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环境质量评价》doc版

《水环境质量评价》doc版

ID:33165029

大小:60.67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2-21

《水环境质量评价》doc版_第1页
《水环境质量评价》doc版_第2页
《水环境质量评价》doc版_第3页
《水环境质量评价》doc版_第4页
《水环境质量评价》doc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水环境质量评价》doc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水环境质量评价摘要:水环境质量评价是关于水环境质量现状和变化的理论、方法及其应用技术的科学,是水环境科学工作者认识水环境、保护水环境资源的基础。而随着人口的急剧增加和经济的快速发展,人类对水资源的需求不断增加,开发力度与不断增强,使得自然界所固有的水文循环过程受到严重的扰动,水资源自然循环的通量和再生能力也遭到不同的程度的改变,并出现了一系列的诸如水位下降,水质污染等水资源、水环境问题。所以,如何对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以及河流生态系统的管理具有了重要意义,变成了项开拓性的工作。关键字:水环境质量河流生态开发利用管理保护一、水环境质量评价概述水环境质量评价,就是通过一定的数理方法与手段,

2、对某一水环境区域进行环境要素分析,对其作出定量描述通过水环境质量评价,摸清区域水环境质量发展趋势及其变化规律,为区域环境系统的污染控制规划及区域环境系统工程方案的制定提供依据。水环境由地表水环境与地下水环境组成,包括河流、湖泊、水库、海洋、沼泽、冰川、泉水、浅层和深层地下水等。水环境是最易受人类活动影响和破坏的地域,它同其它环境要素如土壤环境、生物环境、大气环境等构成了一个有机的综合体。它们互相影响、互相联系、互相制约。当改变或破坏某一区域的水环境状况时,必然引起其它环境要素的变化。就水体组成部分而言,水环境是指水体中的水组份、底质组份、水生生物组份和微生物组份的联合体。它们是又独立又

3、互相依存的关系,人们要促进与其它环境要素间保持协调一致。从自然规律看,在各种自然地理要素作用下形成的水循环,是流域复合生态系统的主要控制性因素,对人为产生的物理与化学干扰极为敏感。上游地区干扰水循环系统,会迅速传递到下游社会经济和生态系统,流域内任何地点的水土开发利用,都会影响全流域生态系统平衡状态。流域的水循环规律的改变可能引起在资源、环境、生态方面的一系列不利效应;流域产流机制改变,在同等降水条件下,水资源总量呈逐步递减趋势;径流减少导致水环境容量减少、水质等级降低、水盐关系失衡等问题等等。评价的目的主要是准确地反映目前的水体质量和污染状况,弄清水体质量变化发展的规律,找出流域的主

4、要污染问题,为水污染治理、水功能区划以及水环境管理提供依据。所以重视水环境的保护与研究是很有必要的。二、评价方法环境质量评价结果的可靠程度一方面取决于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另一方面依赖于科学的评价方法,包括技术的选择。近年来,对水环境质量评价方法的研究相当活跃,各种方法的研究都是为了更客观、更准确地反映水体水质的实际情况。水质评价结果的合理性取决于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评价方法的科学性。根据评价方法采用的数学方法不同,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1.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单因子污染指数法是将某种污染物实测浓度与该种污染物的评价标准进行比较以确定水质类别的方法。现行的《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

5、02)中明确规定:“地表水环境质量评价应根据应实现的水域功能类别,选取相应类别标准,进行单因子评价”。优点:操作最为简单,可直接了解水质状况与评价标准之间的关系,对水体水质从严要求,能够确保水体安全。缺点:有时会由于过于严格的要求把水域使用功能评价得偏低,各评价参数之间互不联系,不能全面反映水体污染的综合情况。2.水质综合污染指数法污染指数评价法是用水体各监测项目的监测结果与其评价标准之比作为该项目的污染分指数,然后通过各种数学手段将各项目的分指数综合而得到该水体的污染指数,以此代表水体的污染程度。对分指数的处理不同,使水质评价污染指数存在着不同的形式,包括简单叠加指数、算术平均值指数

6、、均方根指数、最大值指数、内梅罗指数等。(1)简单叠加指数选定若干评价参数,将各参数的实际浓度Ci和其相应地评价标准浓度(Coi)相比,求出各参数的分指数,然后将各分指数加和优点:综合反映出各种污染物对水质的影响缺点:结果受评价参数多少的影响;无法区别不同污染物的影响;可比性不高。(2)算术平均值指数计算原理与比值法相同,将分指数和除以参加评价的项数(n)优点:结果不受评价参数项数的影响。缺点:可能掩盖高浓度参数或污染参数的影响。(3)最大值指数亦称内梅罗指数,该方法特点是在计算式中含有评价参数中最大的分指数项优点:充分重视某污染物出现的最大浓度值的影响。缺点:在污染物波动大时,可能出

7、现一个由最大值决定的高峰,反映不出其他污染指数的贡献。(4)加权平均指数根据污染物对环境影响作用的不同,人为地引入加权值Wi优点:考虑了不同污染物对水质影响的不同,构思合理。缺点:结果低于最大分指数,当超标严重时,会掩盖污染问题;准确而客观的权重值难以获取。(5)混合加权模式Ii为分指数,Σ1为诸Ii>1求和,Σ2为所有Ii求和;Σ1Wi1=1,Σ2Wi2=1优点:运用客观赋权法,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强调了超标指数的影响。缺点:当超标指数过大或超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