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诗歌教学培养审美能力

改革诗歌教学培养审美能力

ID:31341222

大小:54.62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1-08

改革诗歌教学培养审美能力_第1页
改革诗歌教学培养审美能力_第2页
改革诗歌教学培养审美能力_第3页
资源描述:

《改革诗歌教学培养审美能力》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改革诗歌教学培养审美能力诗歌是一门抒情的艺术。没有情感,诗歌就没有生命。情感是诗的命脉。也只有用饱和激情熔铸起來的形象,才具有真止的审美价值。欣赏诗歌从本质上讲是情感体验式的,阅读者耍走进诗人的情感世界,就得借助诗歌的语言形式,体会诗歌的意境。因此,我们现在的中学新诗教学中,对新诗的鉴赏贯彻不力。教师只是简单地要求学生朗读,据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的精神,初中语文现代诗歌教学要培养学生的读诗兴趣,理解作品的思想感情内涵,提高诗歌的鉴赏能力。那么,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如何将这些内容落实到位呢?一、要把握好

2、节奏新诗是一种独特文体,具有音圧美与节奏美的特征,朗读不但要有感情,而且要读出它的节奏韵律美和音乐旋律美。因此,在进行现代诗歌教学的过程中,必需牢牢抓住诗歌的这一特点,引导学生在反复的朗读中,抓住诗歌的节奏特点,训练、培养学牛的语感,进而感受诗歌的韵味;通过读准诗歌的节奏,去认识诗歌的基本特点、类型,激发学生鉴赏诗歌的兴趣。为此,要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如结构停顿、意义停顿等相关节奏知识的指导,让学生在此基础上不断去感悟。女在教学郭沫若的《天上的街市》时,我先耍求学生反复朗读,然后引导他们反复体会诗歌在朗

3、读中的节奏,最后用标线的方式注明,再进一步朗读,学生自然而然就感受出诗歌的韵味。二、要捕捉好意象诗歌与其他的文学性文体不同,它蕴涵着文字之外的深意,文字的符号下附载着意象,暗含着哲理,流动着音韵,跃动着情趣。诗歌是一种含蓄的艺术,它是用形象來思维,來反映诗人眼中和心中的世界的。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屮强调:“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因此教师要以读促詁,指导学生捕捉意象,深入感知诗歌描绘的意境,这是解读诗歌的关键。一首诗歌最易感知的东西是诗歌的情感,而情感是靠诗歌的意象来

4、体现的。意象就是诗歌中饱含诗人感情,带有诗人主观色彩的物象。诗人在从事诗歌创作时,总耍从自然界,从生活屮选取一些物象用于作品屮,借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如席慕容的《乡愁》中,“笛”、“月亮”、“挥手”等意象表现了诗人浓浓的思乡之情,“没有年轮的树”则形象地抒发了诗人割舍不断,无法用时间计算的思念z情。又譬如《星星变奏曲》,其屮最主要的意象就是“星星”,…般來讲“星星”象征了光明,即诗意、春天、温暖、希望和自由等生活中最美好的东西。而在这首诗中的“星星”又有其特定的情境和意味,它所显现的不是阳光普照的

5、光明,而是茫茫黑夜中闪亮的微弱光明,借此寄托了诗人在现实中执着的追求与理想。另外用“夜、冰雪”等意象用来象征黑暗冰冷的现实世界。整首诗诗意含蓄朦胧,意境优美,如果学生能捕捉到意象,自然也就领会了诗人所描绘的生活图景与抒发的思想感情相融合的艺术境界。因此在教学屮重视探讨“星星”的意义,也就是探讨了诗歌的主题,教学难点会迎刃而解。三、要拓展好阅读运用?比思维,拓展阅读面,深入把握作品主旨。审美不单纯是一种形象的直觉,也是一种思维的深化,应该包含探知、理解、欣赏、比较的过程。教师在引导学生分析完课文之后,

6、又运用比较阅读的方法,组织学生分析了诗人海子的另外两首诗歌,即《秋》和《春天,十个海子全部复活》,抓住三首诗题材相同,情感各异,表达有别的特点,重点指导学生比较作品的主旨、情绪和表现手法。《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笔调轻快,作者对自己理想中的生活进行了美好的想象和热情的歌颂,对生在尘世中的人们送出了祝福,但诗的末尾流露出一种孤独的意味。诗人理想的生活在“明天”,他将一个人“面朝大海,春暖花开”。通过文本剖析诗人复杂矛盾的心理世界,培养学生去发现新诗的思维深度和语言美,体会诗人的幸福观,进而激发学生情感。

7、在《秋》和《春天,十个海了全部复活》中,海子还是那样自我,喜欢沉迷在个人王国里孤芳自赏。在自我的世界里越陷越深,最终无以解脱,葬身于冰冷的铁轨Z下。在教学屮釆用“精读一首,带读一组”的方法,运用类比思维进行比较阅读,小中见大,由此及彼,从多角度审视,增大了课堂容量,也使学生加深了对作品的理解,有利于学牛鉴赏能力的培养和综合素质的提高。教学中,要把以上几个方面有机地统一起来,以多样的教学形式引导学生了解和学习新诗,培养既有知识更有人文精神的文化人,培养学生对真善美的向往,对理想的追求,对自然与人生的关

8、怀,加强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育。蔺明珠,甘肃秦安县兴国镇初级中学教师。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