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化学新课改的困惑及对策

浅谈高中化学新课改的困惑及对策

ID:31681661

大小:56.04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1-17

浅谈高中化学新课改的困惑及对策_第1页
浅谈高中化学新课改的困惑及对策_第2页
浅谈高中化学新课改的困惑及对策_第3页
浅谈高中化学新课改的困惑及对策_第4页
资源描述:

《浅谈高中化学新课改的困惑及对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谈高中化学新课改的困惑及对策吴伟(贵州省务川自治县泥高中学,贵州务川564311)摘要:由于新版化学教科书在知识内容与编排结构上发牛了很大的变化,对学生的学习方法与教师的教学方式也提出了新的挑战及要求。笔者针对教学中所产生的困惑采取了一些对策。这些对策使教学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希望与大家共同探讨。关键词:高中化学;新课改;困惑及对策中图分类号:G633.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6035(2013)06-0000-012010年九月我省所有高中开始使用经全国中小学审定委员会2004年初审通过的新教材,人民教育岀版社岀版的化学整套书在知识内容与编排结构都发牛了很大的变化,对学生的学

2、习方法与教师的教学方式也提出了新的挑战及要求。2010年暑假,笔者在接受新课程培训后担任了高一化学教学,在过去的半年教学中产牛了一些困惑,针对所产生的困惑采取了一些对策。这些对策使教学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希望与大家共同探讨。一、怎样科学安排教学时间,正确把握教学深度例如:在进行《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这一节的教学前,我们全体组员进行了集体备课,各自对教材深度的理解都有所不同。面对的一个共同难题是:3个课时怎样把以前一章的内容上完?在担任高一的四个教师使用了不同的方式进行教学,根据不同层次班级在知识深度上各自做了调整。最后所有的教师在3个课时内都没有完成教学任务,最少的用了5个课时(不包括习

3、题点评)。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对策一:改变教学方式,加强引导,作好课前工作。具体做法:首先给学生分成6人一组(分组目的:可以有效快速地解决问题,加强学生合作能力,正确引导还可以起到相互监督和提高学习兴趣的作用,防止基础较差的学生落伍。)在进行第一课吋《物质的量的单位一一摩尔》之前,让学生按组阅读口页的资料卡片,冋忆前四个已经学过繁荣物理量的物理意义。经过冋忆后可以上学生更加容易理解新的物理量一一物质的量,从而节约教学吋间。第一个课时时间紧的问题就可以解决。在进行第二课吋《气体摩尔体积》之前,让学生按组进行13页的科学探究,科学探究1中有一个初中做过的实验一一电解水,提示学生复习回忆初中学习的

4、相关内容,有兴趣的组可以用课余时间到实验室重做一次。科学探究2要求学生对初中物理中的相关计算公式进行复习后再共同完成计算。这样在课堂上就不用再演示实验,也不用在计算繁琐数据上浪费用时间,至少可以节约1课吋,而且让学生知道了此处探究的意义。在进行第三课吋《物质的量在化学中的应用》之前让学生分组预习,让学生到实验室自己动手。课后复习初中硫酸的性质,查阅资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7页的思考与交流,课堂上选组进行交流,引导总结。这样可以节约两个课时的教学。对策二:严格按照新课程要求,认真专研教材和教参。化学必修课教材编写意图明确,几乎涵盖了原有教材的全部内容,而课吋无少于原有教材所需要课吋,刚才好解

5、决了这矛盾。依据教材内容、课标的要求,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把握教学节奏及教学内容的深广度、难度,不要求一步到位,讲究螺旋式上升,摆脱传统的教学观念。实施教学的过程中,课程意识明确、课程目标清晰的,站在整个中学化学系统课程的高度去审视必修课程模块。从而处理好“教到什么程度”这一问题。二、抽象理论知识多,难度大,学生难接受第一章中的第二节《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及第二章中的二三节《离子反应》、《氧化还原反应》一直以来都是学生学习的难点。而这三节内容全部紧靠在一起,学生刚从初中的化学学习环境中过来,认为高中化学难度太大,降低了学习兴趣。对策一:调整教材编排顺序。学习完第一章以后,把第三章《金属

6、及化合物》与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调换学习,这样可以从整体上分散难点。对策二:做好初高中知识的衔接。必修《化学1》和《化学2》的教材中,几乎每一章、每一节都有类似的初、高中知识衔接,教师如果不了解这些衔接点,容易导致学生知识的跳跃,极大地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的提高。针对这一情况,我们借来初中课本尽快熟悉初中新课程的知识体系,处理好初、高中化学课程的衔接,让学生在已有知识基础上构建新知识。例如,初中教材中对酸、碱、盐及其相互反应的要求过低,在必修《化学1》中,在进行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之前如果不适当补充内容,学生在学习这部分吋就非常困难。三、怎样合理使用教辅资料,选择测试试

7、卷教辅资料审定不够严谨,很多地方与新教材不配套。编写者未深入研究新教材内容,基本都是根据教材目录,想当然地找些【口教材的陈题和【口题堆彻而成,内容超纲、超前、难、繁、1口、偏。最后导致学生一致认为“上课好听,做题难”,从而使学生学习产生畏难情绪,怀疑教师的教学水平,自己不自信。例如:在第二章中出现很多与化学方程式的计算,这类题目应该在学完第三章第一节后才岀现。再如:在分散系及分类这一节中有关胶体的题目难,偏非常严重。对策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