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学命题研究第一编教材知识梳理篇第4章认识化学变化课时1常见的化学反应_燃烧精讲试题

中考化学命题研究第一编教材知识梳理篇第4章认识化学变化课时1常见的化学反应_燃烧精讲试题

ID:31390393

大小:534.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1-09

中考化学命题研究第一编教材知识梳理篇第4章认识化学变化课时1常见的化学反应_燃烧精讲试题_第1页
中考化学命题研究第一编教材知识梳理篇第4章认识化学变化课时1常见的化学反应_燃烧精讲试题_第2页
中考化学命题研究第一编教材知识梳理篇第4章认识化学变化课时1常见的化学反应_燃烧精讲试题_第3页
中考化学命题研究第一编教材知识梳理篇第4章认识化学变化课时1常见的化学反应_燃烧精讲试题_第4页
中考化学命题研究第一编教材知识梳理篇第4章认识化学变化课时1常见的化学反应_燃烧精讲试题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考化学命题研究第一编教材知识梳理篇第4章认识化学变化课时1常见的化学反应_燃烧精讲试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在学生就要走出校门的时候,班级工作仍要坚持德育先行,继续重视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行为规范等的教育,认真落实学校、学工处的各项工作要求第4章 认识化学变化课时1 常见的化学反应——燃烧,五年中考命题规律)年份题型题号涉及内容分值2016选择题8用“控制变量法”探究可燃物燃烧的条件0.52014选择题10AB燃烧与爆炸22013填空题11(1)防水与灭火的原理12012填空题14(2)实验探究燃烧的条件1,五年中考真题演练) 燃烧的条件与灭火的原理1.(2016,遵义,8,2分)进行下列对比试验,不需要控制变量的是( C )A.用红磷和白磷探究可燃物燃

2、烧的条件B.用铁钉探究钢铁锈蚀的条件C.用足量稀盐酸区分氯化钾溶液和碳酸钾溶液D.用镁、锌与稀硫酸反应,比较镁、锌的金属活动性强弱2.[2013,遵义,11(1),1分]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用锅盖盖灭着火的油,灭火原理是 隔绝氧气或空气 。3.[2012,遵义,14(2),1分]学习热情和学习方法是成才的必备条件,灵活掌握不同的学习方法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请用以下方法解决下列问题。对比法:如图所示:小海同学将盛有干燥白磷的甲试管和有干燥红磷的乙试管插入盛80℃水的烧杯里(甲、乙试管均套有气球密封)。过一会后,发现甲试管中的白磷燃烧,乙试管中的红磷没有燃烧。请

3、根据小海同学的实验现象,对比得出可燃物燃烧所需的条件之一是 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配合各任课老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挖掘他们的学习动力,在学生中培养苦学精神,发扬拼搏精神,形成以勤学为荣的班风;充分利用学校开展的“不比基础比进步,不比聪明比勤奋”以及具有储能特色的“当月之星”的评选活动,积极探索素质教育的新途径在学生就要走出校门的时候,班级工作仍要坚持德育先行,继续重视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行为规范等的教育,认真落实学校、学工处的各项工作要求,中考考点清单) 燃烧与灭火1.燃烧。(1)定义:一种 发光 、 发热 的剧烈的 化学 反应。(2)燃烧

4、的条件。(3)实验突破:燃烧条件的探究。①实验装置。 白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4P+5O22P2O5 。②实验设计中运用的实验方法。a.对比实验法:铜片上的白磷与红磷是一组对比点;铜片上的白磷与水中的白磷是另一组对比点。b.条件控制法:把白磷放在热水中,通过液封而隔绝空气,其设计意图是提供可燃物与反应所需的温度同时使可燃物与氧气隔绝,探究其是否能够燃烧(提供燃烧所需的任意两个条件而控制另外一个条件)。  ③实验设计。对比实验现象燃烧条件铜片上白磷铜片上红磷白磷燃烧红磷不燃烧水的温度达到了白磷的着火点而未达到红磷的着火点,说明 燃烧需要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铜片上白

5、磷水中白磷铜片上白磷燃烧,水中白磷不燃烧烧杯中的白磷没有与足量的氧气接触,铜片上的白磷与足量氧气接触,说明 燃烧需要与氧气接触 ④实验结论。燃烧需要的条件是:可燃物、 与空气(或氧气) 接触、 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三者缺一不可。⑤实验装置的改进。⑥实验结论的拓展。通过该实验还可说明铜具有导热性,对装置加以改进还可将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与灭火原理结合起来。配合各任课老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挖掘他们的学习动力,在学生中培养苦学精神,发扬拼搏精神,形成以勤学为荣的班风;充分利用学校开展的“不比基础比进步,不比聪明比勤奋”以及具有储能特色的“当月之星”的评选活动,积

6、极探索素质教育的新途径在学生就要走出校门的时候,班级工作仍要坚持德育先行,继续重视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行为规范等的教育,认真落实学校、学工处的各项工作要求2.灭火的原理与方法。 完全燃烧与不完全燃烧1.完全燃烧与不完全燃烧的比较(以碳为例)。完全燃烧不完全燃烧条件① 氧气 充足② 氧气 不充足特点燃烧速率③ 快 ,放出的热量④ 多 燃烧速率⑤ 慢 ,放出的热量⑥ 少 产物⑦ CO2 ⑧ CO 化学方程式⑨ C+O2CO2 ⑩ 2C+O22CO 2.CO的性质。(1)物理性质:无色无味,比空气密度略小,难溶于水。(2)化学性质。①可燃性:其燃烧的化学

7、方程式为 2CO+O22CO2 ;②还原性:如CO+CuOCu+CO2;③剧毒性:吸入人体内的一氧化碳与血液里的血红蛋白结合,使血红蛋白丧失了输氧功能,会导致人体缺氧;④用途:作燃料、用于冶炼金属。【特别提醒】碳三角如图所示。相关的化学方程式:(1)2C+O22CO(2)C+O2CO2(3)CO2+C2CO(4)2CO+O22CO2 易燃易爆物的安全常识1.爆炸。如果急速的燃烧发生在 有限的空间 内,短时间聚积 大量的热 ,使气体的体积 迅速膨胀 ,就会引起爆炸。2.一些与燃烧有关的图标。配合各任课老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挖掘他们的学习动力,在学生中培养苦学精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