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地制度变迁的经济绩效分析!.pdf

中国农地制度变迁的经济绩效分析!.pdf

ID:55997743

大小:500.22 KB

页数:7页

时间:2020-06-19

中国农地制度变迁的经济绩效分析!.pdf_第1页
中国农地制度变迁的经济绩效分析!.pdf_第2页
中国农地制度变迁的经济绩效分析!.pdf_第3页
中国农地制度变迁的经济绩效分析!.pdf_第4页
中国农地制度变迁的经济绩效分析!.pdf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国农地制度变迁的经济绩效分析!.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33卷第8期技术经济Vo1.33,No.82014年8月TechnologyEconomicsAug.,2014中国农地制度变迁的经济绩效分析夏玉莲,曾福生(湖南农业大学经济学院,长沙410128)摘要:采用时期加权的两阶段广义最小二乘法,分析了1958—1977年、1978-2002年、2003-2010年三个阶段中国农地制度变迁对农业产出和农民收入的影响。得出结论:农地制度变迁本身及其对农业劳动力投入、资本投入的内生配置作用共同影响农业产出和农民收入,其经济绩效明显;在以家庭经营为基础的双层经营体制下和农地流转制度合

2、法化的背景下,农地作为资本的杠杆性功能更强。最后针对在新的社会环境下加速增强农地的资本杠杆功能、为解决农业和农民问题开拓有效途径提出建议。关键词:农地制度;制度变迁;经济绩效;农民收入;农业产出;土地流转中图分类号:F321.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980X(2014)08—0086—07上『8;李中认为,与未参与农村土地流转的农户相1研究背景与文献综述比,参与农村土地流转的农户的农户人均纯收入、非建国以来,中国的农地制度经历了从土地私有农务工人均纯收入和农村土地出租人均纯收入都明制(1949.9~1953年春

3、)到公社体制下的集体所有、显要高,但农作物种植人均纯收入要低,且农村土地集体经营(1953-1978),再从“三级所有、队为基础”流转后的非农务工人均纯收入和农村土地出租对参的人民公社体制到土地家庭承包制度的演变。不同与农户的人均纯收入增长的贡献率高达76——的农地制度具有不同的经济绩效:第一,土地私有制与农业的自然灾害和市场风险相比,该贡献具有一下农民拥有土地的所有权和对剩余产品的索取权,定的稳定性和持续性]。这解决了劳动的激励和监督问题,极大地激励了农关于中国农地制度变迁的经济绩效,学者们在民的生产积极性,使中国农村的

4、生产力得到了很大研究方法、衡量标准等方面也取得了一些成果。在解放'1~];第二,土地集体所有制剥夺了农民对土地研究方法方面:姚洋运用定量分析方法开创了土地的所有权和经营自主权,绝大部分农业剩余由国家及土地制度绩效研究的新领域[1阳;林毅夫采用经济占有,农民丧失了生产积极性,导致制度安排无效计量学方法实证分析了中国的土地制度问题口;钱率、经济绩效非常低下口。;第三,土地家庭承包经营忠好和韩冰华分别采用正统经济学理论和方法、比制度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生产经营的积极性,实现了较静态方法论证了中国的农地制度[1”;吴方卫和要素资源的优

5、化配置,因此极大地提高了农民的生顾焕章分析了农地经营制度改革对农业全要素生产活水平、促进了农业经济发展并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率(totalfactorproductivity,TFP)提高的影响和作效率[1;第四,两田制、规模经营制度、农地使用权用l_】4_;田传浩和贾生华使用Logit模型和多元线性流转制度等新的土地制度安排呈现出较大的差异回归模型分析了农地制度、地权稳定性对农地使用性,但都取得了明显的经济绩效『5。]。可见,中国农权市场发育的影响l_1;余海、黄季煜、余鹏翼、李善地制度的变迁直接影响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进而影

6、民和周其仁分别运用数理模型分析了土地制度的绩响农业产出和农业发展。效l_1]。在衡量标准方面:伍业兵提出了效率标准由于家庭经营收入是中国农民收入的重要组成和公平标准¨】叼;徐琴和张红宇认为,新中国自成立部分,因此农地流转也就成为影响农民收入水平的以来的3种农地制度——土改时期的私有私营制、关键因素。游和远、吴次芳和鲍海君认为,现实中农人民公社时期的共有公营制以及改革开放以来的公地流转制度对农户福利的效应集中在收入增加有私营制都必须同时兼顾效率和公平,农村土地必收稿日期:2014—05—28基金项目:湖南省科技厅软科学重点项

7、目“城乡发展一体化背景下的农村土地流转问题研究”(2014zk2046);湖南省教育厅重点课题“中国农地流转的综合效益评价:基于‘双SE,框架”(14A065)作者简介:夏玉莲(1986一),女,湖南长沙人,湖南农业大学经济学院博士,研究方向:农业经济管理;曾福生(1964一),男,湖南祁阳人,湖南农业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农业经济管理。86夏玉莲等:中国农地制度变迁的经济绩效分析须同时具有资产与社会保障两种功能;许月明后的主要原因;张五常在《佃农理论》中也讨论了不认为,虽然每次农地制度变迁的内涵和绩效不

8、同,但同土地租佃合约安排下的资源配置效率问题。综合是它们均推动了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来讲,农地制度经济绩效不同的原因在于农地制度最直接反映在农业发展速度和生产力水平的提升影响资源优化配置。不同的农地制度会导致不同的上。。农业资源配置机制和方式,进而会导致不同的农业综上,中国农地制度的变迁是一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