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英译中的译者主体性

《论语》英译中的译者主体性

ID:33323673

大小:839.17 KB

页数:135页

时间:2019-02-24

《论语》英译中的译者主体性_第1页
《论语》英译中的译者主体性_第2页
《论语》英译中的译者主体性_第3页
《论语》英译中的译者主体性_第4页
《论语》英译中的译者主体性_第5页
资源描述:

《《论语》英译中的译者主体性》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安徽大学硕士学位论文《论语》英译中的译者主体性姓名:马福华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我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指导教师:田德蓓2010-04摘要作为翻译活动中最活跃的因素,译者应是翻译的主体。然而在传统翻译理论中,译者处于边缘化的地位,其主体性作用在翻译过程中长期被忽视。随着20世纪70年代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许多新的翻译理论相继产生,如解构主义理论,目的论和“操纵学派”理论等。他们意识到译者在翻译中的创造性地位并强调译者主体性的发挥,同时为译者主体性研究提供了理论支持。学者们普遍认为,译者主体性是指作为翻译主体的译者在尊重翻译对象的前提下,为实现翻译目的而在翻译活动中表现出的主观能动性,其基本

2、特征是翻译主体自觉的文化意识、人文品格和文化、审美创造性。译者主体性贯穿于翻译活动的全过程,不仅体现在译者对作品的理解、阐释和语言层面上的艺术再创造,也体现在对翻译文本的选择、翻译目的、翻译策略等方面。作为翻译主体,译者在翻译中必须充分发挥他的主观能动性,并在其译本中留下这种痕迹。《论语》是记载孔子言行的重要儒家经典,是中国古典文化的宝贵遗产。该书自16世纪末开始西译以来,已出现了数十个英译本。然而,据笔者所知,对《论语》的研究可谓硕果累累,但对《论语》英译的研究却相对较少,而从译者主体性的角度对《论语》英译本的研究更是屈指可数。由于原作思想博大精深,具有丰富的文学价值与文化信息,而且其语言精

3、练简约,翻译过程中不同译者往往有着自己独特的理解并采用不同的翻译策略,表现出极大的译者主体性。因此,从译者主体性的角度研究《论语》的英译具有重要意义。在《论语》众多的英译本中,理雅各和辜鸿铭的译本最具代表性。理雅各译本忠实、准确,力求从形式和内容上再现原作的风格,长期被奉为“标准”版本;辜鸿铭译本自由、流畅、地道、独具特色,深受广大英语读者喜爱。对同一个文本,不同的译者往往有不同的翻译,造成这种现象的因素很多,其中最主要的是译者的主体性。在两种译本中,译者主体性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微观方面,包括语言层iv面和文化层面。语言层面体现在两译者对关键词、句子结构和修辞格的处理上;文化层面体现在两译者

4、对专有名词、物质文化、宗教文化和风俗习惯的处理上。二是宏观方面,在特定的社会文化、历史背景下,两译者在个人经历和背景、个人能力、翻译目的、文化态度、个人意识形态和读者意识等方面都存在着差异。这些译者主体性因素客观存在,并对他们的译作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本文将译者主体性的相关理论应用于《论语》的两个英译本比较上。通过对比研究,本文认为:由于译者的主体性诸如译者的个人经历和背景、个人能力、翻译目的、文化态度、个人意识形态和读者意识等会影响译者对于文本的选择,理解及表达,译者主体性在翻译过程中不可避免,因而译本的差异和多样性是必然的。本文的研究意义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从译者主体性的角度探讨《论语》

5、英译为中国典籍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研究视角;2)本文对《论语》两英译本中的译者主体性研究在一定程度上证明了从译者主体性的角度可以很好地解释《论语》译本的多样性。从研究方法上来看,作者采用了描述的研究方法来客观地描述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在深入分析译者主体性是如何具体体现在两译本中时,作者还采用了对比的研究方法。需要指出的是,本文对《论语》两个英译本进行对比的目的不在于评价孰优孰劣,而是为了突出两译本的差异并探讨译者在译本多样性形成过程中的决定性作用,希望该研究能够引起人们对典籍翻译的重视,同时进一步加深对译者主体性的认识和理解。关键词:《论语》译本;译者主体性;对比研究vAbstract

6、Asthemostactivefactorintranslatingactivity,thetranslatorshouldbethesubjectoftranslation.However,intraditionaltranslationtheory,thetranslatorenjoyedamarginalizedstatus,anditssubjectiverolehaslongbeenneglectedintranslation.Withtheoccurrenceof“culturalturn”intranslationstudyinthe1970s,manynewtranslatio

7、ntheorieshavesprunguponeafteranother,suchasDeconstructionTheory,SkoposTheory,“ManipulationSchool”Theoryandsoon.Theyhaverealizedthetranslator’screativestatusintranslationandputgreatemphasisonthedisplay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