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农地制度变迁路径的比较分析

对农地制度变迁路径的比较分析

ID:34424989

大小:395.71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3-06

对农地制度变迁路径的比较分析_第1页
对农地制度变迁路径的比较分析_第2页
对农地制度变迁路径的比较分析_第3页
对农地制度变迁路径的比较分析_第4页
对农地制度变迁路径的比较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对农地制度变迁路径的比较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万方数据第26卷第5期、2006年9月天津商学院学报JournalofTianjinUniversityofCommerceV01.26No.5Sep.2006对农地制度变迁路径的比较分析马元(天津商学院经贸学院,天津300134)摘要:从农村土地制度创新的现实问题的角度出发,以分析农村土地流转制约因素为切入点,列我国农村土地制度变迁中的一些问题进行了不同角度的研究。结果表明,走农户合作化道路是我国农村现阶段农业生产组织方式变迁的最优制度选择。关键词:农地流转;制约因素;土地私有化;农户合作化;制度变迁中图分类

2、号:F32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0262(2006)05—0001—05理论界对于我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研究很多,但大多学者是运用制度经济学原理,以农地产权为研究对象,以理论分析为出发点,进行我国农地制度变迁的研究。本文将从研究农地制度创新的现实问题的角度出发,以分析农地流转制约因素为切入点,对我国农地制度变迁问题进行不同角度的研究,旨在为我国农地制度改革提供科学参考。1农地流转制约因素分析农地使用权的流转机制创新是农村土地制度创新的一项核心内容。农地流转有利于改变地块细碎化的分散经营,实现土

3、地的规模经营,提高农业的现代化水平,提高农业资源配置效率,从而提高农业的市场竞争力。近些年来,农地流转取得一定成效,各地根据自身特点也摸索出了多种流转形式,使得农地使用权流转速度有所加快。2003年农业部农村固定观察点对全国东、中、西部20842农户的抽样调查显示,全国土地流转面积占总耕地面积的9.10%,其中东部为9.0%,中部为11.60%,西部仅为3.86%。④但就整体而言,从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而言,目前农地流转水平仍然处于低级阶段,农地流转交易量小,难以形成规模效益,远远不能适应形势发展的要求。当前制

4、约我国农地流转发展的因素很多,涉及范围也较广,综合理论界的观点可以总结为以下四大类:土地制度的制约、宏观经济制度环境的缺失、思想认识约束及流转交易的微观环境约束。这些因素并不是相互独立的,而是围绕政府、集体、农户三类流转交易主体相互交织形成作用关系,各制约因素与农地流转之间具体的作用机制如下:第一,土地制度对农地流转的制约主要原因是农户承包产权的不完全性及土地集体产权强势地位。农民拥有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是一个不完整的产权,土地处分权的缺失使土地使用权的自由流转始终都有严格的约束条件¨o;农村土地的集体所有使土地的

5、定期调整成为可能,并且这种集体所有的产权模糊性为土地流转过程中以集体为名侵犯农户权益提供了可能心]。这两个层面的土地产权因素均不同程度制约着农地流转的发展,可以总结为一条结论,即农民土地使用权的弱排他性制约了农地的流转。第二,制约土地流转的宏观经济制度环境因素很多,主要表现在金融制度及社会保障制度两方面,农村社保制度的缺失使农民仍然依附于土地,挫伤了农户的流转意愿,而许多有流转意愿的农户由于没有金融支持使大额的流转交易无法实现。第三,思想认识上的制约主要表现在农民的恋土情结、农村社区封闭性及平均主义思想等方面。

6、由于历史的原因,土地一直是农民的传家宝和命根子,无论是自耕地或租赁土地,都非常强调土地占有和经营关系的稳定,除非极端情况,农民决不会放弃土地和土地经营。第四,微观交易环境制约土地流转发展主要是指微观农户进行土地流转交易时所面临的约束环境,中介服务及土地收稿日期:2005—12—06作暑简介:马元(1980一),男,回族,UJ捌HA,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转型经济与政府行为。万方数据天津商学院学报2006焦交易市场制度缺失是造成当前流转过程交易成本过大的主要原因。总之,当前的农地集体产权造成的农民土地使用权的弱排

7、他性及宏微观制度的缺失是制约农地流转的主要因素,这是进行土地制度变迁促进农地流转发展所必须解决的问题,同时也是对本文涉及的土地私有化和农户合作化两种制度进行选择的主要依据。2农村土地制度变迁的一个分析框架我国农业的发展出路在于改变目前农村几千年的小农经济生产方式,实现适度规模经营,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向专业化、产业化、商业化的现代农业转变;②而农地流转的主要目标是实现农业生产的规模化,解放剩余劳动力,提高农地资源的配置效率。可以看出,土地流转制度是我国农村分散的小农经济生产模式向规模化的现代农业生产模式转变的一种

8、手段和方式,是农业走向规模经营的一种过渡形式。现阶段农地流转在推行中遇到了一些阻力,农地私有化和走农户合作化的两条道路是克服土地流转制约因素的两种制度选择。④但任何一项制度的选择都不是随意决定的,在选择一种制度时,首先要进行成本一收益分析和权衡,只有当感知到制度净收益大于零时才会选择这种制度。但制度净收益大于零只是制度选择的前提和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因为在同一具体条件下,往往存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