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课堂有效参与现状及对策研究

大学生课堂有效参与现状及对策研究

ID:31357048

大小:106.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1-09

大学生课堂有效参与现状及对策研究_第1页
大学生课堂有效参与现状及对策研究_第2页
大学生课堂有效参与现状及对策研究_第3页
大学生课堂有效参与现状及对策研究_第4页
大学生课堂有效参与现状及对策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大学生课堂有效参与现状及对策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大学生课堂有效参与现状及对策研究  摘要课堂是高校教学的主渠道,大学生是高校课堂教学活动的重要参与者,大学生课堂有效参与是指大学生在课堂上积极的认知参与、思维参与、行为参与、情感参与的综合体,是高等教育质量的重要保证。但目前大学生课堂参与的水平层次低、趋于形式化等表象参与、被动参与和不参与课堂教学的现象比比皆是,严重影响高等教育质量。因此关注大学生的课堂参与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掌握大学生课堂参与规律,对促进大学生课堂有效参与,提升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课堂参与认知参与思维参与行

2、为参与  0引言  近年来,国家始终将高等教育质量放在举足轻重的位置。在2011年清华大学建校100年庆祝活动上,胡锦涛在其讲话中明确指出,高校教育改革的第一要务就是要提升教学质量,①质量是高校得以生存和发展的根基,要将高校的教育质量贯穿于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明确了我国高等教育未来的主攻方向。为了进一步促进高等教育的发展,国家相关部委在2012年发布了国家在未来十年的规划纲要,②牢固确立人才培养的中心地位,始终坚持以质量为核心的发展道路,贯彻落实科学的人才培养方式,③6提升人的综合素质,

3、极力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但1999年国家实施高校扩招政策以后,我国高等教育走的是外延式发展道路,以规模扩张为特征。目前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将近40%,比1998年增长将近30个百分点,④高等教育经费投入不足甚至有所下降,2014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生均教育经费投入为7637.97元,比上年的7899.07元下降3.31%,⑤当前高校软硬件建设与在校生增长规模不匹配的问题日益突出,导致课堂参与水平低下,课堂氛围沉闷,严重背离了高等教育初衷。  1大学生课堂参与现状分析  本研究采用的是问卷调查,等级

4、量表按照1级至5级划分,也是依次从1-5赋分,表示课堂参与状况逐渐变差。从SPSS19.0分析结果来看,认知参与、思维参与、行为参与、情感参与的均值都在中等临界值2.5以上,说明大学生课堂参与情况并不理想,处于中等偏下水平。从大学生对课堂参与的整体评价中看,31.7%的大学生课堂参与表现是积极的,70%左右大学生课堂参与是无效或低效。这与从认知参与、思维参与、行为参与、情感参与这4个维度了解到的大学生课堂参与状况基本一致。  1.1认知参与现状分析  对于大学生课堂认知参与来说,最缺乏的是质疑和

5、批判精神,通过访谈发现其原因在于:首先,跟学生的学业水平有关。质疑是建立在深刻理解知识的基础上的,由于大学生学习内容相对宽泛但不精深,大部分学生缺少对老师的授课内容进行质疑的能力。其次,跟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关。大部分同学在报考专业的时候,对未来所学专业并不了解,并没有从自身的兴趣出发来选择专业,只是为了好就业或者读个相对好的学校。进入大学以后,发现根本不是自己擅长以及感兴趣的领域,感觉很痛苦,上课学习比较被动。  1.2思维参与现状分析6  对于大学生课堂思维参与来说,最缺乏的是对知识的迁移能力,

6、通过访谈发现其原因在于:首先,与从小“填鸭式”灌输的教育方式有关,学生把教师和书本上的知识当作“权威”,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没有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由于授课时间限制,没有给予学生充分发表个人见解的机会;另一方面,学生都是在老师和家长的一步步引导下学习的,缺少自主性,导致学生独立思考能力欠缺。当一个学生连独立思考的能力都丧失了,就很难形成个人的独特见解,紧密联系实际、抽象知识具体化,更难做到对知识的迁移。  1.3行为参与现状分析  对于大学生课堂行为参与来说,学生最缺乏的是学习的主动性。首先

7、,中学的单向灌输式教育让大学生没有主动参与和自主学习的意识,让大部分学生进入大学后感到无所适从;其次,由于入学前缺少对专业的了解以及人生的职业规划,导致对所选择的专业缺乏兴趣或者与自身的能力不匹配,而兴趣是影响学生深度学习和深度参与的重要因素,由于兴趣不足导致部分学生在学习方面一直处于被动状态,不愿投入时间和精力;最后,由于大学生活丰富,社团、学生会工作、各种比赛分割了大量的学习时间和学习精力。  1.4情感参与现状分析6  大学生课堂情感参与状况,最为薄弱的方面就是教师对学生的关注。通过访谈发

8、现其原因在于:一方面,我们的一部分教师教学和科研任务繁重,导致对教学投入不足,只是在机械地传授知识,并没有与学生进行情感和心理互动。另一方面,大学课堂规模较大,老师没办法关注和照顾到每个学生的学习和心理状况,往往只有那些表现特别优秀的学生会被老师关注,而中等生或差生经常会被忽视。可大学生心理并不是很成熟,他们的情绪或情感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当教师对他们的关注不够多时,他们可能就会在心理自我否定甚至猜疑,导致学习时间和学习精力分散,影响其学习投入和学习效果。  2大学生课堂参与对策研究  2.1多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