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民间文学的多功能性

论民间文学的多功能性

ID:33845371

大小:55.3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3-01

论民间文学的多功能性_第1页
论民间文学的多功能性_第2页
论民间文学的多功能性_第3页
论民间文学的多功能性_第4页
资源描述:

《论民间文学的多功能性》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论民间文学的多功能性[摘要]民间文学资源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特有的文化、教育、娱乐等多重功能和价值,对于国产动漫艺术的创新和文化产业的开发有着现实的借鉴意义和应用价值。国产动漫应以民族化为根本立足点,才能在产业化发展道路上逐步实现国际化、现代化。[关键词]民间文学、资源国产动漫艺术价值民间文学是一种口耳相传的民族文化传统,本质上是一种活态的、与时俱进的、始终保持鲜活生命力的生活文化。它作为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资源,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座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丰厚独特的资源宝库,具有文化、经济、娱乐等多重功能和价值.

2、当下,国产动漫艺术在美、日等动漫强国的冲击下,患上了严重“失忆症”和“失语症”,丧失了话语权力,陷入发展困境,不断遭人诟病。造成这种现状的关键性因素是国产动漫艺术偏离了民族化的发展方向,在内容创意方面背弃了民俗传统,对现成的丰饶的民间文学传统文化资源开掘创新不够。美国著名动画大师华特·迪斯尼说过:“将世界伟大的童话故事、令人心动的传说、动人的民间神话变成栩栩如生的戏剧表演,并且能获得世界各地的观众热烈响应,对我来说,已成为一种超越一切价值的体验和人生满足。”他的话一针见血,振聋发聩,指出了包含童话故事、传说、民间神话在内的民间文学所独具的魅

3、力和活力及其对动漫艺术创作的重要性.我国是个多民族国家,大多数少数民族只有语言,没有文字,因此民间文学在传承民族文化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原生态民间文学日趋衰落,再生态民间文学蓬勃崛起。书籍、报刊杂志等印刷媒介和广播、影视、录音、录像等电子媒介,在取代传统民间文学的传播方式的同时,也成为儿童文学新的载体。另外,随着科技和社会的发展,各种儿童视听读物,如连环画、卡通片、音乐故事更是层出不穷。这些再生态民间故事以信息传递数量大、速度快、接受者众多等特征,对人们尤其是当代儿童的成长将产生前所未有的影响。从这个意义上说,把民间文学运用到儿童的

4、情商教育中是可行的,事实上,自古以来人们都非常重视运用民间文学对儿童进行思想品质的教育。在飞速发展的现代和未来,随着人类社会生活不断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表达对社会、时代以及自身所处环境的所思、所感、所见、所闻,宣泄内心的郁闷、欢乐、冲突等情绪并求得身心的愉悦,也成为了每个人日益强烈的必然要求。而城市传奇的出现正好满足了这一要求。一方面,作为城市传奇载体的口头语言,是人类与生俱来的能力,其运用很少受时间、空间及其他各种物质条件的限制。因此,在任何闲暇的场合以及某些正式场合,只要存在具有对话关系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能够构成讲者和听者,具备正常

5、语言能力的每一个人,都可以通过各种形式的口头创作来宣泄情感,表达对现实的评判,并使心灵获得休闲的愉悦;另一方面,城市传奇体裁丰富、艺术手法多样,不但具有休闲娱乐、心理调适的功能,也改善了人际关系,满足了城市市民社会交往的需求,从而达到体验休闲的目的。作为文化资源彰显动漫的民族身份,季羡林曾说:“在世界上,只要有国家,就会有民间。只要有民间,几乎就都有民间文学。”民间文学是一个民族世世代代传承下来的生活文学,具有浓郁的日常生活属性。它本身是民俗生活的一种存在方式,是民俗文化传统的重要内容,记录和展演了民族历史和文化传统,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和地方

6、性。“与其说它是文学的,不如说它是生活的;与其说它是审美的,不如说它是文化的。”民间传说作为民众生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充满乡土气息,具有浓郁地方特色。如在我国很多地区尤其是东北和山东有一则流传甚广的“秃尾巴老李”的传说,在清代乾嘉时期的袁枚《子不语》卷八《秃尾龙》中就有记载,该书卷十七《龙母》还记载了龙母产秃尾巴孽龙的故事。山东省民间文艺家协会编印的《秃尾巴老李的传说》一书选入了相关作品100多篇,成为一个地方色彩鲜明的传说群。在这个民间传说文本中,感生信仰、龙崇拜、天地崇拜、祈雨和合葬习俗等民俗文化内容显而易见。“有关半人半龙的秃尾巴老

7、李的神奇故事,不仅是华夏民族龙图腾崇拜传统民俗心理的表现,也是‘山东农民为生存移民关东的历史写照,和辛勤劳作的山东大汉的智慧与力量的象征".民间文学除了实用价值外还有审美价值。朱光潜认为,美是客观方面的某些事物、性质和形态适合主观方面的意识形态。可以交融在一起而成为一个完整的那种特质。审美是人与世界(社会和自然)形成一种无功利的、形象的和情感的关系状态。庆元廊桥文化系统成为一种审美对象。除了廊桥无“一钉一铆”的桥梁和梁上盖屋的独特非凡构造外,在这个文化系统里产生的民间文学也有其不凡的魅力。民间文学寓教于乐,蕴含哲理,引人入胜,发人深思,是千

8、百年来老百姓传承下来的生活智慧的结晶,是民众进行自我教育的最方便、最形象、最普及、最常用的口头教科书。正如俄国普希金所言:“我听民间故事,我想借此来矫正我受的该死的教育的缺陷。”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