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数感的培养[参考]

浅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数感的培养[参考]

ID:34065308

大小:28.78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3-03

浅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数感的培养[参考]_第1页
浅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数感的培养[参考]_第2页
浅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数感的培养[参考]_第3页
资源描述:

《浅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数感的培养[参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数感的培养摘要:现在的社会是数字化的社会,数在人们的生活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数可以用来表达和交流,可以帮人们认识身边的事物,还可以帮人们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数在人们的数学学习中贯穿始终,占有重要的地位。它影响着学生的各科学习,也为学生在数学方面的继续学习奠定了基础。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感是一项重要的任务。关键词:数感;建立;发展;强化曾在教育实习教学中,碰到几次这样的学生作业:“门高2厘米”“妈妈的体重是50克”“小红每分钟走1米”“小明的爸爸今年18岁”……如此荒诞的结果,真是让人哭笑不得,而问问其他老师,又都有这样的经历,唉!我们的学生怎么这么差劲

2、!感慨之余,我们不得不反思这样一个问题:我们的数学教育究竟出了什么问题?我想:一个至关重要的原因是忽视了学生良好数感的培养,以至于许多学生的头脑中一点“数”都没有。那么,什么是数感?所谓数感是一个人对数与运算的一般理解。这种理解可以帮助人们用灵活的方法做出数学判断,并为解决复杂问题提出有用的策略。也可以说数感是一种数学因素。由于数学知识本身来源于现实生活,因此培养数感要把数学教学同实际生活相联系。良好的数感的建立能使学生会用数学知识理解和解释现实问题,并有意识地将现实问题与数建立起联系,有助于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感呢?1在生活体验中建立数感数学

3、来源于生活,发展学生的数感离不开学生的生活经验。只有当学生把所学知识与生活经验联系起来,才能更好地掌握知识,内化知识。“数感”主要不是通过传授而能得到培养的,重要的是让学生自己去感知、发现和探索,使他们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更多一接触和经历有关情境和实例,在现实背景下感受体验,从而更具体更深刻地把握数的概念,建立数感。例如:到操场上去走走、跑跑、测测、量量、让学生感受50米、100米、400米的距离;到学校食堂去看看、称称、掂掂各种蔬菜、水果的重量,感受100克、1千克、10千克的实际重量等等。这些活动深受学生们的喜爱,不仅可以获得数感的启蒙,还能培养学生的“亲数学”行为,对数学学习充满

4、乐趣。小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同时他们对周围的各种事物、现象又充满着好奇。教学中,教师要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入手,善于挖掘生活中的素材,使学生发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生活中充满了数学。让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自己去观察、认识周围的事物,用数学语言来表达与交流。比如:认识“0”时,启发学生自己说出在日常生活中在哪些地方见过“0”,学生的积极性一下高涨了起来,“在体育比赛的比分上见过”;“在温度表上见过”;“电话上有0”;“我的格尺上有0”……使学生直观体会“0”。除了表示没有以外,在温度表上、方向图上表示分界点;在尺上表示起点;在日历上表示日期;在电话、车牌上与其他数字一起组成号码。这些都是学

5、生身边的事,学生很容易理解和接受。这样,在生活中体会了数的含义,在现实中初步地建立了数感。2在表达与交流中形成数感在教学中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同学之间互相启发、互相学习、互相借鉴,体会数可以用来表示和交流信息,使学生在交流对数的感知时,拓展思维,丰富自己对数的认识,体会数学的价值,从而能促进数感的形成。例如:在讲“升和毫升时”时,练习中要求学生会看刻度说出水的体积。图示为:一个量筒装有1000毫升水,另一个量筒装有700毫升水,合在一起是多少呢?学生看图后想出了多种方法,有的说1升700毫升;有的说1.7升;有的说1700毫升;有的说1又7/10升。学生用多种方法表

6、示同一个数量,通过讨论判断这些方法都是正确的。说明同样表示一幅图中水的体积,可以用整数表示,也可以用小数和分数来表示。这样学生就把分数、小数、整数之间建立起了联系,知道了能从多个方面理解一个数,丰富了对数的认识,进一步发展了数感。学会倾听,从别人对某些数量的描述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也是和种交流。例如:在实际测量中,可以带学生到操场上测量长方形花坛的长和宽,学生可以用不同的方式测出花坛的长和宽。在课堂交流的时候,展示多种的测量方法。有的学生直接用卷尺量;有的学生先测出一块砖的长度,再数长和宽各包含多少块砖,用每块砖的长度乘砖的块数得到长和宽的长度;有的学生还可以用步测的方法。在交流中,大

7、家将自己的想法与别人进行交流,也可体会别人是怎样想的,怎样做的,从不同角度感知了一定的长度,发展了距离感,也增进也感情。3在比较中发展数感在具体的情境中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不仅是理解数的需要,同时也会加深学生对数的实际意义的理解,使学生在比较中有了多、少、多一些、少一些、相当于这样的几倍的认识,使数感得到发展。例如:在进行大数目估算的教学时,可以请学生们试着估算一下报纸上多少个字?一摞纸有多少张?一把瓜子有多少颗?全校有多少名学生?体育馆有多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