酰基硫脲化合物的合成及其植物生测

酰基硫脲化合物的合成及其植物生测

ID:31378494

大小:104.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1-09

酰基硫脲化合物的合成及其植物生测_第1页
酰基硫脲化合物的合成及其植物生测_第2页
酰基硫脲化合物的合成及其植物生测_第3页
酰基硫脲化合物的合成及其植物生测_第4页
资源描述:

《酰基硫脲化合物的合成及其植物生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酰基硫脲化合物的合成及其植物生测  [摘要]将苯环替代为吡啶环引入到酰基硫脲结构中,从吡啶酸出发、经酰化、异硫氰酸酯化再与取代芳胺亲核加成反应,合成出28种酰基硫脲类化合物,化合物结构经元素分析、IR、1HNMR等确证,采用小麦胚芽鞘法、黄瓜子叶扩张法及黄瓜子叶生根法对目标化合物进行生理活性测试,结果显示,Ⅰ9、Ⅲ4化合物对小麦芽鞘有良好促进作用,浓度在10mg.L-1时,Ⅲ4化合物对小麦芽鞘促进作用超过同浓度吲哚乙酸。  [关键词]酰基硫脲合成生理活性  [中图分类号]S6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650(201

2、6)08-0060-01  硫脲衍生物不仅是重要有机合成中间体,而且可用作杀虫剂[1]、除草剂[2]和植物生长调节剂,而取代芳酸、胺类化合物、氨基吡啶化合物有上述某种生物活性。研究同时含有两种基团化合物生物活性,固-液相转移催化法合成三个系列二十八个目标化合物,对化合物进行生理活性初步研究。  1材料与方法  1.1仪器  电热熔点测定仪;元素分析仪;红外光谱仪(KBr压片);核磁共振仪(TMS为内标,DMSO-d6为溶剂);质谱仪;WMK?C02型电热恒温培养箱;GXZ型智能光照培养箱。4  1.2目标化合物的制备  称取2.2m

3、mol邻氯苯酚,加入氢氧化钠,搅拌至55~60℃,加0.02mol氯乙酸,加50%NaOH,pH=9~10,至85~90℃,反应3h,加NaOHpH9~10至反应完毕,不断搅拌加浓HCI至pH≈1,冷却,抽滤,水洗,乙醇-水重结晶得白色针状晶体,m.p.140~141℃。将0.02mol的取代苯氧乙酸加入烧瓶中,加10ml新蒸二氯亚砜,65~75℃反应4h,减压蒸出剩余氯化亚酰,得取代苯氧乙酰氯。所得酰氯不经分离,加20ml二氯甲烷,0.03mol硫氰酸铵,搅拌,加0.5gPEG-600,搅拌反应1~2h,得黄色油状液体。所得中间体

4、不经分离,搅拌加0.01mol芳胺,反应1h,产物倾入混合物,静置,产生大量沉淀,过滤,饱和NaHCO3洗涤,干燥,DMF?M乙醇?M水混合溶剂重结晶,得目标化合物。  2结果与讨论  2.1目标化合物IR、1HNMR及元素分析结果  对红外光谱IR数据分析:在3370~3430cm-1之间有一宽而强吸收峰,为羧基上O―H伸缩振动吸收峰,由于形成分子内或分子间氢键,所以,较一般O―H振吸收峰向低波方向移动[2];在3190~3270cm-1范围有一强而宽吸收峰,此峰为O=CNHC=S中氮氢及吡啶环氮氢吸收峰。另一氮氢吸收峰在3000

5、~3110cm-1范围内,较一般N―H吸收峰波数偏低[2];羰基伸缩振动吸收峰νC=O在1650~1690cm-1,较一般νC=O向低波数方向移动[2];C=S键伸缩振动吸收在1250~1275cm-1。  2.2目标化合物生理活性测试  2.2.1小麦芽鞘试验法[2]4  采用国家八五新农药规定测定方法,取种子100g,浸泡4h,水冲洗数次,于人工光照培养箱中黑暗培养。长至2.5―3cm,取敏感区,放蒸馏水漂1h待用。称待测样品,加溶剂溶解,加一滴乳化剂,pH=5柠檬酸―磷酸缓冲溶液稀释至100和10ppm,取供试药液5mL于直径

6、9cm培养皿中,加滤纸片一张,放入切好芽鞘段10枚,25±1℃培养箱中黑暗培养24h,测量芽段长度,空白对照相比,计算抑制或促进效果。  2.2.2黄瓜子叶扩张法[3]和黄瓜子叶生根法  取黄瓜种子40g左右,用温水浸泡8小时,充分揉搓,沥干水分,人工光照培养箱黑暗培养三天。称适量待测样品,加少量溶剂使之溶解,加一滴乳化剂,蒸馏水稀释至10ppm,取5mL于直径9cm培养皿,各加滤纸片一张。取黄化黄瓜子叶,蒸馏水漂洗数次,取10枚放入盛有待试液培养皿,准备两份,一份放入培养箱光照培养3d测鲜重,一份放入培养箱黑暗培养7d天调查生根数

7、。设置空白对照,计算效果。  2.3目标化合物生测结果  小麦芽鞘法试验显示,三个系列化合物多数有较好生长素活性。高浓度时,Ⅱ7、Ⅲ1、Ⅲ2、Ⅲ3促进生长作用接近吲哚乙酸,Ⅰ12与吲哚乙酸相当,Ⅰ9、Ⅲ4作用超过吲哚乙酸。低浓度,Ⅰ6、Ⅰ12、Ⅱ3、Ⅱ8、Ⅱ9、Ⅲ3、Ⅲ4作用接近吲哚乙酸。黄瓜子叶法试验显示,三个系列化合物多数表现抑制生长作用,少数起促进作用,作用较差,说明其细胞分裂素活性较差[3]。黄瓜生根法试验显示,三个系列化合物多数具有良好的促进生根作用,其中Ⅱ6作用接近吲哚乙酸,Ⅰ9、Ⅱ4、Ⅱ9作用超过吲哚乙酸。4  系列Ⅰ

8、化合物,带有三个亚甲基双硫脲[3]化合物植物生长调节活性较好,其中以带有2,4-二氯苯氧乙酰基[3]和吡啶甲酰基此类化合物活性较为突出;系列Ⅱ的化合物,带有对甲氧基、对硝基、间甲基、3,5-二硝基取代苯甲酰基以及吡啶甲酰基双硫脲化合物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