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学生良好道德习惯形成的研究

促进学生良好道德习惯形成的研究

ID:31387398

大小:103.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1-09

促进学生良好道德习惯形成的研究_第1页
促进学生良好道德习惯形成的研究_第2页
促进学生良好道德习惯形成的研究_第3页
促进学生良好道德习惯形成的研究_第4页
资源描述:

《促进学生良好道德习惯形成的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促进学生良好道德习惯形成的研究  摘要:重视学生责任心的培养是非常必要的,能增强学生的担当意识,培养学生优秀的品质。从当前学生责任意识现状、对学生进行责任心培养的必要性、培养责任心的途径和方法三方面进行研究,以增强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实效性。  关键词:道德;习惯;责任心;现状;途径  中图分类号:G63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16)32-0012-01  目前,责任心缺乏是学生发展中存在的一个严重问题。这一问题的存在将会给学生带来人格残缺和家庭、社会不和谐的隐患。小学阶段是教育的基础,是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的关键期,播下一粒行为的种子,就会收

2、获习惯的果实。  一、当前学生责任意识现状4  一个人的集体主义和爱国主义都发源于从小养成的责任心,教育大纲也把责任教育作为思想品德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出于种种原因,当前学生责任意识还不强。从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可以看到:尽管教室地面很脏,学生却能心安理得地在座位上坐着;轮到做值日扫除,6个小组只有2个能按要求完成任务;学校大扫除,拿着工具走来走去摆样子的人大有人在,甚至互相打闹,忘记了自己的职责;劳动课要求学生自带工具,一些人却总忘记;劳动中吃苦耐劳的极少,多数人是应付,走过场。这些现象的背后,让我们感到学生中“与我无关”的思想尤甚。学生忘事是常有的现象,但作为班级

3、中的一分子,面对集体事务不闻不问,熟视无睹,就是一种缺乏主动性、责任心和集体荣誉感的行为。  二、对学生进行责任心培养的必要性  针对当前出现的“责任心弱化”现象,需要教师对学生进行责任心的培养。随着社会的发展,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学生在优越的物质条件中成长。特别是独生子女,得到家庭的关爱是无微不至的,渐渐养成惰性。学习、生活中点点滴滴的小事,暴露了优越的条件与健全的人格不成正比。这样,责任心自然削弱了,上进心、组织纪律性和集体荣誉感普遍弱化,久而久之,便导致学生道德意识和良好行为的缺失。学生的个人成长和班集体建设,都需要责任心的培养。从个人发展看,责任心是一个人

4、成长过程中必备的因素。从班级建设看,责任心是同学间团结友爱的黏合剂,是建立良好班风的基础。因此,从小培养学生的责任心是非常必要的,它将成为学生学习的助推器,是提高效率、能力的催化剂。  三、培养责任心的途径和方法  (1)纠正不良习惯,帮助学生树立责任心。责任意识的确立,是未成年人德育的一项重要目标。其特征是,目标和内容随着未成年人年龄增长而递进。这就要求教育者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善抓学生的不良行为和习惯,及时帮助,及时纠正,这是培养责任心关键的一步。4  (2)营造良好环境,帮助学生感悟责任心。对于学生而言,终归要长大,要在社会上担任各种角色,承担重任。如果从小不

5、强化责任意识,在心中不形成成熟的价值观,长大后,他们就会失去精神依托。更重要的是,强烈的责任心可以带给人使命感和荣誉感,激发学生发挥自己的潜力,使学生成为一个合格的社会人。这就要求无论在学校或家庭,学生都应该承担一定责任,使他们感到自己的行为对集体、家庭所产生的重要影响。要培养他们战胜自己弱点、增长各种能力的信心。实践证明:责任心的培养,要达到预期的效果,必须营造一个积极健康、富有“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责任环境。在班集体中,让学生充当各种有意义的角色,可提高学生的自我责任意识。例如,在班级管理中,实行“值日班长”工作制度,让每人当一天班长,负责课前各科学具检查,

6、教室内人走灯灭,放学关好门窗并检查一日三扫情况。这看似简单却很烦琐的工作,可以体现学生的责任意识、是否愿意为大家服务的意识,工作好坏直接反映学生尽职尽责的程度。  (3)教师人格示范,创造良好的责任感教育氛围。教师是学生道德的引路人,品行的示范者。作为一名班主任,朝气蓬勃、健康向上、雷厉风行的外部气质,会给学生留下美好的形象。在教育教学中,教师的一言一行,都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教师主动“弯弯腰”捡拾废弃物,学生就会纷纷效仿,日久天长,学生便会养成环保习惯。每周一升旗,要求学生必须穿校服,佩戴红领巾,冬天不戴帽子。教师也必须按要求穿好校服,再冷的天也不能戴手套、帽

7、子,做学生的楷模。4  (4)搭设平台,历练责任心。一是加强和改进学生思想道德建设,要重视在实践体验中培养道德习惯,这种亲身体验直接作用于学生身心,从而培养他们的责任意识。二是重视日常教育及常规活动。作为一名班主任,应重视把各种日常教育及常规活动作为教育契机。活动前重视指导,阐明如何尽到自己责任;活动中重视点评,利用及时鼓励的方式强化学生良好的责任行为;活动后重视总结,倡导具有责任感的良好风气。三是走向社会,升华责任心。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可以让学生认识自己,调适自己,并领悟到自身角色的责任以及对集体的影响。四是家校结合,形成教育合力。学校、家庭、社会在教育的体制上

8、各有所长,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