方汉墓石,如何?跟台北画价动辄十万相比,这些古物实

6、在太便宜了。那些画像砖之浑朴大方,令人悠然神往。  如果今天该讲岳飞的《满江红》,何不托人到杭州岳王坟上拓一张岳飞真迹来呢?今天要介绍“月落乌啼霜满天”吗?寒山寺里还有俞樾那块诗碑啊!如果把康南海的那一幅比照来看,就更有意思,一则“古钟沦日史”的故事已呼之欲出。杜甫成都浣花溪的千古风情,或诸葛侯祠的高风亮节,都可以在一幅幅挂轴上留下来。  你要让年少的孩子去吃麦当劳,好吧,由你。你要让他们吃肯德基?好,请便。但,能不能,在他年少的时候,在小学,在中学,或者在大学,让他有机会坐在一间中国式的房子里。

7、让他眼睛看到的是中国式的家具和摆设,让他手摸到的是中国式的器皿,让他――我这样祈祷应该不算过分吧――让他忽然对自己说:“啊,我是一个中国人!”  音乐有教室,因为它需要一个地方放钢琴。理化有教室,因为它需要一个空间放仪器。那么,容不容许辟一间国学讲坛呢?这样的梦算不算狂妄呢?如果我说,教国文也需要一间讲坛――7那是因为我有一整个中国想放在里面啊!  我有一个梦!这是一个不忍告诉别人,又不忍不告诉别人的梦啊!  (摘自《张晓风散文精选》,有删改)  【思考练习】  1.文章反复写到“我有一个梦”,在

8、结构和内容上有何作用?  2.读了这篇文章,你有怎样的感受?  【解题策略】  第1题重在考查标志性语句在文中的作用。解答本题,先要认真阅读文章,从整体上把握文章结构与内容上的特点。其次,要梳理文章组织材料的常用方法,并体会它们之间的不同特点。最后,结合本文的行文思路和主要写作意图,从结构和内容两方面加以分析,作出准确具体的回答。  第2题考查的是读者的阅读感受,而这一感受是建立在对文章内容整体感知基础上的。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已经明确了文章以“我有一个梦”为线索,并反复突出了国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