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高校话语权的失衡与复位

民办高校话语权的失衡与复位

ID:31396743

大小:114.0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9-01-09

民办高校话语权的失衡与复位_第1页
民办高校话语权的失衡与复位_第2页
民办高校话语权的失衡与复位_第3页
民办高校话语权的失衡与复位_第4页
民办高校话语权的失衡与复位_第5页
资源描述:

《民办高校话语权的失衡与复位》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民办高校话语权的失衡与复位  摘要:“互联网+”时代,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实现与普及化的趋势,话语权成为教育新常态下民办高校存在和发展的基本方式,寻利性与公益性的潜在现实影响力形化为民办高校话语权的特质。尽管民办高校话语环境有一定改善,然而与它的社会贡献度却严重不相适应。民办高校话语权的失衡困境是环境、市场、政府、法律、传统语境文化和“体制内”意识形态等“集体无序”的共同作用力,其中尤以民办高校的“原罪”与有些政府权力的“霸道剩余”为重。同时,民办高校话语权的复位与法律、政策和政府权力的宽松与紧缩密切相关。  关键词:民办高校;政府权力;民办高校话语权  作者简介:宋丽娟(1982-)

2、,女,河南许昌人,江西服装学院讲师,研究方向教育管理。  中图分类号:G7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7518(2016)14-0089-04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民进中央主席严隽琪在第七届中国民办教育发展大会上的讲话《中国民办教育之我见》中认为,“今天来看民办教育的意义,更加认为绝不能将发展民办教育简单地理解为公共财政缺乏资金情况下的一种经费的补充之道,它的意义要丰富得多,它是教育事业重要的增长点、是教育改革的重要着力点、是社会建设的短板所在、也是教育经济的一个生长点”11。民办高校作为教育规律和经济规律共同结合的产物,其存在和发展是市场供需关系的一种反应,作为准公共

3、产品,是经济改革的内在需求和国际发展潮流的适应,不仅有效分担了政府的教育服务,完善了教育系统结构,还顺应了民主法治发展需求,然而它的话语权与社会贡献度却严重不相符。话语权是民办高校获得生存发展的合法性基础,也是教育新常态下民办高校存在和发展的基本方式,作为一个多变量的非线性函数,自然受多重因素影响。当把民办高校的发展优势转化为话语优势、理论优势时,则会进一步延伸、扩展民办高校的权利体系和发展空间。然而,随着社会达尔文主义沉渣泛起,民办高校的困难状态却遭受到了漠视,在有些地方政府权力的任性下,对民办高校单向管制,加之相关法律保障的不足,民办高校一味的盲目“服从”,其话语权表现出失衡与缺失

4、,呈现出一种保守与自限的姿态,不仅严重影响其可持续发展能力,甚至也成为制约我国高等教育由大国向强国转变的一块“短板”。  一、民办高校话语权的失衡及其背后的逻辑  (一)民办高校话语权失衡现状:“无声”与“无位”  民办高校话语权有时代限度,面临失语失衡,被限缩并表现式微。表现为民办高校(理念)“意识”和(办学)行为的不独立,社会对民办高校的歧视甚至侵权,生源市场困境、师资流变性强、政府监管缺失,政府与民办高校权利义务关系模糊不清,一些地方政府在某种社会偏见裹挟下,管理与服务政策失衡,大一统的“威权”极易将二者关系促成粗放式的单一“管制――服从”模式,民办高校的合理性利益诉求受限。  

5、1.“无声”――11被遏制的咽喉,利益表达机制的沉默和渠道的不畅。民办高校话语权从无声到小声,与社会发展和政府权力不无关系。从学生的一张火车票是否优惠而四处奔波,再到助学贷款而苦苦哀求,从教师课题项目需自筹到养老和社保呐喊多年,从举办者信心满满到犹豫和彷徨,加之法律意识和权利意识的薄弱,民办高校的权利和利益诉求渠道狭窄或者几乎没有,这都必须依赖政府绝对垄断的公权力,亦如今天政府将先天不足,后天营养不良的民办高校与高大上的公办高校用统一的管理监督评价标准“量身高”一样。为此,民办高校话语权“无声”具体可表现为:经济层面,逐利性与经济地位的窘迫,政府资助的缺乏或者无力;政治层面,权利的匮乏

6、与政治活动参与的被动,利益诉求渠道缺失或狭窄;文化层面,被教育主流文化排斥,社会活动与办学遭受异样歧视;自身表现上,承受能力脆弱性,意识表达纷乱与社会心理失落、无奈及承受力极低,发展权不同程度的受到限制。  2.“无位”――话语权尴尬之源:法律保护无力与政府权力的“霸道剩余”。现行的《民办教育促进法》的许多条款规范都是原则性的,模糊笼统且缺乏实操性。如在对民办高校的定位和定性上存在一种混淆,民办学校既不是营利性的企业,又不是纯粹的公益性机构,“合理回报”的说法,以示鼓励。但“合理”与“合情”、或“合法”之间是什么关系?“回报”是工资待遇还是资产得利也表述不清。政策法规层面的模糊致使民办

7、高校法律人格不健全,当利益受损时,即保护乏力。另外,“无限政府”、“全能政府”模式使得民办高校主动性、积极性、创新性严重受挫,正当权利受到忽视和压制,风险义务、责任被强行摊在头上,单一的“管制――服从”11模式成为计划经济下的延续,严重忽视了市场规律和教育规律,造成了单一化、传统式、低质量、同质化的办学模式,违反了育人的初衷。  (二)失衡的成因及背后逻辑  民办高校的出现是经济体制转轨的产物,以市场作为资源配置的主要方式。然而长期以来在对民办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