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昏侯墓孔子屏风试探.doc

海昏侯墓孔子屏风试探.doc

ID:31997797

大小:104.00 KB

页数:21页

时间:2019-01-30

海昏侯墓孔子屏风试探.doc_第1页
海昏侯墓孔子屏风试探.doc_第2页
海昏侯墓孔子屏风试探.doc_第3页
海昏侯墓孔子屏风试探.doc_第4页
海昏侯墓孔子屏风试探.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海昏侯墓孔子屏风试探.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海昏侯墓孔子屏風試探(首發)邵鴻南昌西漢海昏侯墓出土屏風今年4月16日在江西師範大學召开的海昏侯墓學術討論會上,有關人士披露:在屏風的另一面发現镶嵌了銅鏡,并有一篇《衣鏡賦》。如此說来,所謂屏風可能是一个穿衣鏡,或者是鏡屏合一的家俱。因爲材料尚未公布,我們現在还祇能按屏風加以討論。,因有孔子畫像並涉及孔子生辰問題,各方面甚為關注,學術界也陸續有所討論王楚甯《海昏侯墓孔子屏風淺釋》;恩子健、任和合《海昏侯墓孔子屏風“野居而生”改正千年錯誤》;曹景年《海昏侯墓出土屏風所載孔子年歲蠡測》;若蝶之慕《孔子年譜與魯國紀年問題》,均見於復旦大學出土文獻

2、與古文字研究中心網站。。但因為祇能依據媒體初期刊發的屏風殘部照片,討論自難深入。今年1月,中央電視臺“探索發現”欄目專題報導海昏侯墓,其中有屏風局部近距離影像此視頻見http://tv.cntv.cn/video/C39278/fed63f919390452d841c7b029f133e28,可讀文字增加不少,筆者曾據此對屏風做初步考察。邵鴻《也談海昏侯墓屏風》,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網站。3月,《五色炫耀——南昌漢代海昏侯國考古成果展》在北京首都博物館開展,江西人民出版社也出版了同名圖錄,二者均有屏風圖像,內容較央視電視影像更為

3、豐富。但兩者之間也有不同,前者展示了相當清晰的有關孔子和子贛部分的屏風照片,後者則多出有關子張和顏回的部分内容,但清晰度較遜。本文根據這兩項最新資料,進一步對該屏風進行研討並求教于方家。一、文字釋注根據《五色炫耀》展覽和圖錄公佈的資料,海昏侯墓所出屏風內容上包括四個部分(均有程度不同的殘損):最重要也最為豐富的是孔子部分;此外還有子贛、顏回和子張三位孔門高足的像傳,子張部分內容較多,子贛和顏回則僅見十餘字。當然,這祇是屏風的局部。1、孔子部分該部分居於屏風上端,右側系孔子和另一人像的身軀部分,左側有縱向墨線為欄的文字10行,字數超過200個

4、,內容為孔子小傳。筆者試釋文並注解如下:第一行:……【宋】人也,曰房(防)叔。房(防)叔生伯夏,伯夏生叔梁□【紇】,□顏氏女野居而生孔子。疇(禱)於丘……原文“房叔”、“伯夏”系重文。《史記·孔子世家》(以下簡稱《世家》):“孔子生魯昌平鄉陬邑。其先,宋人也,曰孔防叔。防叔生伯夏,伯夏生叔梁紇。紇與顏氏女野合而生孔子。禱於尼丘得孔子。”兩相對照,除字有通假,幾乎完全重合。“人也”前可據補“宋”字,“叔梁”後可補“紇”字。然屏風“野合”做“野居”,甚可注意。第二行:……故名丘云。字中(仲)尼,姓孔,子氏。孔子為皃,僖(嬉)戲常陳俎豆,設……《

5、世家》:“魯襄公二十二年而孔子生。生而首上圩頂,故因名曰丘云。字仲尼,姓孔氏。……孔子為兒,嬉戲常陳俎豆,設禮容。”“姓孔,子氏”,比照《世家》當為“姓孔氏”之誤(說詳下)。“皃”,原文清晰,然“為皃(貌)”不辭,也顯然為“兒(兒)”之訛寫。“俎”,屏風寫作“”,雲夢睡虎地秦簡亦如此作。這一行文字與《世家》显然也極為接近。第三行:……皆稱其賢也。魯昭公六年,孔子蓋卅矣。孔子長九尺有六寸,人……《世家》:“魯昭公之二十年,而孔子蓋年三十矣。”屏風作“魯昭公六年,孔子蓋卅矣”,與《世家》文字及歷來文獻記載有重大差別,以致甫經報導,就引起世人矚目

6、和爭論。按“六”字當為“廿”字之誤(詳下)。“孔子長九尺有六寸,人……”,《世家》作:“孔子長九尺有六寸,人皆謂之長人而異之”。兩者完全一致。曾有媒體報導稱屏風記載孔子身高“七尺九”,現可確證是誤傳。屏風“人”以下殘泐部分,亦當與《世家》相近。第四行:……□久,天下聞其聖,自遠方多來學焉。孔子弟子:顏回、子贛之徒才有十人……“才”,疑為“七”字訛。原文或作“顏回、子贛之徒有七十人”,“七”誤寫為“才”,又乙倒於“有”之前。第五行:……【陳】蔡之間。魯哀公六年,孔子六十三。當此之時,周室烕(滅),王道,禮樂廢……“周室滅”,與歷史事實不符。疑

7、“滅”本為“微”,形近致誤。“周室微”古書習見,《世家》亦有:“孔子之時,周室微而禮樂廢,《詩》《書》缺”。“【陳】蔡之間”,《世家》:“困于陳蔡之間。”““,從土從差,借為差,《說文》:“差,貳也,差不相值也。”“王道差”,古籍中多作“王道缺”、“王道失”,意同。第六行:……父,四面起兵,強者為右。南夷與北夷交,中國不絕弟(第)縷耳。孔子……《公羊傳·僖公四年》:“南夷與北狄交,中國不絕若線”,漢以來成為習語。屏風顯襲《公羊》但又有所不同:“北狄”寫為“北夷”,此種表述亦見於《漢書·韋玄成傳》;“若線”作“弟(第)縷耳”,“第”如言僅僅,

8、“縷”與“線”意同。第七行:……□□始於隱公,終於哀公,初以二三事是非□□□□□□□□……此段蓋述孔子作《春秋》,始於魯隱公而終於哀公,字寓褒貶。第八行:……此行因殘斷與第七行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